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31113
  • 作      者:
    陈晓东著/摄影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中国第一本关于野生鸟类的行摄手记!
  精美又令人震撼的摄影图片、富含人文关怀的文学记录、感人又令人心痛的鸟类故事……
  一本带你感受摄影之真,自然之美,人文之情的精美画册
  一本帮你认鸟、观鸟和拍鸟的科普力作!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晓东,1954年生于河北。曾任武警某部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现为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作为大自然的精灵,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在树林中轻快歌唱,在水面上悠然游弋,为地球家园增添了无尽的生机和魅力。作为人类的朋友,鸟类的世界令我们无限向往。《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将通过大量的精美照片,从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鸟类千姿百态的美丽瞬间,讲述一个个鸟类世界的真实故事,时而美丽动人,时而浪漫温馨,时而惊心动魄,时而又令人心酸。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近百种鸟的目、科、形态特点、生活习性等知识,为观鸟提供了参考。相信读者在欣赏美丽的画卷和优美的诗文时能够产生爱护鸟类、保护自然的人文情怀。
    全书融摄影之真、自然之美、人文之情于一体,集观鸟、爱鸟、环保于一身,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艰难迁徙路
  终身的伴侣
  据说天鹅 ①保持着一种稀有的“终身伴侣制”,一旦确立关系,便会情定终身。它们不仅在繁殖期彼此相互陪伴,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它们时而一起觅食,时而一起飞翔,时而一起降落?就是落在冰面上也会相互依偎着、交流着,就像两朵美丽而又纯洁的白莲浮在冰面上。它们在生活中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等有了宝宝之后,它们很多的行动就会围绕着宝宝而展开:它们会一起带着宝宝练习飞行,教它们如何捕食。要知道,天鹅是十分“护家”的动物,它们会对外来的干扰保持着十分高的警惕,即使是同类之间,也会因为领地和争抢食物而经常发生争端。宝宝的爸爸妈妈总会全力抵御外来的侵害来保护宝宝的安全,维护自己的家庭利益。每年天气变冷时,它们就要举家南迁,而到了天气转暖时,它们又会举家北迁。对于以家庭方式群居的天鹅而言,每次迁徙时,全家都会整体行动,一个都不能少。
  天鹅母子天鹅一家
  美妙的画卷
  喜欢拍摄鸟的人,无一不想将鸟儿孵化、育雏、繁衍的美妙过程记录下来。但在拍摄中,既要拍好这样的画面,又要保护鸟的生存环境不遭受破坏,绝非易事。于是,长镜头和伪装设备成了拍摄的必备。
  听说 5月份有天鹅在新疆赛里木湖进行孵化,我正巧于 2011年5月来到这里。但事与愿违,这年在湖边只见到几只游弋的天鹅,天鹅观景点的大牌子却十分明显。人类的光顾,显然不适合它们的孵化,只会使它们躲到更远的地方去。这一遗憾,到我回京后才得到弥补。
  下面这张天鹅孵化的画面就是我的战友李伟于 2010年在新疆的赛里木湖畔拍摄的。一只雌性天鹅正在那里孵化它的宝宝,雄性天鹅则在周边巡逻站岗,保护着心爱的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宝宝。背后湖水清清,高山白雪皑皑,俨然一副美妙的画卷。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第1章 艰难迁徙路
  近距离拍摄
  2006年年底,我途经陕西与山西结合部时,本想一睹天鹅的倩影,却正赶
  上大雾,拍摄的效果可想而知。为了弥补缺少天鹅特写的遗憾,我一直在寻找
  机会去近距离拍摄,也期望能实现与天鹅的亲密接触。
  2007年元旦前的一周,我开始天天关注黄河边的天气变化,当从网上查知当地元旦是晴天时,我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早早地整理好御寒衣物和摄影器材,赶到了山西运城平陆的黄河边。
  冰面的精灵
  我在平陆黄河边
