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疑难问题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213381
  • 作      者:
    张银杰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银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中国经济问题分析》、《公司治理》和《宏观经济理论》等课程。上海财经大学EMBA项目主讲教师。长期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裁班和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授课。曾担任政府部门顾问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曾出版《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新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新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多部专著,发表论文近百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市场、政府”论丛·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疑难问题探索(第2版)》是“企业·市场·政府”论丛之一。2006年出版后广受好评,不少高校在MBA、EMBA教学中都选用本书作为教材,同时,本书还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总裁班选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形势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市场经济本身是否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矫正和自我保障”机制?如果有,是怎样实现的?政府出面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否违背了市场自发调节的原则,为什么?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平等配置”两个概念有何区别?什么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这一短语在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各出现一次,两次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不同在哪里?什么是“经济人”?“经济人”之经济是指人性,还是指经济行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否需要“顶层设计”,为什么?搞市场经济,为什么对待合法的商业行为,必须以放开为原则、以管制为例外?搞和谐社会,为什么对待既有的公民权利,必须以保护为原则、以限制为例外?等等,本书第二版对这些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可以给读者更多的启发。
展开
精彩书摘
    当财产权的膨胀侵害了人的其他基本权利时,财产权就要受限制,市场也要让位。比如财产权不能以人身为标的,因此奴隶的市场交易是不行的。再比如安全、健康、基本的受教育权、生存权、投票权等基本的公民权利,都不能受市场交易规则支配。
    二是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这里利润的定义为企业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利润最大化就是要使总收益超过总成本的余额。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动力和目标,也是检验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指标。企业就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激励下,不断地改革技术、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三)市场发挥功能的宏观条件
    保证市场充分发挥功能所具备的第一个宏观条件是保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是商品对商品的平衡,而是:供给量×供给价格一需求量×需求价格。通过货币供应量影响价格,进而影响供给量或需求量,实现二者平衡。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关系的关键,是正确地把握宏观经济调控的尺度和给予政府行为正确的定位。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在于解决市场机制调节的“失误”和“失灵”,以保障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而又能持续健康运行。
    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直接目标是解决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平衡问题。解决这个平衡问题,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机抉择地采取扩张或紧缩政策,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如果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爆发严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都会导致严重的市场混乱,市场的调节功能也会失灵。
    保证市场充分发挥功能所需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严格说来应该是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即形成有限的买方市场。有限的买方市场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并不矛盾。因为在经济运行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只是大体平衡或基本平衡,所谓基本平衡就包括总供给略大于或略小于总需求,所谓略大于或略小于,是指正负不差5%。有限的买方市场保证市场充分发挥功能的作用机制在于:买方市场使买方成为市场的主宰,居于统治地位,市场的选择功能得以产生并充分地发挥作用,同时它又强化了卖者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每个卖者都想把困难转嫁到别的卖者身上,而产品的销售又只能通过市场才能实现,这就会迫使企业必须把眼睛紧紧盯住市场,对价格等市场信号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做到一方面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推出新产品,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将生产要素从无利或低利的部门转到有利或高利的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是说,有限的买方市场是通过形成外部的竞争机制,推动市场机制的运转,保证市场充分发挥调节功能。
    ……
展开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市场
一、市场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二、市场的分类
第二节 市场机制
一、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机制
二、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及分类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三、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实现
第四节 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及健全的市场体系的标志
二、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基本功能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二重性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
第二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及市场经济发挥功能的条件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二、市场经济功能的界定
三、市场经济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

第三章 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对市场经济发展新现象的理论概括
第一节 现代经济学对于传统经济学假设条件的修正及其发展
一、用“有限理性”代替了“完全理性”
二、用“不完全信息”代替了“完全信息”
三、用“不完全竞争”代替了“完全竞争”
四、用“资产专用性”代替了“资产通用性”
五、用“有外部经济效应”代替了“无外部经济效应”
六、用“机会主义行为”代替了“机会主义倾向”
七、用“正交易费用”代替了“零交易费用”
八、用“新经济人”代替了“经济人”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关于“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的理论
一、市场失灵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
二、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第四章 对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不同态度:自由放任--国家干预--混合体制
第一节 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
三、新自由主义
四、“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第二节 国家干预主义
一、国家干预主义的产生
二、国家干预主义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混合体制
一、混合体制的产生
二、混合体制的基本思想

第五章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
第一节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
一、竞争及竞争的基本形式
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企业的竞争力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竞争
第二节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垄断
一、垄断及垄断产生的原因
二、垄断的基本形式
三、垄断与竞争的评价

第六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改革
第一节 计划经济的逻辑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计划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
二、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必然性及其作用
第二节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及性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的过程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理论依据及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及其改革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二、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不能共处的

第八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具备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
一、社会主义具备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
二、社会主义不具备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
三、社会主义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准确评价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理性实现向市场经济转型
二、正确认识计划经济发展的方向,实行市场经济
第三节 市场经济有利于搞活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动力功能
二、市场经济具有灵活的信息传递功能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功能
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有利于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有效配置

第九章 我国市场化程度与“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第一节 我国市场化程度
一、衡量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
二、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我国目前市场化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
一、“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的提出
二、“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界定
三、“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对我国的影响

第十章 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背景和外部环境
第一节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与市场化
一、市场化程度制约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
二、市场化程度制约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三、市场化程度制约着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市场化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基本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
第一节 “激进式”改革道路
一、“激进式”改革的提出
二、“激进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及评价
三、“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激进式”改革的利弊分析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
一、“渐进式”改革及性质
二、“渐进式”改革的必然性
三、“渐进式”改革道路的特点
四、“渐进式”改革的利弊分析
第三节 “激进式”改革与“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区别
一、改革的性质和目标不同
二、“激进式”改革强调理性设计,“渐进式”改革提倡“摸着石头过河”
三、改革的速度安排不同
四、改革内容先后次序选择不同
五、改革的成本与收益比不同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