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33341
  • 作      者:
    李丽辉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丽辉,云南昆明人,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获得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兼任两南政法大学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研究中心、俄罗斯法研究中心、古典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软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和云南省翻译协会会员。学术兴趣集中于法理学、法制史。在《国外社会科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法制日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文章三十余篇,部分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转载;担任《逻辑学基础教程》副主编,参编2l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外国法律思想简史》;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十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形而下的背后都有形而上的存在。《法律与民族性:日本法律近代化何以可能》力求以等级制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阐明通过等级制显现出来的以名誉观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等民族性因素足日本法律近代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动力。学界对于什么是民族性及其对法律产生影响的认知状况怎样?作为民族性典型体现者的等级制如何从制度和观念的层面完成了神话正统化的历史嬗变?近代时期的等级制怎样重塑了天皇的核心地位、从而加速了民族性的演变和法律的转型?透过前述考察,法律与民族性之问究竟在日本近代的历史进程中产牛了怎样的纠结?选取等级制作为考察日本近代法律与民族性关系的载体,源于它显而易见的法律意义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巨大影响。对于民族性这一观察视角的选择,也仅仅是种研究的尝试。法律应该成为人类幸福、社会和谐的通衢。
展开
精彩书摘
    以前的时代,知识拥有、学问研究属于特权、精英阶层。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以网络的形式存在于我们每人周围,知识自由使用的广度与浓度前所未有,不仅打破了所谓的师道尊严的幻象,也破坏了以封锁、管理知识为特权的愚民策略,话语权和表达权回到了普通人手中,只要会使用google、百度,我们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知识无所不在,又唾手可得地存在于我们的四周,我很想听听丽辉及更多的年轻一代学者们的心声,为什么还要写作?到底写作的意义何在?
    进行这种追问是很有意义的。在一个竞争激烈、快餐文化盛行的信息时代,写作日益边缘化,靠创作来赢得名和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面对“柴米油盐醋”的现实生活,当为激烈的生存竞争绞尽脑汁时,当陷身杂务琐事难以清闲时,写作似乎已成了“乌托邦”式的梦想。可是,为什么还一如既往,深情地执著于研究呢?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如此牵挂于学问?贡献学术呢?
    常有学生这样告诉我,我感染了一些学生对学术的热情和追求。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感到无比温暖。他们相随走上这条道路,令学术不再孤单和无助。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和付出,他们的成果和成熟,已经远远超越于我辈达到的高度,沉甸甸交出的成果,改写了人们对云南人做学问的偏见与不在乎。
    博登海默曾说,“法律是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房间、凹角和拐角是极为困难的,尤其是当技术知识和经验受到局限的情况下,照明系统不适当或至少不完备时,情形就更是如此了”。这下明白了,每一种理论,每一种思想,只是代表着某一局部的或有限的真理,谁也无法穷究和垄断。我们所写之书,本意是想把问题弄清,但一旦沾上了问题,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
展开
目录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牵挂学问
前言
引论
一、历史的声音
二、从感性情绪到理性认知
第一章 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民族性
第一节 明治维新与法律近代化
一、封建危机
二、革新措施
三、维新与法律
第二节 民族性的作用
一、中日法律近代化差异原因概述
二、民族性因素与其他原因之比较
第三节 民族性问题
一、日本近代的法律继受
二、民族性的源起和含义
三、民族性的特点
四、观念的力量

第二章 等级制:神话正统化的嬗变
第一节 制度上的神话正统化
一、律令体制:天皇的核心地位
二、幕藩体制:双重政权的出现
三、等级制体制的特点
第二节 观念上的神话正统化
一、律令时代:神权天皇
二、幕府时代:象征天皇
三、等级制观念的影响

第三章 等级制:重塑天皇核心地位
第一节 近代时期的等级制
一、天皇至上:制度的强化
二、武士道演变与民族特性
三、天皇至上:观念的灌输
四、等级制加速法律近代化
第二节 等级制的社会基础
一、国家神道:国家观念宗教化
二、家族制度:国民教化的基础
三、解剖实例:法律与社会的互动

第四章 名誉观:等级制的精神渊源
第一节 名誉观:法律近代化的精神动力
一、名誉观的含义
二、独特的伦理价值体系
三、日本法律近代化的精神动力
第二节 名誉观衍生物:现世主义与教育
一、现世主义与日本法律近代化
二、重视教育与日本法律近代化
……
第五章 等级制与民族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