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23689
  • 作      者:
    杨林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林,1957年生于北京,非职业历史研究者,现供职于某国有金融机构总部,中国明史学会会员。常怀春秋之梦,喜读焦园之书。在大陆出版《中国古代官场病》、《马上天子》、《明宫十六帝传奇》(合著)、《落笔无声》等,在台湾出版《永乐皇帝》、《历史的困惑》(合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主要是书写明永乐皇帝朱棣跌荡起伏的一生,《篡明:朱棣和他的大明皇朝》中写了他的卓具才能,也阐述了他的残暴凶狠,他既是圣主,又是屠夫。在朱棣的身上,既有人性中的凶狠和坚韧,同时也折射着一个时代的明暗和流变,书写着十四、十五世纪之交诡谲多变的历史风云。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古代通过宫廷政变夺取帝位的人屡见不鲜,而藩王从地方起兵夺得帝位的却只有永乐皇帝朱棣一人。我常说明朝永乐皇帝的凶残,远在张献忠之上。
    ——鲁 迅《且介亭杂文》
    成祖以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对外,凡五征漠北,皆亲历行阵,假使建文承袭祖业,必不能有此。此明一代之侈言国威者无不归功于永乐之世也。
    ——孟 森《明史讲义》
    明朝的国威,虽以成祖时为最盛;而一切失当的措置,也起于成祖时;到后来就?受其累。
    ——吕思勉《中国史》
    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其一为用刑残酷,其二为宦官的专权,而两事亦互相依倚。
    ——吕思勉《中国政治史》
    “瓜蔓抄”和妻女发配,不起于朱棣,而起于朱元璋,但在朱棣手中建立成为一种血腥制度。
    ——柏 杨《中国人史纲》
    朱棣之作为已超过他可以支付的能力,他的帝国接受了极度的负担,已近乎破裂点,他的继承人必须全面地紧缩,才能避免朝代之沦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永乐帝留给明代后来的君主们一项复杂的遗产。他们继承了一个对远方诸国负有义务的帝国、一条沿着北方边境的漫长的防线、一个具有许多非常规形式的复杂的文官官僚机构和军事组织、一个需要大规模的漕运体制以供它生存的宏伟的北京。
    ——《剑桥中国明代史》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建藩北国
    太祖开基名七子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是被明永乐朝的史臣们精心粉饰的一个年头。
    这一年,朱棣出生在应天的吴王府中。
    其时,以红巾军起家的吴王朱元璋和江州的汉王陈友谅、平江的诚王张士诚并称“长江三蛟”,正在长江沿岸攻城略地,你争我夺,三方之间互有胜负。对于志在荡平群雄、统一天下的朱元璋来说,他正面临着“鱼龙变化”的重要抉择。
    烟花三月,被称作“四先生”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同时来到应天,受到朱元璋的隆重礼遇。年长朱元璋十七岁的刘基在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北宋抗金名将刘光世的后人,熟读兵书,博闻强记,被人比作楚汉相争时的张良和三国时的诸葛亮。朱元璋在席间问他:“先生能作诗吗?”刘基回答:“儒者小技,何谓不能?”朱元璋便指着眼前的筷子说道:“就以此为题。”刘基略加思索,吟道:“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知道是用了舜妃娥皇、女英洒泪成斑竹的典故,轻轻摇头笑道:“秀才气味。”刘基不慌不忙,又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这后两句很自然地转到张良借箸代筹、辅汉灭秦上,既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又搔着了对方的痒处。朱元璋不禁大喜,虚席垂问平定天下之计。
    刘基力陈时务十八策,并为朱元璋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明公因天下之乱,崛起草莽间,尺土一民无所凭借,名号甚光明,行事甚顺应,此王师也。我有两敌,陈友谅居西,张士诚居东。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而士诚仅有边海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阳,首鼠窜伏,阴欲背元,阳则附之,此守虏耳,无能为也。友谅劫君而胁其下,下皆乖怨;性剽悍轻死,不难以其国尝人之锋,然实数战民疲。下乖则不欢,民疲则不附。故友谅易取也。夫攫兽先猛,擒贼先强,今日之计莫若先伐友谅。友谅地广大,得友谅,天下之形成矣。”刘基这段议论很像是诸葛亮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他对时局的把握如此准确,分析如此透彻,使朱元璋一下子看清了战略方向。眼前虽然风紧浪涌、滩险流急,但一旦跨过山重水复,便是柳暗花明了。于是,朱元璋决定,在西线与陈友谅一决雌雄。
展开
目录
题  记 
第一章  建藩北国
太祖开基名七子 
受封燕王 
“昭鉴”与“祖训” 
迎娶女诸生 
元宫易主 
“一朝风云会,君臣自心腹” 
首征北? 
诸子代功臣 

第二章  帝室叔侄
带刺的“棘杖” 
窥伺皇位的叔父们 
诗联之谶 
微臣的预言 
“秀才朝廷” 
削夺五藩 
御前争论 

第三章  靖难举兵
“逐燕燕高飞” 
朱棣佯狂 
兵变端礼门 
“奉天靖难” 
雄关铁马斗怀来 
迎战耿炳文 
庸帅北伐 
北平攻守战 
喋血白沟河 

第四章  移天徙日
折兵济南府 
东昌大决斗 
箭集如猬的燕王旗 
叔侄拉锯战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进逼南京 
天堑难成险 
金川门之变 

第五章  血祭壬午
“俯循舆情”的登基
血腥“除奸” 
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瓜蔓抄” 
文武之别 
逊国故事 
神秘的建文遗臣 
难释疑踪 
野蛮的“革除” 

第六章  皇权密网
“天子耳目风纪” 
告讦与密察 
搏击臣民的锦衣卫 
宦官刺事 
东厂:特务中枢 
二王遭废 
诸藩的悲哀 
铁幕下的问号 

第七章  煌煌文治
开科·祭孔 
刊行《圣学心法》 
道衍:归儒不尽而为墨不终 
三千文士修大典 
“取诸亡国,举于仇怨” 
内阁七学士 
装点盛世的台阁体 

第八章  漠野烽尘
“月犯氏宿”之象
半百之年跨征鞍 
二度北征 
迁都:天子守边 
劳而无功?第三次北征 
四出漠北尽成空 
怀柔西南 

第九章 盛世邦交
奇特的“开关” 
“天地之大,无不覆载” 
泛海而来的国王们 
镇国之山封扶桑 
三保太监下西洋 
通好西域 
问罪交阯 

第十章 生前身后事
“天下虽安,不可忘危” 
佛道兼用 
立储之争 
如履薄冰的皇太子 
枭雄多病身 
刑杀大祸起后宫 
未竟的远征 
长陵石门掩永乐 
千秋功过 
参考书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