上海自设县以来,境内曾有过不少的古城,只不过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罢了。可是,随着地区的发展,并兼有倭寇骚扰侵掠,居民屡遭其害,根据有关上海史料表明,仅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五六月间,曾连续遭到倭寇的抢掠,竟达五次之多。因此,全县官民无不痛恨欲绝,为了防御倭寇侵袭、免遭其蹂躏,一致强烈要求筑城。当时,松江知府方廉,也亲眼看到居民受害情景,深为感触,毅然同意筑城,并取得邑人的赞助,在同年九月,即开始筑城。于是齐心合力、日夜抢筑,到十一月末,仅花了三个月余的时间,即告完成。
当新城筑好的第二年正月,倭寇再度入侵时,其情况却大不相同了。由于有了坚固高耸的城墙这个屏障,倭寇几次攻击,均未得逞,只好碰壁而回。
新城建筑的规模,颇为巍峨壮观。其周围有九里,高为二丈四尺。初建时,设有五个城门,即大东门(名朝宗)、小东门(名宝带)、南门(名跨龙)、西门(名风仪)和北门(名晏海),到了明朝末年,又开设一个小南门(名朝阳)。之后,在清朝咸丰年间,因太平军活动的需要,又添置一个障川门(即新北门)。但清朝末期,由于社会响起拆城筑路的呼声,所以当局为了适应新形势交通的需求,在宣统年间(1909-1910年),先后增开小南门(名尚文)、小北门(名拱辰)和福佑门三个城门。这样算来,上海共有十个城门了。此外,还有三个水门,分别与肇家浜、方浜和薛家浜水系相互通联。城共有雉堞3600多个,敌楼两座,城外挖有壕沟1500余丈,深一丈七尺,紧紧地环围在城墙外面。
谈到拆城,也先后经过多次波折,有人反对,有人赞成。在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县绅姚文楠等见城垣阻碍,交通滞塞,商业很难扩展,故联合呈请上海道台袁树勋,要求拆城,改建马路,虽然袁道台很同情,但因另一部分保守派的绅士表示反对而一时很难解决。
辛亥革命以后,上海多方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对于封建式的城堡留有也实在是个累赘。所以,地方绅士姚文楠等又再次谈拆城。最后,经过几番调解洽商,终于在1912年进行拆城。两年之后,于民国三年(1914),城墙才全部拆完,护城河也填平了,成了今天的环城马路。北半城的路面为民国路(今名为人民路),南半城的路面名为中华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