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摇晃的晚清:袁世凯厚黑智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101378
  • 作      者:
    张明林编著
  • 出 版 社 :
    西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厚黑学的发源起始于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一书,是我国近代史上影响十分重大的一种学说。李宗吾认为,要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同时,他还列举了项羽、刘邦、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古人,揭示出这些人当中各人之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他们的成败。而袁世凯的人生,照理说应该也像刘邦、曹操、刘备、杨坚等这些人一样,在拨乱反正、一统中华之后,稳居一朝太祖的牌位。然而,历史为什么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呢?
    《摇晃的晚清:袁世凯厚黑智典》以全新的视角,从多方面的角度去剖析袁世凯的“厚黑”之道,从他的人生经历中体味谋国者的雄才与智慧,从而体悟出当今职场、官场和商场的得失之道。
展开
内容介绍
    众所周知,晚清的两大名臣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厚黑”的集大成者。但如果将他们两人的厚黑术与后起之秀袁世凯进行比较的话,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可以说,从年龄、资历以及传承的顺序来看,曾国藩和李鸿章都可算是袁世凯的老师;但如果从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这个角度来看,那么袁世凯实在算得上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老师了。事实上,自从袁世凯在山东登州出世以来,在他登上晚清的政治舞台之后,终其一生,在其呼风唤雨的政治生涯中,处处都可见其“枭雄”本色,实是一个集“厚黑”大乘之人物,其非常之“厚黑”术真可谓俯拾皆是。
    《摇晃的晚清:袁世凯厚黑智典》多方搜求资料,从不同的方面入手,采取边叙边议的方法,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现纵横于官场上亦忠亦奸、亦刚亦柔、亦狠亦慈、亦厚亦黑,有憎有爱、血肉丰满、内圣外王,但又不是完人的袁世凯。一千人下笔,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千人一面,众口一腔,就不是袁世凯。况且,史实是不能篡改的,而此书又非杜撰的小说,所以,立在读者面前的,就是又黑又厚的袁世凯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乱世奸雄起一方
    一、少年钻营官场战场耳濡目染厚黑启蒙
    清朝咸丰年间,农民起义不断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两万多人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建立政权,与清王朝对抗。此时,张洛行等人在河南各地率捻军群起响应。咸丰皇帝急忙调兵遣将镇压,河南成为捻军与清军激战争夺的江北主要战场之一。
    咸丰九年间,1859年9月16日,夜。刚过中秋的月亮,安详地挂在天空,然而,月光下的清王朝,此时已充满了危险和杀机。在淮河平原西北角的一片低洼处,袁家寨静静地蹲伏在阴影中,像一头警觉的老狼,随时准备扑向对手。
