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影响低碳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研究投入不足。2009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为12.1%,较200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研发强度2009年达到1.93%,较“十五”末期1.66%的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是与欧美日等汽车强国的研发投入资源相比,中国汽车工业的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还很不足。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研究方面,研发经费总量与比例均较低,研究与开发类型也主要集中在试验性发展领域,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尚处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改进型研究阶段,缺乏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缺口。
其次,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能力转换面临困难。虽然近年来中国本土品牌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经历了长期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快速积累后,随着本土品牌企业市场竞争环境形成,本土品牌的自主创新面临新的压力。本土品牌企业的技术创新正处于由“中低端产品的架构技术能力”向“技术集成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转变的阶段。企业在加强技术吸收的同时,必须快速提升独立创新能力。在技术差距不断缩小、技术引进难度加大的条件下.如何在多种学习方式中保持技术创新的主动权,形成创新发展的竞争能力,与过去的模仿学习和成本控制相比,对企业在资源素质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困难,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无法实现质的飞跃。
最后,产业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力建设比较薄弱,没有建立起从科研、设计到设备制造的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消费者所必需的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新能源汽车有关测试和试验的技术规范不健全,产品认证体系亟待加强,标准化工作进展缓慢,严重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