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我的书架
0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全部
畅想之星
馆藏精品
浙江新华
超星
出版时间 :
搜索
土地资源学
¥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ISBN:
9787030448088
作 者:
陈常优,王喜编著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加入书架
畅销推荐
西湖风景名胜区山地景观特征及评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4
智慧水利应用实践城市水务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技术与应用综合指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4
园林艺术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
广场工程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修订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
现代城乡发展模式与案例/乡村产业空间发展丛书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24
环境色彩的学理研究及景观设计实践探索(修订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及景观(修订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4
发展与重塑新时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24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24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2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土地资源学》可作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农学?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展开
内容介绍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分类和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探讨其合理开发?利用?改造与保护方向及途径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在于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土地资源学》共分11章,在介绍土地与土地资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土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以及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概念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也是其他各种资源赖以存在的基础?在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中,人们往往是由浅到深?由片面到综合?目前对于土地的科学定义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学科角度对土地的定义也不一样?
从农学的角度看,土地是一种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基地?劳动场所和劳动对象,土地以自身理化性质参与农作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产品?
从生态学角度看,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土地又是整个地球更大系统的自然环境要素,土地是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物质交换转移得以实现的基础,是储存库和供应站?
从工程学角度看,土地可理解为建筑工程的场所?承重受压的基础?坝堤等工程的材料或物料,工程技术人员认识和区别土地的主要依据是它的组成和性质,特别是它的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
从地学角度看,早期的地学家们,往往将地球陆地部分由泥土和砂石堆成的固体场所称为土地,而水面?地上空气层以及附属于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和能力,均不列入土地范畴之内?随着近代地学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土地的认识?多数地学研究者认为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如皮克曼(Brinkman)和奥尔森(Olson)于1973年将土地的概念表述为:土地是地球表面的某一区域,它的性质包括这一区域之上和其下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活动的结果,它的性质对土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用有着重要影响(王秋兵,2007)?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在1972年召开了土地评价专家会议,在会议文件《土地与景观的概念及定义》中,土地的定义是:“土地包括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的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它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此后在1976年FAO发表的《土地评价纲要》则进一步指出:土地的定义是“地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包括该区域垂直向上和向下的生物圈的全部合理稳定的或可预测的周期性属性,包括大气?土壤和下伏地质?生物圈?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属性,以及过去和现在的人类活动的结果;考虑这些属性和结果的原则是,它们对于人类对土地目前和未来利用施加重要的影响”?FAO关于土地的定义已经渐渐为众多的专家学者所认可(刘黎明,2010)?
根据如上综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土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 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其中自然因素包括大气?生物?土壤?岩石?水?地貌等?但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改变土地组成要素的性质,从而影响土地的功能和用途?因此,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生产活动成果及其社会经济关系,这是土地不同于其他自然体的重要方面?
2. 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二者有明显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陆地是突出于海平面以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滩涂和岛屿?将土地限定在陆地范围,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和劳动习惯?
3. 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
由于土地组成要素是在地球表面一定地域范围的立体空间中分布的,因此,土地意味着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按这一剖面的密度差异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层,即以地球风化壳和地下水为主的地下层;以生物圈和地貌为主的地表层;以近地面气候为主的地上层?那些与土地特性无直接联系的地上层(如高空气候)和地下层(如深层岩石),并不包括在土地这一立体垂直剖面的范围内,只是土地这一综合体的环境条件?
4. 土地是一个历史综合体
土地具有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土地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具有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动力学特征,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时空复合体,某一时段的土地性质只是土地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的瞬间特定情况?
5. 土地不同于土壤
我国古书中有许多关于“土”字的记载,如古籍《说文解字》中,对“土”的解说为“土者,吐也,吐生万物”?《管子》中则说:“有土斯有财”?其中的“土”,有人解释为土壤,也有人解释为土地?Soil(土壤)这个英文词是经由古法语从拉丁文Solum一词衍生的,Solum的原义是指土地?可见,无论国内或国外,在土地与土壤之间确实存在似清非清的认识状况,很易混淆?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6. 土地与国土不是同一概念
一般情况下,国土系指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由此可见,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综上所述,土地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和人类过去与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是一个自然?经济?历史综合体?
二、土地资源的概念
在认识土地资源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先探究资源的内涵?《辞海》中将资源定义为:“资财的来源”?能带来资财的东西是相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人为干预过的和天然形成的,前者包括一切社会?经济?技术因素以及信息等,后者则包括土地?水等众多自然物?因此,可将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
在明晰土地和资源的内涵之后,土地资源的概念可定义为: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将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陆红生,2007)?
三、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就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而言,土地属于自然环境的范畴,是一个自然?经济?历史综合体;而土地资源属于经济范畴,只是可为人们利用的土地的一部分?同时,需要认识到,土地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虽如戈壁?荒漠等现在难以被人们利用,但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土地与土地资源的界线将会越来越模糊?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与功能
一、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
土地这一历史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认识土地的属性,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现从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方面,分别展开阐述?
(一)土地的自然属性
从土地的自然属性来看,它不同于机器?人力等其他生产资料,它是大自然历史的产物,充分体现了原始性,尤为表现在其生物生产能力和有用性等方面?
