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
二、旅游演艺发展的挑战
(一)游客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伴随着游客普遍从“观光”到“体验”需求的转变,未来游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将显著增强,个性、新颖、有趣的旅游产品将备受游客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各类旅游休闲产品比较丰富,如一些漂流、滑雪、蹦极、高尔夫、温泉、采摘、影视特效体验、角色扮演等项目都很吸引游客,以影视传媒、综艺节目、互联网娱乐为代表的娱乐形态正在为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提供更多选择,这些项目在满足游客对娱乐性、体验性和知识性追求的同时,也引致旅游演艺目标客户群的分流。面对日益多样化的游客消费需求,旅游演艺不能仍停留在“观光”的层面,需要融入更多的互动体验的内容,照顾到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这就需要在演出内容、表演形式、运作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接受来自目标客户群的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挑战。
(二)旅游演艺市场竞争加剧
近10年来,旅游演艺在国内迅速涌起,如今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众多社会资本纷纷涌人旅游演艺业当中,其中还不乏资金实力雄厚的其他行业巨头。行业参与者数量的增加,使得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许多旅游目的地日益重视通过打造精彩的旅游演艺项目来增加吸引力,于是在国内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旅游演艺项目,在一些区域还出现了大型旅游演艺项目过于集中的现象,使得部分区域旅游演艺市场的竞争明显加剧。在国内旅游演艺市场上率先崛起的一批旅游演艺项目,引发了许多后来者跟风式的效仿,于是不免出现盲目上项目、内容趋同、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这些跟风而来的行业新进入者为旅游演艺市场增添了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激烈的竞争局面。
2014年,万达集团试水旅游业的首个驻场演出项目《海棠·秀》正式停演,这引发了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与反思。据媒体调查报道,海南的旅游驻场演出中有5家亏损、2家停休业,而真正盈利的只有4家。云南旅游演艺市场也不容乐观,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主要的几场演出客源都同比下降,甚至还有的出现无奈赠票的现象。动辄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尚且如此,一些小规模的旅游演出也处境堪忧,如北京市场上的一些旅游杂技演出,在票房方面收入甚微。部分旅游演艺项目的步履维艰,加剧了旅游演艺业的危机意识。正如印象大红袍公司总经理郑彬所忧虑的那样:如果不去寻找新的盈利点、持久的盈利模式和延伸产业,不超过5年就会沦为平庸,可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这种忧虑并非是个别现象,在目前的旅游演艺市场上普遍弥漫着这样的危机意识。
(三)旅游演艺的融资难度加大
近年来旅游演艺市场上的大型项目频出,这需要高额的投资作为支撑,而高额投资背后的融资难问题也就更加凸显。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已完成“新三板”挂牌,这引发了新一轮金融资本对演出市场的关注。然而关注者的焦点是,目前成功的融资案例并不多,演出与资本融合的难度较大。正如相关分析所提示的那样:“演出行业潜规则多,缺乏规范运作体系,财务制度不健全,票房收入不透明,项目成本控制、风险控制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使金融资本对演出企业的投入裹足不前”;“演出企业多为中小型的项目型公司,大都以眼前的单个项目盈利为经营目标,还未形成能够持续性发展的长效盈利模式”。
此外,旅游演艺业缺乏优秀的创作、表演、管理和运营人才,存在经济周期影响的风险因素,这些都构成对旅游演艺发展的挑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