  到达目的地后,我沿河岸边走边观察,很快就看到有七八只白色的天鹅在黄河上嬉戏。因为是平生第一次在动物园外看到天鹅,兴奋的我立即拿起佳能 20D相机(配 50~500mm适马头)直冲向河边。真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太想靠近天鹅了,结果却把天鹅全给吓跑了。正在郁闷之时,不知从哪来了个叫老张的人,佩戴着红袖标,对我来此的目的进行了仔细“盘查”,但当听说我是从北京赶来拍天鹅并想保护它们之后,他竟主动提出要带我们去最佳拍摄点。
  车子行驶了大约五六分钟,便听到了天鹅的叫声,随之叫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这时老张说,快到了!不过要近距离拍摄的话,就必须换上他的车,因为天鹅只对他和他的车比较熟悉,别人的车会吓跑天鹅。听他这么说,我立即照办,改乘他的客货皮卡,同时做好拍摄前的准备。皮卡在慢慢地往前开,当到达一处水面较宽的地段时,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宽阔的水面上,一群群洁白的天鹅,在悠闲地游荡,就像朵朵白絮在水面上随风漂流。它们不停地鸣叫着,也许是在对唱情歌,也许是在谈情说爱,也可能是在相互争辩?可以说,这是我从未听到过的“天鹅交响曲”,是那么动听和令人震撼。偌大的水面上,天鹅大都是成群结队地在一起活动,少则七八只一群,多则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一起。但有趣的是,无论大群还是小群,在离群体五六米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湖面掠影
  的地方总会有一只天鹅,始终伸着长长的脖子,一刻不停地四处张望,我猜大概是“哨兵”。可能正是由于“哨兵”的存在,其他的天鹅可以十分悠闲地在水面上交谈和嬉戏:有的天鹅将头埋在翅膀里安然地休息,有的天鹅则在悠然自得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有的天鹅则相互依偎着,有的在寻觅食物,有的在练习飞行,有的家族之间似乎还闹了点小纠纷?
  008
  第1章 艰难迁徙路
  看了很长时间后,我发现,差不多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鹅群中就会游出一只天鹅来替换站岗的那个“哨兵”。作为军人的我,也不得不佩服天鹅的纪律性!而且,只要周围稍有点异常,“哨兵”就会立即发出信号,鹅群马上就会整体往相对安全的地方快速游动转移;如果“哨兵”认为十分危险,它就会边叫边用双脚拼命地拍打着水面,并用力猛扇双翅,向空中快速飞去,而其他的天鹅也就会立即跟随哨兵,昂首起飞;天鹅的飞行速度很快,并且能迅速在空中形成飞行编队,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排成“人”字形,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充满效率。有一点是明确的,为保存实力,体力强壮的飞在队伍最前面,依次排开,队伍最后面也是体质最弱的。
  黄河全长约 5400公里,由于在流经小浪底时经受了冲沙作用,到达三门峡和平陆县时,黄河河面开始变宽、水流开始变缓,河沙在此得到了进一步的沉淀,河水也开始变清。另外,河岸方圆几千亩的滩地上,种满了各种农作物。据当地人讲,自 20世纪 70年代初起,每年的 11月底 12月初天鹅便陆续迁徙来
  天鹅群和哨兵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第1章 艰难迁徙路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此,数量也随着环境的改善逐年增加,到来年春天 3月底 4月初便陆续飞走。陪我一起去拍摄天鹅的战友,是平陆县武警中队的杨队长,他们中队每年在黄河边附近搞冬训。据他回忆,每年老兵复员时,天鹅就来了,新兵下连队时天鹅又飞走了,这也印证了当地人的说法。但是,长途迁徙,对天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毕竟路途遥远,命运难卜。
  告别呋喃丹
  天鹅迁徙路途中的危险之一便是人类的毒杀。我开始到山西拍摄天鹅,便是源于当时多家媒体的报道:有人在黄河边下药毒杀迁徙路上的天鹅。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种事情的发生。
  天鹅浑身都是宝,据说在广州一带一只天鹅可卖到近万元。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天鹅迁徙来此的时机,大肆猎杀。为了保持天鹅的完整性,也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他们在天鹅经常光顾的滩地上撒放一种叫“呋喃丹”的烈性农药,天鹅一旦误食,气管会迅速痉挛、膨胀并窒息,不及时抢救很快就会死去。为此,当地政府号召居住在河边的老百姓组织起来,通过无偿承包各自的一块滩地来保护天鹅,以保证天鹅不在自己的滩地上遭人猎杀。不过,天鹅有时也会吃当地的麦苗,当地人只好通过敲盆敲桶的方式来将其驱赶出去,但绝
