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本书的逻辑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财政分权理论及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二、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三、财政分权理论研究新进展
第二节 国外财政分权理论研究综述
一、关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二、关于制约和影响财政分权因素的研究
三、关于财政分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四、关于财政分权程度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财政分权理论研究综述
一、关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二、关于制约和影响分权因素的研究
三、关于财政分权对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
四、关于财政分权程度的研究
五、关于财政分权与市场化改革之间次序问题的研究
六、关于省以下财政分权研究
第四节 综合评述
第三章 财政分权改革的学理基础和实践依据
第一节 财政分权改革的学理基础
一、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财政分权
二、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财政制度变迁
三、从宪政经济学角度分析财政分权
四、从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财政分权
第二节 财政分权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适度财政分权的标准和原则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适度财政分权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财政分权改革与各级政府行为偏好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政府理性陷阱”
二、委托一代理理论
三、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博弈分析
第四章 财政分权改革实践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世界各国财政分权模式
一、按照分权程度标准划分财政分权模式
二、按照财权与事权的对应程度标准划分财政分权模式
三、按照民主化程度标准划分财政分权模式
第二节 联邦制公民国家财政分权实践——以美国为例
一、基本概况
二、政府级次和管理结构
三、各级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
四、政府间财权与收入范围划分
五、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
六、政府间平衡机制
七、小结
第三节 联邦制民族国家财政分权实践——以德国为例
一、基本情况
二、政府级次和管理结构
三、各级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
四、政府间财权与收入范围划分
五、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
六、政府间平衡机制
七、小结
第四节 单一制国家财政分权实践——以法国为例
一、基本概况
二、政府级次和管理结构
三、各级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
四、政府间财权与收入范围划分
五、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
六、小结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实践——以印度为例
一、基本概况
二、政府级次和管理结构
三、各级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
四、政府间财权与收入范围划分
五、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范围划分
六、政府间平衡机制
七、小结
第五节 启示与借鉴
一、财政体制法制化程度高
二、地方自治与中央主导相结合
三、下放财权同时加强财政监督
四、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分权水平
五、双向转移支付体系缩小差距
六、政府职能与角色定位准确
第五章 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历程及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分权阶段(1980~1993年)
二、分税管理适度收权阶段(1994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在失衡的制度环境中推进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在不对称中进行
三、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隐含政治和经济风险
第三节 中国财政分权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财政分权与土地财政问题
二、财政分权与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问题
三、地方债与地方治理问题
四、“营改增”背景下地方税源问题
第六章 中国地方财政分权改革实践分析:以云南省和浙江省为例
第一节 云南省财政分权改革实践研究
一、云南省财政分权改革历程
二、云南省财政分权改革效应分析
三、云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效应评价
第二节 浙江省财政分权改革实践研究
一、浙江省财政分权改革历程
二、浙江省“省直管县”财政分权改革效应分析
三、浙江省财政“省直管县”的具体措施及特点
四、浙江模式的经验与不足
第三节 深化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建议
第七章 财政分权改革效应评价与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财政分权改革效应评价与财政绩效评价
一、财政分权改革效应评价与财政绩效评价的区别
二、财政分权与绩效管理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财政分权改革效应评价与指标体系构建
一、财政分权度的衡量指标
二、财政分权改革效应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财政分权改革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四、中国财政分权改革效应评价
第八章 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财政分权改革属于“帕累托改进”
二、国家应制定有利于政府、市场与社会和谐财政分权改革原则
三、国家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下的财政分权改革评价体系
四、“省直管县”财政分权改革应全面推广
五、财政分权改革目标和模式应加快转型
第二节 建议
一、加快财政体制法治化建设
二、强化财政监督约束机制
三、强化转移支付平衡与激励作用
四、协同推进财政分权配套体制改革
五、建立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