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63315
  • 作      者:
    陈飞龙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飞龙,男,1956年8月出生于浙江舟山,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经济系,经济学硕士。现任宁波市政府海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波市政府产业集聚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宁波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宁波市发改委副巡视员。曾长期在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办公厅和市发改委从事综合经济、区域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发展规划编制和实际工作协调。组织和参与编制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十二个五年规划、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利用规划和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一大批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展开
内容介绍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圈研究》一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界定港口经济圈的内涵,同时借鉴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港口经济圈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波港口经济圈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宁波港口经济圈既是空间意义上的综合体,也是经济、社会、文化等意义上的综合体;是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依托,临港制造业和港航服务业为支撑,经贸投资与文化交流为纽带的相互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是港口经济在空间上的表现形态。第二章着眼于全球视野,分析了世界各国港口经济圈发展的四种不同模式,即港航服务型的港口经济圈、腹地经济型的港口经济圈、全要素型的港口经济圈和国际中转型的港口经济圈,总结不同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和主要特点,为宁波打造港口经济圈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三章分析港口经济圈的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提出宁波港口经济圈是涵盖核心层、辐射层和影响层的三层圈层结构,并对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圈层拓展的历程、动力、产业构成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对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核心层、辐射层和影响层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核心层的重点是提升港口功能,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辐射层的重点是通过完善交通集疏运网络体系,推进港航物流业发展,促进港口经济圈腹地生成,拓展港口的辐射半径;影响层的重点是以港口为战略支点,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第七章提出了宁波港口经济圈2030年的发展前景。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港口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港口经济圈的内涵与特征
一、港口经济圈的内涵
二、港口经济圈的特征
三、与都市经济圈的关系
四、宁波港口经济圈
第二节 港口经济圈的发展历程
一、港口经济圈的萌芽——古代易货贸易
二、港口经济圈的形成——近代远洋贸易
三、港口经济圈的发展——临港工业时代
四、港口经济圈的成熟——贸易全球化
第三节 宁波港口经济圈发展历程
一、区域性内河港
二、河口港
三、海港
四、集装箱支线港
五、国际干线港
第四节 港口经济圈的形成条件
一、优越的区位条件
二、国际级的深水大港
三、发达的交通网络
四、完善的城市功能
五、开放的市场环境
六、政府的财税优惠和政策扶持

第二章 港口经济圈发展模式与启示
第一节 港口经济圈发展模式
一、港航服务型的港口经济圈
二、腹地经济型的港口经济圈
三、全要素型的港口经济圈
四、国际中转型的港口经济圈
第二节 港口经济圈发展启示
一、宁波有基础、有条件构筑港口经济圈
二、构筑腹地型港口经济圈是宁波的选择
三、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宁波的方向

第三章 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圈层结构
第一节 圈层结构划分的依据
一、港口的基础条件
二、港口产业的发展程度
三、集疏运系统的通达性
四、城市功能的依托程度
第二节 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圈层结构
一、核心层
二、辐射层
三、影响层
第三节 宁波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的空间拓展
一、宁波港口经济圈空间拓展历程
二、宁波港口经济圈空间拓展动力分析
第四节 宁波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的产业构成
一、当前产业发展趋势
二、宁波港口产业发展方向
……

第四章 港口经济圈核心层转型与提升
第五章 港口经济圈辐射层的腹地生成与拓展
第六章 港口经济圈影响层的开放与合作
第七章 港口经济圈的2030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