    一阵杂乱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是捻军来了!袁家寨上立刻刀出鞘、箭上弓,燃烧的火把将寨墙映得血红。
    “哇哇!”就在这揪心的厮杀声中,一个令人心颤的声音响起来,袁家寨里又一个新生命在乱世中降临了。
    由于深深的壕沟、高耸的寨墙和拼死反击的袁家寨丁,强悍的捻军骑兵最后并没有攻破袁家寨。夜半时分就在婴儿哇哇的哭声中,杀声渐消,马蹄声亦渐渐远遁。第二天清晨,一骑飞马从前方又送来捷报,袁家的主人、朝廷命官袁甲三,在阜阳与捻军激战,打了胜仗,正在凯旋班师。闻此喜讯,一家人兴高采烈,额手相庆。直到此时,大家才想起襁褓中的婴儿。瞧他,天庭饱满,地阔方圆,一派英武之气,将来驰骋疆场,肯定也是个常胜将军,干脆就取名世凯吧。
    袁世凯就这样在乱世降临了。袁世凯,字慰庭(又作慰廷、慰亭),号客庵,因为其为项城人,故人又称之为袁项城。
    河南省东部的项城县,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县。全县东西宽70里,南北长110里,地势低洼,东南尤甚。淮河的支流——颍水,从县境蜿蜓流过,雨季常常泛滥成灾,向有“泽国”之称。这里土地贫瘠,人多地少,物产不丰,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项城县有9000多顷土地,但绝大部分为少数富家大族霸占。广大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地租一般为收成的一半,有的甚至高达八成。农民终年辛劳,仍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为了生存,农民们常在夏秋收获时节,自发地联合起来,抢收地主的庄稼。豪绅地主为了“护青苗”,也组织起“保田会”。因此,境内经常发生械斗,酿成血战,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犷悍之习”、“斗狠之风”。
    就在项城县城东北四十余里的地方,有一个宏大的堡寨,人称“袁家寨”。它占地数十亩,寨中东部、中部、西部并列三座三重四合院。全厚墙围护,壕沟环绕,寨前架吊桥,寨门上及四角修有炮楼,并有乡勇把守。这里生活着一个世家大族、官僚地主家庭。1859年9月16日(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本书主人公袁世凯就出生在这个封闭坚厚的堡寨之中。
    这时期的袁家,占有土地四、五十顷,还开着典当铺,发放高利贷。一家三十余口,几世同堂,衣足食丰,三世簪缨,作威作福。
    在洪宪时,一些御用文人曾向袁世凯上书,考证袁家远祖是三国时代袁术袁公路,近祖是明将袁崇焕,并请求袁世凯每年祭祀他们。袁公路四世三公,袁崇焕位极人臣,二人皆是彪炳史册的人物,对于袁世凯来说,倒是件光耀门楣的事情。可袁世凯认为袁术是“篡汉国贼”,袁崇焕又是“乱明奸雄”,口碑不好,不愿答应。
    袁世凯有史可查的祖先,可追溯到他的曾祖父那一辈。
    袁世凯的曾祖父袁耀东,是个庠生,但不到40岁就死了。据说是读书太用功累死的。曾祖母郭氏却比丈夫长寿得多,活到九十多岁。郭氏生有四子,长子袁树三是廪贡生,三子袁风三是庠生,四子袁重三,是个生员。官位最显赫的要数次子袁甲三(1806—1863),他是日后袁氏家族兴盛的奠基人。
