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Harry Blackmun's supreme court journe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328873
  • 作      者:
    (美)琳达·格林豪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是本精彩而又令人振奋的书。琳达·格林豪斯不仅讲述了一段关于人生转变的感人故事,还细致描绘了联邦最高法院的运作内幕。本书注定是一部经典之作。美国最优秀的最高法院记者,在书中描绘了一个情感纠结的老男人,以及他那生动迷人的形象。可读性高又充满趣味……格林豪斯从布莱克门的私人文献中,成功提炼出一部动人的叙事作品。本书典雅而得体,融合了经典的引文、适切的观察,以及精炼的故事。
展开
作者简介
     何帆,1978年生,湖北襄樊人,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现任职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在《法学家》、《刑事法评论》发表文章多篇,参著《控制洗钱及相关犯罪法律问题研究》、《国际法院新近案例研究:1990-2003》。 琳达·格林豪斯(1947-),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士(1968),耶鲁法学院硕士(1978)。在《纽约时报》从事过30年联邦最高法院事务报道(1978-2008),1998年获普利策奖,是美国最杰出的法律记者之一。2008年退休后,她在耶鲁法学院任教,仍为《纽约时报》撰写双周专栏。最新著作是2010年与伊娃·西格尔合著的Before Roe v.Wade: Voices That Shaped the Abortion Debate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s Ruling。
展开
内容介绍

  哈里·布莱克门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长大,与沃伦·伯格儿时即是好友。伯格成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后,推荐布莱克门进入最高法院,两人亲密无间,被并称为“明尼苏达双胞胎”。然而,由于政见相异,布莱克门与伯格最终渐行渐远,直至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布莱克门也从一名保守派人士,成长为自由派大法官的领军人物。《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琳达·格林豪斯借助布莱克门去世后留下的50万份个人文献,《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翔实叙述了布莱克门与伯格的决裂经过,生动刻画了前者在堕胎、死刑、种族平权等案件中的内心挣扎与立场变化,揭示了一位伟大法官的内心世界。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本皮装小册封面上,镶着“Daylogue”这样的生僻字眼,里面包含5年的行事历,一天一页,每页五格,每本售价15美元。
  这类版式的小册子,适合简洁洗练的记事,而非漫无边际的抒情。
  它或许是哈里·布莱克门讨来的生日c礼物,又或是他在某个圣诞夜收获的意外惊喜。无论是何缘由,1919年12月30日,布莱克门ll岁生日几周后,他开始在这本册子上记事。
  这事本来没什么好说的。许多孩子都记日记,日复一日,叙述他们年少时的忧伤与梦想。很快,这些梦想或被实现,或被遗忘。然后,大部分流水账被锁进抽屉,束之高阁。但是,哈里· 布莱克门没有中断这一过程。
  第一篇日记的开头颇为平常:“阳光普照,雪后初融。”接着,他以令人惊叹的翔实笔触,持续记录着日常生活,周遭变化。每页的格数很快捉襟见肘,不够他写,他只好先在册内记上几笔,再用家里的打字机补记每日的所思所想、重要事件。他用数百页篇幅,记叙了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与各种考试鏖战的时光:中学、大学、法学院、联邦法院法官助理招录、律师执业考试。一开始,他在父亲商铺的信笺纸上打字,纸张抬头是“科温·布莱克门,果蔬批发商”。后来,打字纸变成律所用纸。他行文儒雅工整,从不马虎敷衍。透过日记,我们可以读到他的焦虑与满足,他的赛场激情与浪漫冒险,以及“大萧条”期间,父亲的黯然神伤与儿子的憧憬期许。
  “我成名了。”1936年,他如此写道。这年他28岁,即将成为一家律所的合伙人。“虽然进展缓慢,但该来的终究会来。”此后,日记频率渐渐变低。因为作者的时间,大都耗在各类税法难题与房产争议上,他经常得在办公室挑灯夜战。此时,距离他开始在目记上自说自话,已有17年。17年来,这种独自从未间断。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事先预料到,或期望自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的人,才会持之以恒,勤写日记。但是,这样的推测,还是无法解释布莱克门的所作所为。他的日记,仿佛是受某种内在冲动驱使,试图描述一个充满伤感、疾病、死亡,昏暗而无序的世界。这种冲动,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反复呈现,激励他记下自己听过的音乐会、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24年最高法院大法官生涯中,他持续记下各类“重要大事记”,从孙儿出生到苏联解体,无一遗漏。最后,或许也是这种冲动使然,他决定将所有记录捐给国会图书馆,这些记录可不止判决意见、案件备忘录、官方信函那么简单,还包括高中的亲笔签名簿、法学院的课堂笔记、蜜月期间的旅馆收据和大量日记。为整理、归档布莱克门文献,工作人员用了一年多时间,光目录就有30Q多页,终于使“布莱克门的世界”井然有序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1908年11月12日,哈里·布莱克门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纳什维尔市,那是他外婆的家,24年前,布莱克门的母亲也出生在同一间屋子里。他的父母在中央卫斯理学院邂逅,这所学院是密苏里州沃伦顿市一家小型卫理公会派教会学校。婚后第十个月,哈里就出生了。哈里出生前,父母住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但是,那年夏天,父亲科温-曼宁·布莱克门为了自己的批发生意,一直在外奔波,母亲西奥·休吉利·路透·布莱克门只好回娘家待产。
  路透家族当时正沉浸在丧子之恸中。西奥的哥哥哈里是家族最引以为荣的儿子,一年前刚刚死于肺炎。哈里·路透是位出色的钢琴师,曾在柏林师从于著名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特雷莎·卡瑞诺女士。哈里在与导师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举行音乐会途中,不幸病逝。卡瑞诺女士为此专程赶到纳什维尔,慰问哈里的父母,哀悼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青年。西奥·布莱克门一直没有从哀痛中恢复过来。她决定用哥哥的名字,为自己的新生儿命名,并打算从幼年就培养小哈里学习钢琴。不过,明眼人很快看出,这孩子并没有演奏天赋。虽然他承袭了对音乐的爱好,年轻时即钟爱在合唱团引吭高歌,而且,终其一生都对音乐会保持着浓厚热情。P5-7
  ……
展开
目录
丛书序
译者序  人总是在争议中成长
序言:礼物
第一章  从明尼苏达出发
第二章  上诉法院时光
第三章  最高法院“老三号”
第四章  审理“罗伊案”
第五章  渐行渐远渐无书
第六章  大风暴纷至沓来
第七章  死刑反对者
第八章  拯救“罗伊案”
第九章  被神化的“女权斗士”
第十章  华丽谢幕
参考文献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