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核心人体词共时与历时比较研究》:
(二)历时演变
“面”甲骨文中就已存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从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盖面部五官中最引人注意者莫过于目,故面字从之也。篆文从百,则从口无义可说,乃从目之讹。”《礼记》:“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这一义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但在普通话中多用于书面语体和一些成语中,口头语体一般不用。据《汉语方言地图集》(058图):今天,“面”存在于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湖南南部(长沙除外)、江西、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等地区,这些地区确实包括吴语、徽语、湘语(部分方言)、闽语、赣语、客家方言、粤语、平话等南方方言区。
“脸”字出现得较晚,《说文》没有“脸”字。据解海江等,“脸”的产生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最初即指现代汉语中所说的“脸颊”。《集韵·琰韵》:“脸,颊也。”如南朝梁简文帝《妾薄命》诗:“玉貌歇红脸,长噸串翠眉。”宋文天祥《珊瑚吟》诗:“毛羽黑如漆,两脸凝橘脂。”可见古代“面”与“脸”分得很清楚,而且“脸”仅限于妇女。约从唐代开始,“脸”指称义从“颊”扩展到“整个面部”,而且适用对象也从妇女扩大到男人。如唐李孝伦《敬善寺石像铭》:“临豪月满,映脸莲开香烟起雾,梵响惊埃。”《敦煌变文集·搜神记》:“昔孔子游行,见一老人在路,吟歌而行,孔子问曰:‘验(脸)有饥色,有何乐哉?’老人答曰:‘吾众事已毕,何不乐乎?’”此后,“脸”指“颊”和“面部”两义位并存。《水浒传》第六十二回:“仰着脸四下里看,不见动静。”这里的“脸”指“整个面部”。明至清中叶是“脸”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与“脸”展开强烈竞争,大概在清中叶“脸”对“面”的替换已基本完成,“脸”成为语义场主导词。现代汉语中“脸”指称“颊”的意义基本上已经消失了。今天,在汉语方言中,以吴方言为界,几乎是存在着北“脸”、南“面”的局面,“脸”的说法见于北京话及官话方言和晋语,以及吴语的杭州话、湘语的长沙话、赣语的南昌话共21地方言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