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自端午生:恶日说
想不到端午节的起源居然能与“恶”字扯上关系,这真是令人吃惊且十分害怕的。农历五月,尤其是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此时天气湿热,阴气最重。据说因为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生,而且瘟疫暗起,邪魔逞凶,人们深受其害,因此便厌之恶之,愤之恨之,将五月称为“恶月”,将端午日称为“恶日”。在战国末年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中的《仲夏记》里,就曾明确地提出,因为五月是恶月,所以在这个月份里,人们不但要斋戒,而且要禁欲。
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里,甚至有“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记载。就连汉代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在其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光华的著作《论衡》里,也有这样的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这就是说古时人们最忌讳正月和五月生孩子,因为正月和五月生的孩子,将来长大后,必定要杀害父母,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抚养他们。可是,孩子生不生在正月或五月,尤其是五月五日,决不是父母和孩子所能决定的,那么这一天孩子真的生下来怎么办?愚昧的人有时也很聪明,于是,人们又想出了“躲午”或“避午”的办法,巴望五月五日这天生下的孩子,能够用这种办法,躲开邪魔之灾。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司马迁还特意为他立过传。在中国,凡是读过一点历史的人,对这位孟尝君恐怕不会陌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