    袁世凯的叔伯爷爷袁甲三,凭着剿杀捻军的赫赫战功,成为河南、江苏、安徽三省的军务督办,皇帝曾多次传旨奖赏,在地方和朝廷,都备受推崇,显赫一时。虽然袁世凯出生不到五年,这位老爷就撒手而去,但他对袁世凯日后的飞黄腾达,在家族门第、财力、权势、官场故旧等各方面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袁世凯的家族给他提供了另外一个机遇,对他日后的命运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虽然热衷程朱理学,也曾捐过一个知县,但从未正式出仕为官,一生在家主持家政,经营田产。但袁世凯的家族给他安排了一条好出路。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军人出身,靠办团练起家,追随袁甲三屠杀捻军多年,因足智多谋,屡建战功,而深得河南团练毛昶和巡抚张之万的赏识。遗憾的是,其夫人牛氏久婚不孕,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不到满月便夭折了。一日,牛氏正奶水肿胀难受时,恰好见到因缺少奶水、嗷嗷待哺的世凯,便抢过来解开衣服,让他吃了一个饱。从此,这个缺奶的孩子一见牛氏,便扑向怀中,依恋不去。正由于失子痛心的牛氏不禁心动:“这孩子既然与我有缘,不如让我来养吧。”从此,袁世凯有了新的爹娘,黄瘦的小脸也逐渐胖起来。从这个时候开始,袁世凯好像就确立了他的生活和为人的准则,这个准则几乎伴随了他一生——只要有奶便是娘。
    同治五年即1866年,捻军势力北移,河南一带兵事稍息。戎马半生的袁保庆,奉旨以知府赴任山东济南补用。年届40的袁保庆仍无子嗣,袁保中便将世凯正式过继给袁保庆。这一年,袁世凯刚七岁,从此便一直跟随嗣父,从项城到陈州、从陈州到济南、从济南到南京,虽是小小年纪但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官场曲折已在他面前次第展开,令他兴奋,令他心驰神往。
    袁世凯的童年时期,捻军活动正炽。捻军强悍,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战马奔腾,杀声震天。所以捻军一到,躲在袁寨中的人就不由得紧张一番。成年男丁都要跑上炮楼,鸣枪放炮,参与抵抗。直到捻军撤去,袁家人才松一口气。袁世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从小对于战场征尘、刀光剑影、攻城夺地也就司空见惯了。
    据说在袁世凯五岁时,有一次捻军一哨人马又来攻袭袁寨。袁世凯爬在寨墙上观看捻军打仗,尽管刀箭横飞,枪声呼啸,他却一点不害怕,大家感到惊异,夸奖他胆量超人。
    袁世凯六、七岁垂髫就学的时候,养父袁保庆在外转战,很少回家,难以管教,而牛氏对他又很溺爱,使袁世凯娇生惯养,毫无约束,每日和世廉、世敦、世传一班兄弟嬉闹游戏,吃喝玩乐。这段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对袁世凯后来的一生中桀骜不驯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1866年袁保庆以知府发往山东补用,把袁世凯带到济南,并聘请塾师教其读书。还把他的哥哥世敦、世廉也从家乡叫来,让他们一道学习,互相监督鼓励。每天理完政务,回到家里,袁保庆喜欢捧起自己写的书,一句一句念给膝间的儿子听,一边念一边回忆、一边讲解。令人惊奇的是,平时一见“人之初性本善”、“四书五经”之类就头疼的袁世凯,一听到父亲念书,立刻聚精会神,不但了然于心,并且一遍听下来,便能铭记脑海,仿佛这本书本来就是专为他而写的。
    多少年以后,他还能捋着胡须,整段整段一字不落地背给儿孙们听:
    “人言官场如戏场,然善于做戏者,于忠孝节义之事,能做得情景毕见,使闻者动心,睹者流涕。官场如无此好角色,无此好做工,岂不为伶人所窃笑乎?”
    “古今将兵必先以恩结之,而后加之以威,乃无怨也。不然则叛离随之。”
    这些话,对为钻营官场、带兵打仗的人,绝对是真知灼见。我们无法知道袁保庆传授这些心得体会、经验结晶时袁世凯是种什么样的反应,但日后投入官场的袁世凯能用区区几百万两银子哄得大清皇帝退位、哄得孙中山让出大总统的座位还说“袁世凯既有新思想又有新手段”;能在河南乡下执杆垂钓两年,而牢牢控制着北洋军队,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独具天赋的袁世凯,对他嗣父的《自义琐言》,的确是深解其中三味了,这本书对袁世凯一生宦海沉浮、将兵帅勇的韬晦之策,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位对袁世凯影响深远的人物是嗣父的盟兄吴长庆。