1. 土地数量的有限性
土地不能像其他物品一样从工厂里批量生产出来?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空间限制,土地的面积(或称土地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地球表面虽然局部地区因灾变过程(如火山?地震等引起的岛屿生成或消灭等)可以出现极小量的陆地面积变化,但海陆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其周期要以百万年计?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变化几乎是一个恒定的概念?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目前世界人口正在急剧增加,各种土地利用对有限的土地面积竞争异常激烈,需求的无限性和土地面积的有限性构成的矛盾,对土地资源产生极大压力?
2.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
土地是真正的不动产,分布在地球各个不同位置的土地,占有特定的地理空间?这一特性可以从其绝对位置(经纬度)?相对位置(距离)和所处环境及物质构成来认识?同时,各种土地形态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各种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在我国乃至世界性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必须深刻认识土地的地域特征,以便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土地的自然要素组成与综合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它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利用与改良要因地制宜?土地只能就地利用或开发,而不能被移至较有利的市场去加以利用?每块土地受制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条件或空间经济关系,便形成了土地的区位,土地开发利用要重视发挥最佳区位效益(梁学庆等,2006)?
3. 土地的动态性
土地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例如,土地随时间而产生的季节性变化,即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和死亡;土壤的冻结与融化,河水的季节性泛滥等?这些都影响着土地的固有性质和生产特征?土地的时间变化又与空间位置紧密联系,因为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土地,它的能量与物质的变化状况是不相同的?
4. 土地的生产性
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即可以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某种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这是土地的本质特征之一?土地生产力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即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土地,亦即光?热?水?气?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组合等不同的土地,适应于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繁殖;后者是施加人工影响而产生的,即人类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对土地限制因素的克服?改造能力和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即能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或者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提供多少,也主要取决于上述两方面的性质?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应,全部土地供给的食物更是占人类食物总量的98%?
5. 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
资源一般可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再生性资源主要指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正确管理和维护下可以不断更新和持续利用?非再生性资源如各种矿物和化石燃料,它们随着人类的不断使用会逐渐耗竭?
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资源具有可更新性?生长在土地上的生物,不断地生长和死亡,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及其他化学物质,不断地被植物消耗和补充,这种周而复始的更替,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土地的生产力可以自我恢复?土地对于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正是由于土地具有再生性,才使得人类不断繁衍?
但应当注意,土地的可再生性决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人类一旦破坏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出现水土流失?沼泽化?盐碱化?沙漠化等一系列的土地退化,使土地生产力下降,使用价值降低?这种退化达到一定程度,土地原有性质可能彻底破坏而不可逆转?恢复?在人类历史上,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例子很多,这些问题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很突出,其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由此可见,土地资源的再生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某一阈值时,土地的再生性就会丧失,土地资源即被破坏?我们必须珍视它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而具有再生性的特点,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把土地看作是社会的财富,它不仅属于国家,属于我们当代人,而且也属于子孙后代?任何人只具有合理利用?保护土地的义务,而没有任意破坏和污染它的权力?
(二)土地的经济属性
土地除了作为自然物以外,又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这一经济属性是在一定历史发展的阶段上,人类社会对自然物加以开发利用所赋予其的新属性?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是把它当做劳动对象,是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或用于种植,或用来建筑等,都有一定的物质内容,是经济的利用?所以土地具有与其他生产资料一样的经济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所谓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主要是指在某一地区?某种用途的土地供不应求,形成了稀缺的经济资源,造成供求上不同程度的矛盾?其原因在于,位置较优或土质较好的土地,利用方便?效益较高,从而拉大需求量,而可供使用的这些土地的面积又有限,因而表现出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例如大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地产?具有特殊景观的旅游地产,都存在着供应的稀缺问题?
2. 土地的可垄断性
土地供应的稀缺性决定了土地的可垄断性,即在土地的所有?占有?使用权上进行垄断?土地本身虽不能生产或创造财富,但土地本身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条件下可成为人类的财富?当人类对土地当做财富加以垄断时,就形成了土地所有权?自土地所有权形成之后,作为自然物的土地即使在尚未开发利用时,由于它的有限性和所有权的垄断,也可以成为一种财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动产或地产?人们对土地的所有权就成为一种产权,在产权基础上分离出使用权?无论对产权或使用权的出让或转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概念 1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基本属性与功能 3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 7
第四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分析 13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13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32
第三章 土地类型划分与调查 38
第一节 土地类型概述 38
第二节 土地类型划分 39
第三节 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 45
第四节 土地类型的调查 50
第四章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与调查 56
第一节 土地利用类型的概念与特点 5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 57
第三节 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查 67
第五章 土地资源专项评价 75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专项评价概述 75
第二节 土地资源潜力评价 79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适宜性评价 86
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经济评价 91
第六章 土地资源综合评价 98
第一节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98
第二节 农用地分等定级 107
第七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117
第一节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 117
第二节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计算 120
第三节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分析 126
第八章 土地资源利用 134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概述 134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7
第三节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145
第九章 土地资源整治 153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 153
第二节 土地整治 159
第三节 土地复垦 166
第十章 土地资源保护 174
第一节 土地资源保护概述 174
第二节 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78
第三节 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182
第四节 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90
第十一章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 195
第一节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95
第二节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03
第三节 土地资源数据库及其建设 207
第四节 网络技术在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14
参考文献 21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继续借书
去结算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
3
)
发表书评
取消
发表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省本级
嘉兴市
湖州市
金华市
丽水市
台州市
舟山市
衢州市
温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绍兴市
浙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登录
没有读者证?
在线办证
新手上路
快速入门
购物指南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
配送方式
快递送货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特色服务
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