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金融前沿问题研究:1990-2014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79124
  • 作      者:
    罗剑朝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罗剑朝,男,1964年1月出生,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农业经济管理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委员,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党委书记。
  兼任中共陕西省委讲师团特聘专家教授、陕西省首批农业专家服务团成员、陕西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金融学会理事。荣获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陕西省青年突击手等荣誉称号。2002年1月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1年6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12月领衔的“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供求均衡与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研究”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2011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12年12月领衔的“农村金融教学团队”荣获陕西省省级教学团队。
展开
内容介绍
  《农村金融创新团队系列丛书:中国农村金融前沿问题研究(1990-2014)》汇集了1990-2014年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35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是从过去25年间我发表的近300余篇论文中精心筛选并按照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农地金融制度、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农村金融学科建设6个板块布局谋篇而成,各板块按照逻辑关系、论文主题进行编排,体现了内容的相近性和相关性,《农村金融创新团队系列丛书:中国农村金融前沿问题研究(1990-2014)》可自成一体,基本上可以反映当时农村金融前沿热点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农村金融创新团队系列丛书:中国农村金融前沿问题研究(1990-2014)》:
  11.3.4.1进行效益评估,有利于提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益
  我国人口众多,政府财力有限,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多。事实上,近几年来,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在绝对量上逐年增大,每年都保持了一定的增幅,但其相对规模却不断下降。1991-2003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由347.57亿元增加到l754.45亿元,增长3倍多,但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0.26%下降到7.12%,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由此可以看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不能依靠财政投资数量的增加,而应着重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有限的财政资金能创造出最大的综合效益。而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有效的考核办法,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因此对财政资金使用和获得的效益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和监督,导致财政对农业投资整体效益不高。长期以来财政支农偏重于产品数量的增加,忽略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综合效益的增长,走的是一条低质、低效的数量扩张型路子,财政各种补贴负担沉重,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无为浪费。同时,农民增产不增收,生态环境恶劣,农村社会福利差等问题的产生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遏制了农村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建立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使财政对农业投资能够贯彻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稳步提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
  11.3.4.2进行效益评估,有利于优化财政对农业投资结构,促进农村经
  济全面协调发展
  财政对农业投资应主要集中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研与农村教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从效益评估的角度看,在这些方面投资能产生巨大的、长久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应该重点投资的方面,而我国财政恰恰在这些方面的支出明显不足。统计资料显示,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研的支出只占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很小比重,有的年份国家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拨款甚至为负增长。如1979-1982年财政用于农业科研的支出连年减少,由1.52亿元减到1.13亿元,减幅达25.660/0;1985年较1984年,1987年较1986年又分别减少了0.23亿元和0.42亿元,减幅分别达10.55%和15.56010;1991-1995年是零增长。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和科研推广等方面投入的“缺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和其他生产条件的优化,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越来越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加大;农业技术研究力量不足,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慢等一系列影响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致使财政对农业投资难以有效发挥效益。通过建立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可以对事后效益进行有效的评估考核,达到规范和约束财政投资主体事前投资行为的目的,从而使财政对农业投资能够以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结构布局,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11.3.4.3进行效益评估,有利于提高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管理水平,完善
  财政对农业投资体系
  由于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统一考核评估,导致目前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管理普遍滞后。鉴于部门职能的划分和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国家用于农业的资金在来源渠道上日益多样化,从而使财政对农业投资呈现出纵横交错的投入与宽严不一的投向相结合的状态,面对这一复杂情况,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管理并未做出及时的调整,仍沿用具有分部门管理特征的分散化管理模式,致使有限的资金或者形成重复投放或者形成非系统性投放,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建立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可以对财政对农业投资效益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估,从体制上对投资行为做出约束,避免投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随意性和具体操作中的弹性,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水平,逐步完善财政对农业投资体系,切实发挥财政对农业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
  ……
展开
目录
农业投资与农业发展篇
1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投资变动的国际趋势和经验
1.1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投资变动的历史轨迹
1.2 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投资变动的国际趋势和经验
2 中国农业投资供求变动的趋势
2.1 农业投资需求加速增长
2.2 农业投资供给回升乏力
3 农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及运用
3.1 经济调控手段
3.2 行政调控手段
3.3 法律调控手段
3.4 文化调控手段
3.5 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提高宏观调控效果
4 市场经济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
4.1 改变传统工业化战略,实施工农业协调发展新战略,使重农政策作为一项根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
4.2 增加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完善财政支持保护职能
4.3 改变无差别的利率政策,对农业贷款特别是经营规模较大的农户贷款实行利率优惠
4.4 完善粮食保护价格,在条件具备时使其向支持价格过渡
4.5 明晰土地产权制度,稳定农户,增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的合理预期
4.6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步伐
4.7 建设规范和完备的市场机制和农村市场体系
4.8 加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
4.9 优化农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5 试论农业投资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同
5.1 土地产权制度:明晰产权
5.2 农产品价格体系: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创造向农业投资的一般经济前提
5.3 财政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完善财政投资支持职能
5.4 农村金融政策:体现政策性投资功能,发挥金融对投资运行的调控作用
5.5 产业发展政策:变革传统工业化战略,实施工农业协调新战略
6 试论人口与耕地剪刀差及农村“人地工程对策”
6.1 问题的提出
6.2 人口与耕地剪刀差模式的内容及规范分析
6.3 剪刀差模式的实证材料
6.4 人口与耕地剪刀差的生态效应
6.5 对策选择——全面实施“农村人地工程”

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篇
农地金融制度篇
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篇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篇
农村金融学科建设篇
媒体报道篇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