    吴长庆(1829—1884),字筱轩,安徽庐江人。他的父亲吴廷襄是庐江地区地主团练武装的首领。咸丰年间,太平军包围了庐江,吴廷襄便派儿子吴长庆赶往宿州,请求当时驻扎在此的袁甲三驰兵救援。袁甲三举棋不定,征求儿子袁保恒、侄袁保庆的意见。保庆以“绅士力微,孤城垂危”,主张援救;保恒则认为“地当强敌,兵不能分”。两人争持不下,拖延数日,以致庐江被太平军攻占,吴廷襄被杀。吴长庆目睹袁家的这场争执,从此,他恨透了袁保恒,而与袁保庆十分亲密,换帖订金兰之交。袁保庆任职南京时,吴长庆已被授为总兵之职,驻师浦口,两人来往不断。吴长庆对盟弟的这位嗣子也很喜欢。吴当时极得李鸿章的赏识,袁保庆自然也有意让袁世凯结识这位盟叔,以为日后靠山。
    1873年,嗣父袁保庆突然患霍乱,死在南京,袁世凯悲痛至极。1874年,生父袁保中又病死于乡下。当时,父亲死后儿子要守丧三年,三年未满不准参加考试,但因袁世凯已过继出去,所以没有居丧,加上还有叔叔袁保龄、袁保恒这样的后台,故于1876年秋天回河南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未被录取。
    1876年年底,17岁的袁世凯在老家成了亲。新娘于氏是河南沈丘乡间的一个富家的姑娘,比他大两岁。
    刚刚17岁的袁世凯,身着崭新的丝绸马褂,两颊潮红,额头晶亮,一条乌黑的大辫子油光铮亮地挂在身后。特定的时候,特定的身份,他虽然无任何事可做,但激动和兴奋仍使他坐立不宁,到处走动,一面应对上上下下的祝贺。不管在此之前,他是否钻过烟花巷、偷尝过禁果,作为一个即将入洞房的新郎官,洞房花烛夜毕竟是人生第一遭。所以,他在焦急中等待着那一个令人销魂的时刻的到来。
    虽然新娘还未曾谋面,但对老丈人家的底细,袁世凯已大致摸清了。于氏的娘家在陈州是一大户,老丈人于鳌家产万贯,家里曾挂过“双千顷牌”,其拥有的良田之多可想而知,对袁世凯来说,能找到这样一个丈人,虽谈不上攀龙附凤,至少也不算吃亏了。
    于氏体貌较好,端庄贤慧,对袁世凯体贴入微。新婚燕尔,夫唱妇随,二人倒是过了一段田园诗般的生活。然而,于氏未读过书,不大识字,对章法礼节,只是粗略知道一些。
    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冬,即1878年12月,于氏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袁世凯的嫡长子袁克定。袁克定是袁世凯32个子女中唯一的嫡出。
    小两口婚后头两年,感情还算好,结婚两年,便生下一子,即长子袁克定。然而,儿子出生没过多久,袁世凯便因为一句玩笑和于氏反目,导致冷淡相处,于氏仅有“主妇”的牌位,几乎是守了大半辈子的活寡。
    有一天晚上,小两口回到房间,于氏倒好热水,服侍丈夫洗脸洗脚,然后又解衣净身。脱了外衣坐在床上的袁世凯看到于氏从腰间解下一条乡土气很浓的大红绣花缎子裤带,突然联想起记忆中的哪一个烟花女,便和老婆开了一句玩笑:“看你打扮的样子,活象个马班子。”
    “马班子”是河南项城一带的方言,即妓女的意思。于氏觉得丈夫讲这话,是对自己莫大的污辱,便反唇相讥,狠狠回敬了一句:“我不是马班子,我有姥姥家。”
    于氏说的“我有姥姥家”,意即我有娘家,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而袁世凯的生母是姨太太,这一点对于像袁世凯这样性格的人,是一大隐痛之处,容不得别人揭这块伤疤。他当下就摔开房门,一头冲了出去,把老婆丢在房里,从此以后,再也不跟她同房。
    仅仅为一句气话,于氏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
