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胡同串子”可不是好词,这是句地道的老北京话,原意指的 是乱窜的嫖客。所谓胡同串子,是指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一早起来先奔茶 馆,到了中午出茶馆进饭馆,下午出饭馆进澡堂子,到晚上出了澡堂子逛 窑子。所以,老北京人把他们称为“胡同串子”。 后来,“胡同串子”的意思就变了,变成正经人在胡同里走来走去了 。 网上出现过这样的帖子,名为“我曾经是个胡同串子”,不曾想,一 帖激起千层浪,各类大小“胡同串子”纷纷登场,感叹自己的串子生涯, 更唏嘘胡同的消失。 A说,我曾是胡同串子,串行于东四、天坛和德胜门的胡同里。东四是 我姥姥家,天坛是我奶奶家,德胜门是我自己个儿家。小时候在东四长大 ,东四活动半径以东四三条为圆心,西边儿到钱粮、美术馆,东边儿到小 街,北边儿到五条,南边儿到报房胡同。小时候也住奶奶家,活动半径以 东侧路为中心,西到永定门,东到中国棋院(后来才有),北到天坛东门, 南不过南护城河。后来回了自己家,德胜门,一直折腾到现在。以德胜门 城门楼子为中心,北到黄寺儿、马甸,东到安定门、地坛,西到新街口、 积水潭,南到钟楼、鼓楼、地安门、后海、景山、德内大街,都有我的身 影。可现在,我想串胡同都快没得串了。后海都成了酒吧了,那已经不是 北京人待的地界儿了。不论四合院儿、大杂院,反正都拆了。老北京人都 被给点儿钱骗到郊区去了,什么回龙观、西三旗、立水桥、天通苑。哪儿 还有什么胡同可串,老人搬过去得早死两年,见天儿连个下棋的人都没有 ,年轻人搬过去得天天跑,发小儿都搬的四面八方,情谊又还在,只能擎 等着折腾了。总而言之,北京的灵魂是胡同,如果大家热爱北京,就不能 再眼瞅着胡同接茬儿这么拆下去了,得做点儿什么了。试想一下,外国人 来北京,是为了看和他们国家一样的高楼大厦,还是为了看看心目中的东 方古国首都的神韵? 这帖子引起诸多共鸣: B说,我在后库、厂桥、西四北、西安门、德外串了16年呢,是应该为 胡同做点什么哟。 C说,以前在胡同住的时候,一到晚上,街坊们都到大街上或就在胡同 里吃晚饭,摆上个小方桌,坐个老爷子,一手拿蒲扇,一手拿酒盅,桌上 放盘花生米再放个话匣子,放着京剧,老爷子一口酒一口菜地吃着听着, 旁边的孩子在一如既往地追跑,其他的邻居聊着家常,乘着凉。 唉,没啦,这种景儿再也找不回来啦,我们的吉市口四条早就被拆没 了,我们也早就被轰到了四环外,虽说也住了十几年了,可我还是觉得吉 市口四条好,觉得胡同才是我真正的家。因为那里有我所有的童年回忆。 D说,顶楼上的,我在胡同串了24年了,前两年被拆迁了。主要流窜踪 迹:翟家口胡同附近、东西打磨厂、东西兴隆街、远望街、风箱胡同、巾 帽胡同、大桥胡同、细米胡同、豆谷胡同、喜悦胡同、草场头条至十条、 金丝胡同、银丝胡同、珊瑚胡同等等,现在好多都拆了。 E说,我从小在西直门内长大的。我真的喜欢我自己的家。谁愿意自己 的家被挖了呢?说实话吧,房子被拆的时候,我有种想哭和死的冲动。 F说,现在的人这是怎么了,胡同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老北 京人的根啊!怎么可以说拆就拆呢!顺应时代发展这也可以,保护老城区 ,发展外围不就成了吗?干吗要拆胡同啊!也许在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孩 子会指着在电影中出现的胡同问爸爸:“这就是传说中的胡同吗?” G说,我也曾经是个胡同串子,串行于瓷器口、西直门大大小小的胡同 里。不过我到现在还没能弄清东南西北就大概说吧。西直门是我姥姥、姥 爷家,具体的位置在西直门内大街中的王子胡同2号,不过那是曾用名,后 来改名叫桦皮厂二巷,现在早已经找不到具体的位置了,大概是小区之间 的过道。瓷器口是奶奶家,自己家也在西内,在位置上离姥姥家很近。小 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在奶奶家度过的,我的活动范围以龙潭湖为中心,周边 涵盖天坛公园、方庄、天桥(老自然博物馆)、四路通(我四姨家)、花市(电 影院和新华书店)、东单公园,也包括前门和天安门,西城区主要以美术馆 、地安门、鼓楼、后海、北海、新街口大街一带。其中最偏爱也最常去的 是景山东街的三眼镜胡同、厂桥地区的柳荫街、大翔风胡同、小翔风胡同 。钟爱护国寺小吃店里的小吃,喜欢新街口地区的热闹,羡慕荷花市场的 宁静婉约。还喜欢冬天去北海滑冰,夏天去官园儿童活动中心。但过了新 街口豁口的护城河,还有出了西直门桥的地方,我自己是不会去的,总觉 得那是城外,像农村,但每次带我去动物园我还是高高兴兴的。平时娱乐 无外忽是新街口电影院、地质礼堂,或者躲在小石虎胡同的同学家打水仗 ,再往下就和楼主说的基本一样了。在奶奶家待了一阵儿,再回到西内,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全走了样儿了。蚕食在熟悉胡同上的是一座座五颜 六色的小区,熟悉的面孔少了,外地人多了,充斥耳边的全是听不懂的鸟 语,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愣是听不见一句北京话。曾经热爱向往的地方也因 为各种离奇的变化而让我不愿意接近。这到底是怎么了?这还是我们老北 京人的北京吗?一切都看似熟悉实则陌生。 H说,有多少在北京城区内住了一辈子的老北京人因为拆迁而被轰到了 城外!在北京房改加危改的近20年里,野蛮的拆迁不仅破坏了北京城独一 无二的格局和历经沧桑的胡同、四合院,更有多少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 北京人忍气吞声地流离失所,被迫来到了他们陌生的地方。只要一拆迁准 死老人!这话一点儿也不错。大多数老北京人面对拆迁无计可施,都没能 留在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其实北京人的要求并不高,我们不奢望住多大 的房子,不要求太奢华的布置,只想能在自己奔波了大半辈子后能安安生 生地度过晚年,儿女都在身边,时不常的回家看看,身边有能说的上话的 老街坊。可是现在呢,城区彻头彻尾地变了样儿,胡同拆得差不多了,人 更是换了一拨又一拨,真正的老北京人则徘徊在城外。北京的那点儿好玩 意儿被糟蹋得差不多了,在没有了能包容一切的胡同和方方正正的四合院 后,北京也像失掉了无形的约束,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乖张和不近人情 。这样的北京早已不是记忆中童年的乐土。 怀念小时候院子里的枣树,怀念长长的胡同和坐在胡同口儿乘凉的老 街坊们,怀念老北京浓浓的人情。难道这些就只能怀念了吗?P70-7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