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曹操:一世之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834660
  • 作      者:
    张亚新著
  • 出 版 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曹操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对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人们的认知却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颇乃至谬误。 《曹操(一世之雄)》(作者张亚新)力图真实、全面地展示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 《曹操(一世之雄)》谨依史实,娓娓道来,带您走近真实的曹操……
展开
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曹操(一世之雄)》(作者张亚新)力图真实、全面地展示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为达成这一目标,作者对材料的占有、使用遵循了三个原则:一是对材料力求竭泽而渔,搜罗赅备;二是力求材料的真实,所使用的每一个材料都必须要有出处;三是所做的分析和评论都必须以相应的材料作为依据,也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史实出发,并尽可能做到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力避不实之词、架空之论。
    《曹操(一世之雄)》谨依史实,娓娓道来,带您走近真实的曹操……
展开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少年行止
一  “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二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二章  仕途初试
一  “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二  议郎任上
三  一个敢作敢为的济南相
四  以曲求伸的策略

第三章  讨伐董卓
一  “何必纷纷召外将乎?”
二  首举义兵
三  汴水失利
四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第四章  争夺兖州
一  收编青州军
二  东征陶谦
三  回击吕布
四  平定充州

第五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  迫使长安
二  洛阳朝见
三  迎献帝都韵
四  “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续之?”

第六章  “修耕植以蓄军资”
一  许下屯田
二  “克定天下”之业

第七章  南征张绣
一  清水之难
二  奇兵破敌
三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第八章  荡平徐难
一  离间之计
二  进围下孤
三  擒杀吕机
四  败亡袁术
五  击走刘备

第九章  官渡之战
一  强敌压境
二  调兵遣将
三  首战告捷
四  两军对峙
五  鸟巢烧粮
六  全线出击
七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第十章  克平四州
一  攻占黎阳
二  挥师北还
三  捣平邺城
四  收定河北
五  西征高干
六  还定东土

第十一章  远征乌桓
一  不除此患,将为后忧
二  潜师出塞
三  “东临石有遗篇”

第十二章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一  抑制兼并
二  整齐风俗
三  以法治军

第十三章  兵败赤壁
一  “破浮华交会之徒”
二  袭占荆州
三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四  火烧乌林
五  退保襄樊

第十四章  坚守淮南
一  巩固淮南防线
二  激战濡须口
三  一次劳而无功的行动
四  “贼至乃发”

第十五章  平定关陇
一  师出有名
二  巧渡河渭
三  渭南大捷
四  陇上破马超
五  捣平“国中之国”

第十六章  争夺汉中
一  一块必争之地.
二  进取汉中
三  “既得陇,复望蜀邪?”
四  定军山失利
五  “鸡肋”

第十七章  激战战襄樊
一  水淹七军
二  遣使联吴
三  大败关羽

第十八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  “吾任天下之智力”
二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三  “何以省东曹?”
四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十九章  立嗣
一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二  一场或明或暗的激烈争斗
三  “密访群司”
四  《立太子令》

第二十章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一  通向帝王之路
二  与刘氏王室势力的较量
三  苟或、崔琰之死
四  力平武装叛乱
五  “吾为周文王矣”