    所以,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在生下袁克定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子女。袁世凯在外面闯世界,做官享福,即把儿子克定带出,愿交给姨太太看护,就不接她出来。直到袁世凯做了山东巡抚,为树立一方父母官的形象,在接她母亲来济南时,才顺便把于氏带来服侍婆婆。
    从接于氏到济南,到后来做了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始终只承认于氏是名义上的夫人,从不让她参与管理家政,也不和她同房。清末,宫廷曾封于氏为一品诰命夫人,尽管如此,她在家里的地位并未改变。
    袁世凯结婚以后,也无心在老家长住,结婚半年不到,他就赶回北京,继续追随在叔父身边。此时,袁保恒已从户部调任刑部左侍郎。袁世凯因为乡试落第,这一段时间,便帮助叔父跑跑腿、办办事,这样,他便开始直接在官场上穿梭来往了。凭着他的灵性和对官场习气的耳濡目染,其钻营官场的本领和技巧也迅速熟练起来了。
    此时的袁世凯已完全从丧父落第的悲哀中恢复过来。十八青春,朝气蓬勃,只等混上一年半载,奠定了基础,便可借助叔父的提携,捞个一官半职,在仕途上直奔前程。
    1877年冬,河南大旱,袁保恒奉命调到开封府帮办河南赈灾公务。袁世凯也一同前往。在这里,刚刚被引上路的袁世凯又一次面临着新的考验:袁保恒到开封的第二年5月,不幸染上了当地的流行病,卧床不起。袁世凯到处奔走,寻医找药,竭尽全力,最终没能保住叔父的性命。临终前,袁保恒盯着床前躬立的侄儿,张大的嘴动了几动,想对他讲点什么,却没能讲出来。
    料理完叔父的丧事,变得一无所有的袁世凯,郁郁寡欢地回到故乡项城县。这一年,袁世凯刚满18岁。对他来说,自从七岁随嗣父离乡,先后转赴济南、扬州、南京、西安、兰州、北京、开封等,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都市前后生活了12年。对都市生活和官场的魅力,他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并产生了强烈的眷恋,他要过另一种生活,要沿着自己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
    袁保恒故去使他失去第二座靠山的那段日子,他蛰伏在项城老家,虽然有新媳妇、热炕头,但他无法安于现状,他总想着干点引人注目的事。
    在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环境里,能干什么呢?唯有舞文弄墨的文人能赢得乡人的尊崇。于是,袁世凯开始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文人诗酒生活。
    虽然袁世凯的八股文章写得不怎么样,但在北京刻苦复习应考的那段时间,使他的古文辞句章法有了一些基础,再加上他敏捷的天性,写出来的诗也小有名气,于是就决定在家乡做一回文人领班头。
    他联合了一些读书人,组织成立了两个文社,他提供处所房屋和所需的所有费用,对诗文优秀者,特备奖励,并按月赠给膏火费。自古文人多寒士,在这偏僻之处,如今冒出了一位这么不遗余力扶持诗文的有钱公子,一时间是名声大振,附近文人如蚁趋附,而袁世凯的那些据说写得确实不算赖的诗文,也因此换来了一片称颂之声。
    在家乡筹办文社,担当文人领袖,他了解了一批文人,其中有一位在他日后的仕途上,还将发挥极关键的作用。
    有一天,袁世凯正在他家的仰山堂读书,有一位秀才登门拜访,袁世凯忙起身迎接。相见礼毕,各自坐定,两个人是一见如故。从日中谈到日落,用过晚餐,两人继续高谈阔论,直至夜深人静,仍觉谈兴未尽。于是,两人遂换帖结拜为兄弟。