  自制的警示牌
  012
  不伤害它们。
  当年,我走在河边时,不仅会看到村民自制的“保护天鹅光荣”、“猎杀天鹅可耻”、“天鹅是我们的朋友”等小警示牌,还会时不时看到在此巡逻的村民。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和欣慰。
  天鹅在此地的主要食物是滩地上农民收割时残留下的农作物,如玉米、豆子、谷子等,另外冬小麦也是它们喜爱的食物。
  乍暖还寒时节,麦苗已开始返青,还没有迁徙的少数天鹅在刚刚浇灌的麦田里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品尝着青青的麦苗。它们即将远行,所以必须填饱肚子,积蓄力量,不过这也给当地的农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为了看到天鹅吃麦苗的情景, 2008年我选择 4月初来到黄河边。当时结冰的黄河已经消融,清清的河水显得十分平静,在以前常能看到天鹅的几个地方都没找到一只天鹅的踪影。战友怕扫我的兴,便一个劲地劝我,来年再看吧。可我不死心,将越野车停在一边,然后下车沿着林中小路一直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树林的尽头的麦田中发现了几只正在美餐的天鹅。
  护鹅新举措
  2008年初,我再次来到山西平陆拍摄天鹅,看到的是志愿者们正在将当地政府拨发的玉米撒在黄河岸边的浅滩上,让天鹅可以安全放心地进食。同时我看到去年各式各样的警示牌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多更加规范和美观的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更加规范的警示牌撒玉米的志愿者
  新警示牌。这些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家保护天鹅的意识和政府保护天鹅的力度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拍照和观光旅游。
  2009年2月,我又一次来到山西平陆黄河边,发现当地不仅修建了停车场,还有了卖各种小吃的流动摊点,真是给爱鸟的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鸟环境。另外,还有人直接在面包车上办起了小型天鹅影展,面包车虽小,但照片却很不错。现在,那里有着专门的观鸟组织人员,不仅用更加制式的警示牌告诫人们不要伤害天鹅,还让前来观赏天鹅的人们和拍摄者尽量保持距离、保持安静,不要惊扰天鹅。可以说,这些措施反映了当地开始给予天鹅更多的关爱。正因为如此,天鹅离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前来观光和拍摄的人也越来越多。
  2007年,山西平陆的人们便开始自发地保护天鹅,但只是一种个人行为。到了 2009年,保护天鹅已经逐步转变为政府出资和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的一项公益行动。可以说,在政府的带领下,当地民众保护天鹅的意识逐年提高。天鹅在此地停留期间,既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又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补充,为远距离迁徙储备能量,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不会因人为因素而减少,永远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希望全社会都能像平陆当地政府和民众那样,一起来为保护鸟类、维护人与自然之间那微妙的和谐关系而努力。
  014
  第1章 艰难迁徙路
  不错的观鸟环境
  天鹅成群
  摄影爱好者
  新警示牌面包车上的影展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天鹅倩影
  016
  晨落天鹅湖
  早就听说山东荣成有个天鹅湖,冬季有大批天鹅在那里越冬,可一直没有机会前往。这次在山东开完会正值周末,我便赶往向往已久的荣成天鹅湖。途径烟台,与我的老排长张作先夫妇相聚,奇怪的是,他们在烟台工作生活多年,却不知道每年都会有大批天鹅飞越几千公里来到荣成过冬。
  次日,我们便相约一同前往天鹅湖。刚到目的地,天突然下起了小雨,细密的雨,仿佛折不断的缕缕情思,从天而降,与地相应。我们沐着小雨,和着清风,别有一番情趣。其实,天鹅湖并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用堤坝围起来的海,岸边还盖了许多观景房。
  还未见到那一群白色的精灵,一声声底气十足的鸣声便灌入耳中。走近细看,它们有的展翅翱翔,率性而为,或高或低,或远或近,另一些则在湖面上优哉游哉,怡然自得,宛如水中舞者,给人以美的享受。