第二十一章  大星陨落
一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  《遗令》
三  病逝洛阳

第二十二章  身后褒贬
一  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二  “至少是一个英雄”
三  不朽的业绩
附录  生平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精彩书摘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桓帝永寿元年(155)出生于沛国谯县,即今位于安徽北部的毫州市。
    关于曹操的家世,其说不一,特别是对曹操远古祖先的说法很不一致,就连曹操家人的说法也是互相□牾的。其说主要有三种: 一说为黄帝之后。相传黄帝有个曾孙叫颛顼,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为妻,女□怀孕三年,孩子总生不下来。
    陆终最后只好用刀子剖开女□左边腋窝下,生下三个儿子;又剖开右边腋窝下,也生下三个儿子。其中的五儿子名安,赐曹姓,封在曹国。西周初,周武王将其弟振铎封在曹国,称为曹叔振铎(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叔父),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国。战国时,邾国被楚灭掉,子孙分散,其中有的在沛定居下来。秦末曹参曾为沛县狱吏,后佐刘邦灭项羽,封平阳侯,惠帝时,继萧何为相国。曹操即为曹参之后。持此说者除《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外,《三国志·魏书·蒋济传》注也说:“臣松之案蒋济《立郊议》称《曹腾碑文》云‘曹氏族出自邾’。”曹腾是曹操的祖父,其碑文称曹氏出自邾国,很可能代表了曹腾自己的看法。
    一说为姬姓之后。曹叔振铎被封在曹国后数百年,即周敬王三十三年( 前487),曹国被宋国灭掉,曹国国君的后人被称为曹氏,曹操即为这些后人之一。持此说者为曹操本人。《三国志·魏书·蒋济传》注:“魏武作《家传》,自云曹叔振铎之后。”曹操的儿子曹植赞同这一说法,曹操死后,他在《武帝诔》中说:“于穆我王,胄稷胤周。”稷,即后稷,名弃,相传为周的祖先,舜时为农官,别姓姬氏。
    一说为虞舜之后。魏明帝曹□时,侍中高堂隆论郊祀事,认为魏为舜后,推舜配天。太尉蒋济反对这一说法,认为舜本姓妫,其后代姓田,不是曹氏的祖先,并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诘责高堂隆,指出“魏非舜后而横礼非族,降黜太祖,不配正天,皆为谬妄”。但曹极却赞同高堂隆的说法,景初元年 (237)在洛阳南面修筑了祭天的圆形高坛即圜丘后,曾专门下了一道诏书,明确声称:“曹氏系世,出自有虞氏,今祀圜丘,以始祖帝舜配。”到魏元帝曹奂被司马炎废掉时,《禅晋文》也说“昔我皇祖有虞”,同他的叔伯兄弟曹□(曹奂也是曹操孙子)站到了同一立场。
    推测起来,曹操在世时其祖先可能就已经无考了。诸种说法大抵都为附会之谈,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借此抬高曹氏的地位而已。
    比较而言,曹操的曾祖、祖父和父亲的情况是明确的。当然,还有个别疑点和歧点。
    曹操的曾祖名节,字元伟,在地方上有仁厚礼让的名声。一次有位邻居丢了猪,这头猪与曹节家的猪有些相似,这位邻居便上门将曹节的猪认走了。曹节明知邻居弄错了,却并不解释和争辩。谁知邻居的猪后来又跑了回来,邻居于是感到非常惭愧,赶紧将曹节的猪送了回来,并向曹节道歉,曹节仍不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把猪收下了。这件事博得了乡人普遍赞赏。曹节共有四个儿子:长子伯兴,次子仲兴,三子叔兴。最小的一个儿子名腾,字季兴,即曹操的祖父。
    曹节的“节”有人疑当作“萌”。侯康《三国志补注续》:“案《后汉书·皇后纪》曰:‘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此书《三少帝纪》曰:‘景元元年六月故汉献帝夫人节薨。’若腾父名节,操不应复以名其女。”《艺文类聚》卷九四引《续汉书》:“曹腾父萌。”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一引梁章钜曰:“‘节’、‘萌’字形相近,或本作‘萌’而误作 “节’欤?”按照常理,曹操确实不大可能让自己的女儿与其曾祖父同名。
    “节”繁体也写作“茚”,与“萌”字形相近,发生错讹的可能性确是存在的。
    曹腾早年就进宫当了宦官,历事安帝、顺帝、冲帝、质帝和桓帝五个帝王,时间长达三十余年。安帝时为黄门从官。其时顺帝在东宫,邓太后下诏从中黄门从官中挑选年纪幼小而又温和顺从、办事谨慎的人陪侍太子,曹腾被选上,深得太子喜爱,饮食赏赐都与众不同。顺帝即位后,曹腾为小黄门,迁中常侍。质帝死后,太尉李固欲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蒜为帝,大将军梁冀则欲立蠡吾侯志,正相持不下时,曹腾等人连夜去见梁冀,说:“将军总摄朝政,手下宾客众多,过失不小。清河王严明,如果当了皇帝,将军很快就会大祸临头的。不如立蠡吾侯,可以长保富贵。”这话正合梁冀心意,梁冀当即表示同意。第二天,梁冀上朝,气势汹汹,言辞激切,用高压手段慑服了众人,并罢免了李固,终于将蠡吾侯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桓帝。桓帝即位后,曹腾因参与定策有功,被封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