    此人就是后来曾作为袁世凯的心腹,为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出谋划策,并在袁世凯死后,曾一度亲自担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字卜武,号菊人。因其祖上是从河南迁往天津,故也算是袁的河南老乡。他家道衰落,穷困潦倒,此时正在河南淮宁县署当塾师。后来,徐世昌准备进京应试,却又缺盘缠。袁世凯知道后,赠纹银100两。徐世昌不负北京之行,两试连捷,1882年考中了举人,1886年考中进士,得授翰林院编修。从此以后,袁世凯宦海30年的生涯,徐世昌一直是袁最知心的谋臣和朋友。
    1879年秋,袁世凯第二次参加乡试,再次落第。他盛怒之下,烧掉了过去所做的全部诗文,从此痛恨科举制度。后来,他在直隶总督任上,曾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会衔奏请停止科举。科举制度由此废除。袁世凯经常同他的子女们谈论这件事,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情。
    在科场上失败以后,袁世凯面临着重新选择自己的发展之路。他对科举再不抱任何幻想,决心寻找另外一条升官发财的道路。他决心用钱财捐官,但是,两年来诗酒风流,筹办文社,袁世凯名下的财产已挥霍殆尽。
    没钱,捐官自然无望。但袁世凯打定主意要出去了。这时,他想到了老丈人家,情急之时,借个千儿八百两银子,对于这个大户人家,应该不是难事,可他那位当家的小舅子不但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而且还冷言热语挖苦他:“姐夫在外面混了十几年,也没有个结果,现在外面又没了叔伯们的帮忙,即使带再多的钱,恐怕也是白搭,我看姐夫还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在家看好几亩口粮田为好,否则,只怕我姐姐都要靠娘家人来养活了。”
    几句话,不轻不重,噎得这个袁世凯半天缓不过气来。
    最后,还是一位远房亲戚借给他几百两银子,作为他北京之行活动的川资。另外,嗣母牛氏和生母刘氏,爱子心切,同时也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缠,也都拿出各自的私房钱,凑起千把两银子,袁世凯这才打点行装,启程上路。
    后来,袁世凯发迹,官至直隶总督时,在朝廷内外已是赫赫有名了。他的那位小舅子因遭战乱,家产被毁,无奈之下,从河南乡下跑到天津,投奔姐夫,希望能谋个一官半职。但袁世凯怎能忘记20年前那次刻骨铭心的耻辱!面对小舅子可怜巴巴的目光,袁世凯冷冷作答:“外面没有什么事可做,你不是很善于经营田产吗?还是回家呆着好些。”
    后来,袁世凯做了大总统,这位走投无路的小舅子又硬着头皮从乡下追到北京,百般哀求,袁世凯始终没有理睬,打发他一点也仅够回家的路费钱。
    至于那位当初借银子给他的远房亲戚,袁世凯念念不忘,发迹后,亲自派人送还给他5000块大洋。
    二、攀亲友靠女人发迹
    1880年春,袁家寨外的大路边,袁世凯与母亲、妻子及刚刚会走的儿子挥手告别,开始独自一人闯世界。
    袁世凯带了一笔钱来到北京,追求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
    他先来到堂叔袁保龄家,给他带来了家乡的土特产以及家人的问候。然后又慢慢地讲述了自己的抱负和这次来京的目的。
    然而,袁世凯很快感受到了堂叔家的凉意,袁保龄端坐在太师椅上,垂着眼皮,一支老大的水烟袋吸得咕咚咕咚响,半天不发一言。他的堂兄弟对这个家乡的“土哥们”,甚至都懒得用正眼看,对袁世凯的意愿,他们觉得荒唐可笑。
    袁世凯无比伤心。原先他在嗣父和另一个堂叔袁保恒那里所受到的器重,现在在袁保龄这里已不复存在了。
    袁世凯不是那种死皮赖脸的人,他谢绝了叔父并不太坚决的挽留,独到外面觅了一家有些档次的旅店住下,开始细细盘算起来。
    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或者说,他对此行的目的是非常执着的,不会轻易罢休。
