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控制
最初认为的内部控制方法和程序与财产安全和财物记录可靠性有直接的联系,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从事财务记录和审核与从事经营或财产保管职务分离的控制、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
我国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也就是说,会计控制的目标是指为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所实施的有关控制活动。内部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
2.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概念偏重于内部管理控制,从其范围来看,应当包含会计控制。
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分析,内部控制要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全面、全员、全过程参与,其中:
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属于出资者控制的范畴,旨在为实现其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目标而对经营者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控制,如对全面预算、投资活动的控制等。
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经理层控制属于经营者控制范畴,是为了实现财务预算目标而对企业及各责任中心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控制,是通过经营者制定财务决策目标,并促使这些目标被贯彻执行而实现的。如控制财务收入活动,旨在达到高收入的目标;控制财务支出活动,旨在降低成本,减少支出,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等。
会计控制是在经理层领导下的职能部门控制。财务会计部门为了有效地组织现金流动,通过编制和执行现金预算,对企业日常财务活动和各责任中心的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活动进行控制,如对各项货币资金用途的审查等。由于企业财务会计采取权责发生制,导致利润不等于现金净流人,所以,对现金有必要单独控制;并且,日常财务活动主要是组织现金流动的过程,现金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应通过对现金的会计控制,力求实现现金流人与流出的基本平衡,既要防止因现金短缺而造成的支付危机,也要减少因现金沉淀而增加的机会成本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