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三月,阳光已然没了夏日的炙热,一种温馨的暖和,连同微风中残存的丝丝凉意,令人感到分外的舒心。
这本该是个最宜出游、古人称之为“踏青”的季节。可是今天,因为一个伟人的离去,北京人全然没有了这份心情,一个个心里沉甸甸的,巨大的悲哀让人只是流泪、只想大哭一场,扯开嗓门大喊一声:
苍天大老爷啊,为什么要让我们的领袖这么早就离去!
可他还是走了,因为肝癌不治,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逝世于北京,终年59岁。
国旗滑下来一半,酒楼停止宴会,市民停业七天、在职人员则停工一个月、各机关用蓝印一月、兵士及各机关职员缠黑纱一月。
仅在北京,签名吊唁的就高达74万多人,而直接参加送殡的,也有30余万人;在南京、广州、上海、香山(今中山市)等地,群众们也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深切悼念这位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在日本、东南亚、美洲、欧洲许多地方,华侨和国际友人,也纷纷举行追悼会,来追念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他敬献的长挽联上写道: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上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黯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大业慰英灵。”(下联)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中,他学名一个“文”字,字德明,因1895年避难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华民国成立后被称为中山先生。1925年4月2日,孙中山走完了他59年的人生之路,安息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
1929年6月1日,北伐成功后,根据他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永久安葬。
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通过决议:“尊称本党总理(孙中山)为国父,以表尊崇。”。
1941年5月29日,汪精卫政府的中央政治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的议案。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直尊称孙中山是“中共的老师”和“革命的旗帜”,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的称号是‘‘革命的先行者”;在民间,一些人还是沿袭民国时代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
今天,孙中山逝世已经有85年了,一直以来,每逢他的诞辰和忌辰。不同的党派、政府,广大的民众,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悼念这位让人崇敬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究竟是个什么人,又做了什么事,竟然这么地受到众人的敬仰和爱戴?!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往往是由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来评判的;一个人能做出什么样的事,又常常是由他从事于什么样的职业来决定的。
1886年,在皇仁书院学习了一年多、已经20岁的孙中山,开始非常认真地考虑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
皇仁书院座落在歌赋街中,是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学生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主要研究中国经典。该校办学宗旨最后有这么一句话:“藉此让学生在人生各方面都有成就感和能成为明日的领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