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国处于白银时代,实行的是银两与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迄今为止,对于清代的价值尺度变化,仍然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尤其是缺乏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和世界金银价格变革的综合研究,不能不影响关于清代货币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本书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一是重建有关银钱比价波动的事实,划分银钱比价波动的阶段,说明银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以及影响的范围;二是详细说明当时朝野人士围绕着各个时段银钱比价的变化展开的讨论和采取的措施,分析其利弊得失;三是借用物价、粮价和金属系统价格资料,关注制钱质量和重量的变化,分析银钱比价变化数据,构建系统的价值资料体系;四是介绍后人研究成果,说明各种看法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事实,展开充分的学术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作者在搜集银钱比价数据方面,在搜集黄金、白银、紫铜、白铅、黑铅和点锡价格方面,在整理粮价资料方面,下了将近30年功夫。不仅系统地查阅了原始档案资料,而且广泛阅读了清代各种论著和笔记,并且根据这些可靠的物价资料,进行大量推算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