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假风光甚至能让希特勒“更坚决地实施恐怖”。因此,在希特勒传记里爱娃·布劳恩始终只是个配角。研究她的生活经历的少数作品就算没受意识形态影响。也主要是介绍被信以为真的她的可悲的“女人命运”,放弃了作为希特勒的女友对她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的适应。<br> 作为历史角色的爱娃·布劳恩不受重视,这从文学作品里占据上风的希特勒形象也可以得到解释。因为对希特勒这个人的描写至今都有争议。他的一些传记作者甚至声称他是个“非人”。20世纪70年代初,约阿希姆·费斯特虽然认可他存在一种貌似确凿的权力欲望和一种“独特的伟大”。另一方面又指责他作为个体的苍白,他的塑像般的特征和夸张的表现,说他“没有能力过日常生活”。几十年后,伊恩·克肖也认为。希特勒的“全部本质”体现在他的领袖角色里。而他缺少一种“个人的”、“较深层的”存在,这位暴君“极不寻常地”具有“魅力独特的权力”,他的私生活仅由一系列。空洞仪式。组成。时隔60年后,即使坚信历史学家们如今已经“仔细测定了”纳粹帝国的“深渊”,他们看到的仍然只是“魔鬼嘴脸”。<br> 可是,这一诠释到头来是否存在被希特勒的自我表现所左右,将他的个人解释为次要的,从而剥夺了他做人的资格的危险呢?这样一来他是不是摆脱了我们的自我批判式理解呢?最后,他的人民教育和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不停地散布,说“元首”为德意志民族牺牲了私人生活和个人幸福。他。像大海中的一块礁石。超脱于日常生活的所有烦恼和缺憾“。。如今回顾时还在设计出这样一个艺术角色。这妨碍后代正确面对自己的历史,理解纳粹专制的本质吗?<br> 这里绝不是要为描写历史时过分强调个性辩护,也不是想对一个独裁者的私人一面表示“理解”,这个独裁者是魔鬼的化身。他已成为一个可疑的偶象。至今尚未有哪位作者对爱娃·布劳恩做过严肃的历史资料考证研究,这种研究将提供从新的角度认识希特勒的机会。也将有助于去魔鬼化。<br> 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女人到底是谁,通过她可以对“滔天大罪”获得哪种视角。毕竟爱娃·布劳思同阿道夫·希特勒维持了一段长达16年的关系。最后以一起自尽告终。另外,虽然这段关系在德国社会很大程度上被隐瞒了。这也是希特勒少有的同女人的亲密联系。从外表上看,爱娃·布劳恩年轻、金发、爱好体育、妩媚、好享受。而私人照片上的希特勒有点老气、死板,长着“心理变态病人的脸”(约阿希姆·费斯特),两人根本不般配。据说,爱娃·布劳恩喜欢时装、电影和爵士曲。爱阅读1933年后在德国被禁的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爱好旅游。过度从事体育活动。”这样,她的生活几乎不符合小资产阶级的、纳粹思想宣传的德国妇女的榜样。<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