    他觉得自己虽然来自乡下,但对都市生活和官场的那一套,他是熟悉的、了解的,他对自己的能力是充满信心的,他相信自己比他叔父家的那些堂兄弟要能干多了。
    想到这些,他兴奋地站起来,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像一匹蓄足了劲的小公马,等待着冲上赛场搏击。旅店的小客房又孤寂又憋闷,他索性来到大街上信自踱步。他相信通往官府的大门不会敲不开,他决定,从明天开始,他要堂而皇之地到社交场合去钻营,要摆出一副有钱公子的派头,让人家看重自己、相信自己、引荐自己,因为他自己明白,任何寒酸、小气、乡巴佬的习惯,都会招至京城那帮挥金如土的公子哥们的鄙视和不信任。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此话一点儿不假。没出两天,以前那些疏远的同乡和朋友、熟人都从各个角落远近汇聚到他的旅店里来,大家都觉得他不但有钱,而且还是个有派头、出手大方、很讲义气的公子爷。于是,今天到全聚德,明天到同兴楼,后天到野芳园呼朋引类,豪吃豪饮、高谈阔论、哄骗吹牛,是这帮京城公子哥儿的拿手好戏。几杯热酒下肚,一个个拍着胸脯,唾沫星儿到处飞扬,都争先恐后地向袁世凯许诺、打包票,直哄得袁世凯一个劲地掏银子加酒加菜。
    袁世凯吃喝玩乐,出手大方,完全是大户子弟派头。有一些赌徒,看到他孤身一人,认为可欺,便合伙引诱他去赌博,把他所带的钱都赢去了。他既没有捐成官,又输个精光。后来,袁世凯“从来不准家里人在平时赌钱”,大概就是由于他本人受了这次教训的缘故。
    正当袁世凯悔恨交加、进退无措的时候,恰巧遇上了他曾经资助过的徐世昌。这时的徐世昌已是点了翰林的京官。二人相见,惊喜异常。几年前,袁世凯慷慨相助,徐世昌走马传捷,如今时过境迁,主客易位,徐世昌不胜感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乱世奸雄起一方
一、少年钻营官场战场耳濡目染厚黑启蒙
二、攀亲友靠女人发迹
三、投机朝鲜王室崭露头角
四、金蝉脱壳远离权争漩涡
五、以退为进顺利掌控全局
六、脚底抹油逃离半岛“火药库”

第二章  小站练兵扶摇起
一、厚颜无耻窃人成果作敲门砖
二、以蛇吞象借练兵拼凑起家班底
三、善观形势投靠荣成北洋禄军元老

第三章  戊戌变法染红顶
一、察颜观色脚踩帝后两只船
二、见风使舵出卖同仁飞黄腾达

第四章  剿义和保存实力
一、固威权借势狠剿山东义和团
二、阳奉阴违两面讨好保存实力

第五章 主北洋权倾朝野
一、长袖善舞不惜代价笼络朝野当权派
二、快马加鞭巧取豪夺拼命扩充势力
三、官场倾轧翻云覆雨袁宫保棋高一招
四、大厦倾圯政局变换大头袁巧妙避祸

第六章  假垂钓以退为进
一、韬光养晦闭门思过假装死老虎
二、欺骗成功瞒天过海清廷放松警惕

第七章  翻云覆雨巧窃国
一、大清国末日危如累卵思谋落井下石
二、坐山观虎斗私底布阵做篡夺准备
三、惺惺做态“推辞不得”袁世凯出山夺位
四、骗中骗内欺外瞒竟成共和“第一功”
五、精心策划外引内联全国政权落入掌心

第八章  假共和专制集权
一、排除异己削夺兵权袁大总统大权独揽
二、假共和真专制好话当面说尽坏事背后做绝

第九章  扼民主屠杀义士
一、屠异己酿血案刺杀宋教仁
二、卸磨杀驴抛替罪羊蒙混过关

第十章  图穷匕见挑战争
一、无所不用其极收买内奸镇压二次革命
二、重兵屠杀剿灭起义扫平称帝障碍

第十一章  丧心病狂搞帝制
一、散财童子威逼利诱“万民拥戴”成正式大总统
二、无限扩权废除宪法几成专制国王
三、豢养文化打手复古尊孔行帝制甚嚣尘上
四、丧权辱国为当皇帝秘签二十一条
五、造声势全国“请愿”终自立为帝

第十二章  自立为帝敲丧钟
一、利令智昏妄自称帝不听逆耳忠言
二、内外交困争权夺利袁氏焦头烂额

第十三章  众叛亲离洪宪亡
一、棋差一招纵虎归山放走蔡松坡
二、见势不妙众叛亲离孤家寡人遭报应
三、厚黑高手成末路奸雄一命终呜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