  霎时间,湖面上突然热闹起来,所有的天鹅一下子全飞起来,在空中绕了圈后又
  天鹅湖旁飞过观景房的天鹅昆明湖面的舞者
  倾诉情感的伴侣
  落到湖面上,当回到湖面后,它们就像开集体会议一样,有的低声耳语,有的大声交流意见,还有的在为着什么而争论不休?不一会,整个湖面一下子又沸腾起来了,原来是管理人员来了。他一敲小盆,天鹅居然飞上岸来,等待美餐的到来。它们追逐着,抢夺着从小盆中撒下的玉米粒,这样热闹而又美妙的画面,我岂能错过,于是迅速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和谐的画面。当天鹅吃完美餐后,它们便会飞回天鹅湖中去休憩。
  辉映古园林
  颐和园作为古老的皇家园林,曾是慈禧太后的休养之地。而现在,这里不仅是游人观光的好去处,也是天鹅们迁徙路上的驿站。
  2010年3月,刚刚化冰的颐和园昆明湖面上便飞来了上百只天鹅,给古老的皇家园林增添了几分生气。柔美的玉带桥辉映着它们起飞、降落
  018
  第1章 艰难迁徙路
  密云水库游弋的天鹅
  的美丽身影;逶迤的十七孔桥下有它们接受检阅的整齐队形;湖面上不断展现着成双成对倾诉情感的伴侣;远方的古塔和琉璃屋顶映衬着它们优美的翔姿。这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游园与晨练的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以至于许多摄影爱好者跑到这里守候、抓拍。
  库区迎常客
  密云水库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冬日来临,偌大的水面成了天鹅新的栖息地。
  2009年,我第一次到北京密云水库拍天鹅时,远方,捕鱼船在撒网捕鱼;近处,排着整齐队形的天鹅在朦胧的水面上游弋。这一远一近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宁静而又祥和。午休时分,又是另一番景象:近处是停靠在岸边的打鱼船,远方是游动的天鹅,天上还有飞翔的天鹅,俨然一副动与静完美融合的水墨画。
  偶遇黑天鹅
  2010年夏,我来到翠湖湿地保护区外围的上庄水库,我突然发现水中央有三只穿着黑色外衣的“水手”——黑天鹅 ①——在晨练。刚开始,它
  上庄水库黑天鹅
  们结伴游来游去好像是在做热身运动,为了舒展筋骨,它们玩起了蜻蜓点水,溅起的水花和伸展的身体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不一会,它们就分开各自觅食去了,其中有一只黑天鹅游到了一个拦在水面上的渔网前,它本可以顺畅地游过去,但在障碍物前它采取了我意想不到的过网方式,它竟然放弃了飞行这种潇洒的姿势,而选用了跨栏的方式:它首先让前半身先探过渔网,然后抬起右脚,接着扭动身躯,再把另一只脚迈过去。它的动作显得有点笨拙,但又很可爱,最后它还是克服了困难,跨越了障碍。
  幸福鹅一家
  2011年3月的一个清晨,圆明园静静的湖面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树。初春的圆明园里迎来了“黑衣天
  020
  一家五口
  使”——黑天鹅,它们一家五口,鹅妈妈带着三个小宝宝,纵向排列,井然有序地缓慢前行,鹅爸爸尾随其后,守护着它们。鹅妈妈不仅要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还要耐心地教小宝宝游泳的本领和捕食的技巧。这些黑天鹅让晨练的人们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拍照。转眼间,在碧绿透明的湖面的另一端,两只“戴”着绿围巾的绿头鸭 ①游过来了,它们骄傲地把尾巴露出水面,优哉游哉,好不惬意!时而还转过头去拨弄一下羽毛,精心打扮一番,看样子它们是时刻都要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哟 !
  相隔没几天,我在北京市的紫竹院公园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静静的湖面上,慢悠悠地朝我游来的是一只雄性鸳鸯 ①,它身后那一圈圈晕开的湖水,就好像由于得到它的青睐而开心得炫耀起来。它的羽毛华美绚丽,背部褐色,腹部白色,头顶羽冠,嘴唇鲜红,眼后生有长长的眉纹,好像刚刚化过妆一样。它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看着它,我不得不惊叹于它的迷人,是那么无可挑剔,无与伦比。
  “只羡鸳鸯不羡仙”,我想这句话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不一会儿,它的同伴随之而来,在这清冽的湖面上,暖和的天气里,再加上这一对色彩斑斓绚丽的鸳鸯在水中嬉戏追逐,并肩畅游,眉目传情,是多么的美好和谐。它们时而发出低沉而柔美的叫声,时而又在窃窃私语,倾诉着爱慕之情?
