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不去的梦魇:商业银行之不良贷款》:
周小川(1999)在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现存不良资产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时指出,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有赖于银行业内不良贷款的有效处置。他在专著《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介绍了欧美、拉美、东南亚及东欧国家转轨时期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经验。杨华、徐荣梅(2002)的研究认为,中介机构、金融资产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中介机构可以凭借其信息优势、专业技术以及其独立性来降低不良贷款中的信息不确定性,从而在不良资产的处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徐德超、杨志东、何毅(2002)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完善商业银行法人结构、建立良债权交易市场以及转变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职能等市场机制的完善措施,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途径。
在有关不良贷款处置的文献中,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分析不良贷款各种处置方式的优劣。王国松(2004)比较了欧美和亚洲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置模式,通过分析设置目标与营运期限及转移资产的规模、结构、收购价格、转移准则等因素,总结了欧美与亚洲资产管理公司各自的特点,并提出可以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借鉴的方面。王国松认为,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所采用的最主要措施,齐殿伟、薰晓平、谭佰秋(2002)的研究却指出,虽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相当多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而这些缺点无疑会影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效果。顾金宏(2005)的研究将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进行了归纳,并将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分类为“剥离”模式、证券化模式、交易中心模式以及自我消化和政府财政注资等模式。吴德礼(2001)着重探讨了不良资产管理模式中的自我消化方法,认为加强不良资产的监控机制建设是不良资产自我化解的重要因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