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地理研究丛书: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第二,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现有研究或采用“区域间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区域间高等教育竞争力”,或采用“区域间高等教育投入”及“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等,来进行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总体上偏重考察高等教育区域间的均衡状态而非协调状态,因理论内涵理解的不明确而再次陷入协调评价上的“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混淆。不仅如此,现有研究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度的考察上,大多基于简单的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展开,总体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协调度测度方法支撑。但是,现有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选用的指标和指标测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地理研究丛书: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提供高等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选择的参照,尤其是现行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度测度方法的相对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教育地理研究丛书: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离差系数最小协调度模型”运用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多就“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角度来进行分析。事实上,高等教育作为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并列的一个社会子系统,其不断与这些系统进行着存量资源、增量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因而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必然的,但究竟这些因素如何使高等教育的存量资源得到配置/使增量资源发生改变,进而加速或抑制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此外,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各有什么样的作用力和作用方式?这些因素的作用力和作用方式能否在外力的作用下予以改变?现有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在深入性、具体性和价值把握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但客观而言,现有研究也极大地为我们认清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可变资源要素”“非可变资源要素”等提供了借鉴和参照。
第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现有研究提出了诸多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建议和模式,但多属就事论事的经验式论断,总体上缺乏合理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指导。部分研究借鉴了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来指导高等教育区域调整,但总体上仍停留在理念的角度,尚缺乏具体操作策略的分析和提炼,尤其是对于增长极的选取、梯度的计算等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在现实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实践中,我们仍不知道应该改变哪些高等教育要素,在哪些区域改变高等教育资源要素,如何改变高等教育资源要素,来促进高等教育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些内容还有待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当然,现有研究也间接反映出非均衡发展理论对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价值。
总体来看,现有研究虽未能完全解决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但提出了诸多有益的理论借鉴和现实参照,使得《教育地理研究丛书: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在内涵理解上更易于接近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在现实评价上能够拓宽视野找寻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在路径选择上更为清晰地找到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的作用对象和作用点。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高等教育资源优化再配置的过程,任何回避资源配置本质的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都不能完全直指问题的解决,以存量资源的再度调整和增量资源的优化配置整体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理应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以此为基础,高等教育资源内涵的界定及资源水平评价、高等教育区域协调的测度、因素分析及模式选择,都是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需要直面并加以系统解决的问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