  022
  为她而伤心
  这一只天鹅我观察了很久,发现它总是一蹬一蹬的,原以为它在做起飞的准备,后来才发现它的脚受伤了。我看着它拖着受伤的腿在冰面上慢慢走动,心里很难受,要知道带着一条受伤的腿,起飞是很困难的。本想走过去替它作一些简单的包扎处理,但又日落西山, 3月的冰面又随时会裂开,我只得放弃这个念头,在心里祝福它早日康复。
  失恋的天鹅
  2011年3月,密云水库尚未解冻,我一早驾车来到水库的北岸,通过望远镜发现一只天鹅竟和一群赤麻鸭 ①在玩耍,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赤麻鸭们玩起了“花样滑冰”,它们舞动的翅膀,像一只只降落的帆,变换着姿势,只为得到同伴们的喝彩和羡慕的眼神来满足它小小的虚荣心。
  印象中,天鹅大都是成双结队的,怎么这儿就它一只呢?我下车在冰面上慢慢前行,想尽量不干扰这只“鹅立鸭群”的天鹅。在这样一群浅棕色的赤麻鸭中,全身雪白的它是那么耀眼,却又是那样孤单,真是“世鸭皆乐,唯它独忧”啊!看着它极目四望的悲伤眼神,原先那一份闲适之心也平添了些许忧愁。我猜测它是失去了另一半,于是只好跑来与鸭为伴。
  恰在当天中午,我在返回的路边河道中,再一次发现了一只孤独的天鹅。它孤零零地站在河道边,垂头丧气,它看起来似乎比上午那只天鹅更加彷徨,更加手足无措,在大地快要笑逐颜开的日子里,唯独它落在了这严寒的冬天里,不知何去何从。
  天鹅之痛:中国野生鸟类行摄手记
  带着夹子飞
  这张照片让我心酸,让我难受,更让我心痛。
  在一次拍摄中,飞入镜头的画面,竟是一只正在飞行的天鹅,不过它的叫声却显得疲惫和哀伤。原来,它的脚被一个带有一段铁丝的铁夹子夹住了,这让它的飞行显得非常吃力,飞得并不高,而且受伤的脚也会给它的生命带来危险。显而易见,这只天鹅被夹子夹住后,一定奋力挣扎过,为了能够再次翱翔天空,它竟然将捆绑夹子的铁丝都扯断了,这样才得以脱身。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今后的命运也是生死未卜。还有那些没能挣脱罪恶的大夹子的同伴呢?岂不是要无辜地死去!不管设夹者出于什么目的,但对于这种恶劣行为一定要强行制止。
  真心希望将来在天鹅迁徙的路途中能够少一些呋喃丹,多一些玉米;少一些铁夹子,多一些关爱;希望天鹅们能够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翔
  孤独的天鹅
  ……
展开
目录

第1章 艰难迁徙路
忠贞的天鹅
终身的伴侣
美妙的画卷
路上的危险
近距离拍摄
告别呋喃丹
护鹅新举措
难忘的旅途
展落天鹅湖
辉映古园林
库区迎常客
偶遇黑天鹅
幸福鹅一家
痛心的回忆
为她而伤心
失恋的天鹅
带着夹子飞

第2章 在云中起舞
独恋你的唯美
飞越晨晖
鸭鹤共舞
寻找白头鹤
寻觅你的片段
走近白鹤
给力保护
饮水之困
追逐你的身影
四口之家
一路拾零
鹤群斗鹰

第3章 捕获各有道
乌以食为天
鹭伫桥边
白鹭捕鱼
草鹭吃鱼
和谐画面
鸥鹭夺鱼
路边发现
苍鹭百态
夜鹭筑巢
黑鹳翱翔
捕食也危险
垃圾背后
苍鹭长眠
和人类共存
聪明的鸟
生态办公
救助池鹭

第4章 拾零海边情
原生态的真情
永不抛弃的伟大
亲情演绎的幸福
爱情升华的交合
同一片天空下
电厂怀揣的小温柔
渔村网罗的小浪漫
车儿故意的小邂逅
漂泊荡漾的小港湾
发人深省的大工程
擦身而过的小和谐
大海边的翔姿
黑白翻转的瞬间
俯冲而下的潇洒
漫漫天际的热闹
天生的短跑健将
那折翼的天使
酒瓶漂泊的无奈
海水变白的乌龙
土地枯干的零落
不再醒来的哀伤

第5章 网罗百千态
第6章 闲谈世问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