    李固是硬直派官僚的代表,他是反对宦官专权的,在朝中对黄门宦者一概斥遣,曹腾反对李固的主张,显然是为了维护宦官集团的利益。不过,曹腾同一般宦官相比还是有所不同,他对官僚士人并不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相反还比较注意推荐其中的贤能之士,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典等人,都是经他推荐而位至公卿的。他帮了别人的忙,却并不以此自诩。对有些事情的处理,也显得颇有肚量。如蜀郡太守想同他拉关系,利用本郡官吏进京的机会,给他送去了一封表示推崇之意的信。益州刺史种□得知这一消息,派人在函谷关将这封信搜出,上书奏了太守一本,并连及曹腾,说曹腾内臣外交,很不应当,请求皇帝免官治罪。皇帝以“书自外来,非腾之过”为由,.保了曹腾。种□将了曹腾的军,曹腾却并不记仇,相反常常称赞种□,说他是一位“能吏”,颇得“事上之节”。
    曹腾这样做,也为自己赢得了声誉。后来,种□做了司徒,不忘曹腾的好处,曾对人说:“我今天能够做到三公,全靠了曹常侍的恩惠啊!” 曹腾生活在一个宦官可以娶妾养子并可用养子袭爵传封的时代,因此他也收了一个养子,名曹嵩,字巨高,这就是曹操的父亲。既是养子,其亲生父母为谁必然会成为人们探究的对象,而探究下来竞没有什么结果,这就有了“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的说法。吴人作的《曹瞒传》及郭颁《世语》俱说曹嵩是夏侯氏之子、夏侯悖的叔父,曹操同夏侯悖是叔伯兄弟。有人据此认为,毫州城内的夏侯巷(据《亳州志》,夏侯巷是夏侯悖等曹魏名将的故里)就是曹操的故宅。清人何焯不同意这一说法,他认为,夏侯悖之子夏侯□娶的是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夏侯渊的儿子夏侯衡娶的也是曹氏的女儿,如果曹操同夏侯悖是叔伯兄弟,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况且吴是魏的敌国,吴人有意诋毁曹操,所以说他是夏侯氏之子,这是不可轻信的。但赵一清又不同意何焯的看法,他认为曹操把女儿嫁给夏侯□,是想掩盖他是夏侯氏之子的真相,这正是他奸雄的本色6真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现在看来,曹操与夏侯氏关系密切,不同一般,在曹魏时代夏侯氏“一门侈盛于时”,吴人的传说恐怕也是有些根据的。
    由于有曹腾这么一个大宦官的养父,曹嵩仕途一帆风顺,很容易就做到了司隶校尉。灵帝时,又转为大司农、大鸿胪。适逢灵帝开西园卖官,曹嵩又通过贿赂当权的宦官,并出钱一亿,在中平四年(187)十一月买到了太尉的官职(次年四月被罢免)。曹腾死后,又袭费亭侯。曹操起兵后,曹嵩不肯相随,放弃京官回谯县闲居。初平四年(193),为避董卓之乱,在琅□被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属杀死。
    曹嵩能够出钱一亿来买官做,足见其家财的殷富。这一时期,曹氏家族在中央和地方做大官的不止一个,如曹腾弟曹褒。(曹仁祖父)官至颍川太守,褒子炽(曹仁父)官至侍中、长水校尉,曹腾侄儿曹鼎(曹洪伯父)官至尚书令,另一个堂侄儿(曹休祖父)官至吴郡太守。家财殷富的也不止一人,如曹炽之子曹纯(曹仁弟)“富于财”,家中的僮仆有上百人;曹洪的家财甚至超过曹操,所豢养的家兵达到千余之多,可见曹氏当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是颇有势力的。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从毫州曹氏宗族墓葬中发掘出大批文物,其中元宝坑一号墓中有字砖145块,第十号字砖上刻有“曹腾字季兴” 的字样,十二、十三号字砖上刻有“曹炽”的字样,十六号字砖上刻有“曹鼎”的字样,二十号字砖上刻有“曹鸾”的字样,可见这些人在当时确都是曹氏家族中显赫一时的人物。在董园一号墓出土的银缕玉衣,也说明墓主在当时是跻身于统治阶级上层的人物。
    曹操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对他一生所走的道路,对他执政后所采取的方针政策产生了复杂而微妙的影响。祖父是个大宦官,为此父亲沾了光,他也沾了光,不然他是不大可能顺利踏上仕途,在二十岁时即出任京城洛阳北部尉的要职的。但宦官不过是供帝王役使的家奴,大都出身微贱,与名门世族不同,往往被人瞧不起,因此曹操也不免有些自卑之感。而曹腾虽为大宦官,却又与那些一味专横跋扈、逞暴肆虐、与名士势不两立的宦官有所不同,大约他也看不惯有些宦官的胡作非为,因而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倾心推引、交接一些名士,这对曹操后来对豪强、对宦官、对名士所采取的立场和态度,无疑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少年行止
一  “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二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第二章  仕途初试
一  “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二  议郎任上
三  一个敢作敢为的济南相
四  以曲求伸的策略

