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084641
  • 作      者:
    许嘉璐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许嘉璐编著的《中国古代衣食住行》这并不是一本对古代典章制度进行考证的著作;虽然其中时而也有些异于成说的一得之见,但主要的还是从古代诗文中把常见的事实加以概括,并力求通俗地介绍给读者。 <br>    在长期从事古代汉语和训诂学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阅读古书的障碍并不完全是由于古今语言的隔膜。有时,古书中的句法、词儿都懂得了,但对原文的理解却还隔着一层。
展开
作者简介
    许嘉璐,1937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南京人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br>    195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训诂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中文信息处理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主持《文白对照十三经》《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译》等大型文化工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大课题“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目前正主持国家863项目“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编辑“大家小书”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br>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br>    本册《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为该丛书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正因为冠是贵族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他们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成了达官贵人的代称。李白《古风》二十四:“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盖:车盖。)鲍照《代放歌行》:“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如果与“童子”等表示年龄的词语对称,“冠”的意思便偏重于指成人(当然也不是庶民)。《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沂:水名,在今山东省。风:吹风、乘凉。舞雩:祭神求雨的坛。雩:yu,鱼。)《曲礼上》又说:“人生十年日幼,学;二十日弱,冠。”意思是从十岁到不满二十是幼年,任务是学习;二十至二十九岁是弱年,进入这个阶段时要行冠礼。后代即以“弱冠”连称表示年岁。王勃《滕王阁序》:“等终军之弱冠。”按,《汉书·终军传》载,终军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谒者给事中,几年后,“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王勃所说的“弱冠”就是指二十多岁。同时,因为戴冠就要束发,所以古人又用“结发”、“束发”表示二十岁。如《史记·主父偃列传》:“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陈子昂《感遇》三十四:“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br>    古人不戴冠的只有四种人:小孩、罪犯、异族人和平民。<br>    先说小孩。“二十而冠”,二十岁以前则垂发,称为髫(tiao,条)。《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李贤注:“髫发,谓童子垂发也。”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老人长出黄色的头发,是有寿之征。)古人是不剪发的,小孩的头发长了,就紧靠着发根扎在一起,类似后代的“凤尾头”散披于后,这就叫做总发。如果不是把头发扎成一束,而是扎成左右两束,类似后代的抓髻儿,就叫总角,因为它像兽的两只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即以总角指年幼之时。<br>    再说罪犯。古代有一种刑罚叫髡(kun,昆),即剃去头发。当时的奴隶多为受了刑罚的罪人,既已剃发,自然不用头衣。未受过髡刑的奴隶通常是青布束头,所以“苍头”也是奴隶。《汉书·鲍宣传》:“苍头庐儿,皆用致富。”颜师古引孟康日:“汉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于良人也。”上古军队也多由奴隶组成,同样以青布裹头,所以有苍头军之称。《战国策·魏策》:“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br>    留全发、戴冠(平民戴巾),是当时中原地区的装束,至于远离中原、文化落后的地区,则以披发为常。《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即以“被发左衽”表示被“夷狄”统治同化。<br>    关于平民的头衣,下文另有专节叙述。<br>    ……
展开
目录
写在前面<br>第一编 服装和佩饰<br>(一)头衣<br>1.冠<br>2.冠的形制和部件<br>3.冕、弁<br>4.胄<br>5.头衣的质料<br>6.平民百姓的头衣<br>7.妇女的头饰<br>(二)体衣<br>1.衣与裳<br>2.寒衣<br>3.上衣的形制和部件<br>4.胫衣<br>5.制衣的质料<br>(三)足衣<br>1.鞋<br>2.袜<br>附:寝衣<br>(四)佩饰<br>1.玉<br>2.其他<br>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br>(一)主食<br>(二)肉食<br>(三)烹调<br>(四)酒<br>(五)食器和饮食习惯<br>第三编 宫室和起居<br>(一)宫室<br>1.穴居与版筑<br>2.城市布局<br>3.庭院<br>4.堂室<br>5.其他建筑<br>6.室内<br>(二)陈设和起居<br>1.室内陈设<br>2.起居习惯<br>(三)观阙园林<br>第四编 车马与交通<br>(一)车与马<br>(二)车的部件和马饰<br>1.车的部件<br>2.车的附件<br>3.马饰<br>(三)乘车的礼俗<br>1.立乘与驭马<br>2.乘车位次<br>3.超乘<br>(四)车的种类<br>1.牛车、羊车<br>2.栈车、辎车、安车、温车、传车、辇<br>(五)兵车<br>(六)步行<br>(七)道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