第三章  讨伐董卓
一  “何必纷纷召外将乎?”
二  首举义兵
三  汴水失利
四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第四章  争夺兖州
一  收编青州军
二  东征陶谦
三  回击吕布
四  平定充州

第五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一  迫使长安
二  洛阳朝见
三  迎献帝都韵
四  “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续之?”

第六章  “修耕植以蓄军资”
一  许下屯田
二  “克定天下”之业

第七章  南征张绣
一  清水之难
二  奇兵破敌
三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第八章  荡平徐难
一  离间之计
二  进围下孤
三  擒杀吕机
四  败亡袁术
五  击走刘备

第九章  官渡之战
一  强敌压境
二  调兵遣将
三  首战告捷
四  两军对峙
五  鸟巢烧粮
六  全线出击
七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第十章  克平四州
一  攻占黎阳
二  挥师北还
三  捣平邺城
四  收定河北
五  西征高干
六  还定东土

第十一章  远征乌桓
一  不除此患,将为后忧
二  潜师出塞
三  “东临石有遗篇”

第十二章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一  抑制兼并
二  整齐风俗
三  以法治军

第十三章  兵败赤壁
一  “破浮华交会之徒”
二  袭占荆州
三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四  火烧乌林
五  退保襄樊

第十四章  坚守淮南
一  巩固淮南防线
二  激战濡须口
三  一次劳而无功的行动
四  “贼至乃发”

第十五章  平定关陇
一  师出有名
二  巧渡河渭
三  渭南大捷
四  陇上破马超
五  捣平“国中之国”

第十六章  争夺汉中
一  一块必争之地.
二  进取汉中
三  “既得陇,复望蜀邪?”
四  定军山失利
五  “鸡肋”

第十七章  激战战襄樊
一  水淹七军
二  遣使联吴
三  大败关羽

第十八章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  “吾任天下之智力”
二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三  “何以省东曹?”
四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十九章  立嗣
一  “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二  一场或明或暗的激烈争斗
三  “密访群司”
四  《立太子令》

第二十章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一  通向帝王之路
二  与刘氏王室势力的较量
三  苟或、崔琰之死
四  力平武装叛乱
五  “吾为周文王矣”

第二十一章  大星陨落
一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  《遗令》
三  病逝洛阳

第二十二章  身后褒贬
一  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二  “至少是一个英雄”
三  不朽的业绩
附录  生平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