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75898
  • 作      者:
    赵志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尝试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点,通过构建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实证模型,来对中国二者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实证研究结论是: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抑制已经阻碍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长期存在并不断深化发展的根本原因。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同时也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中介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实体经济:一是金融中介可以通过信贷投放使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二是金融中介机构增长,竞争加剧,运行效率提高,融资渠道增多,通过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来推动经济增长。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
  ③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主要用户对象是规模不大的农村中小企业,甚至是很分散的小农个体,这样交易就呈现规模小而次数频繁的特点,并且往往担保和抵押行使不规范,持续的信用基础很难建立。同时,农民的文化素质往往不高,加上农业生产本身的一些特点,就要求金融服务不能过于冗长复杂,应该简便灵活,可以及时生效。另外加上农村经济产业一般周期长、风险难以预料(因为除了市场风险外,还有自然风险的影响很大)并且效益低下,使农村金融交易不但面临的风险高,并且成本高、资金使用效率低。现代化的正规金融已形成的现有规避风险的制度和方法,对农村金融交易不能完全适用,甚至很大程度上产生了阻碍作用。因而,农村金融发展并不是生搬硬套已有金融现代化的经验,而是有其自身的特征以能适应农村经济的特点。④宏观制度环境可以对农村金融发展施加巨大的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无法脱离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制度措施,是受到它们限制的。而上述战略和措施又取决于经济发展目标和宏观环境。在早期工业化的时候,农村产业和经济是工业化所需资金的唯一来源,在大的战略上农村金融发展被定位于工业化的从属与被支配地位。这样看来,可以说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金融发展外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前者对后者有基础性的依赖,而与此同时也必然存在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二元金融结构。需要服务于工业化战略的农村正规金融,其发展目标当然就和农村经济不一致,农村经济内生出来的非正规金融就自发产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也是二元特性的一个表现。此外,政府在金融发展问题上的审慎态度,也通过政策制度安排影响着农村金融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当前阶段存在的矛盾是同时表现在需求和供给双方的。正规金融的供给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农村金融供给的总量根本无法满足资金需求,二是农村金融供给上存在结构性失衡,即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不足和农村个私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存在矛盾。
  (1)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资金短缺
  首先,由于市场化改革的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营业机构和信贷规模出现大幅萎缩,甚至有的机构只存不贷,抽取了大量农村资金。
  其次,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信贷资金倾向于一些利润较高的工业行业和产业,转移、支持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的信贷数量非常有限。
  再次,央行制定的利率政策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1986年至2007年),邮政储蓄机构可以获得远高于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转存利率,使得它们需承担任何风险,能够获得稳定的利差,相当于从政策上激励它们从农村进行资金的抽取。
  其实农村地区资金短缺的情况,除了上述正规金融机构的原因外,也与农村农户的自身状况有关。因为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收入水平不高,也没有有效的担保手段,正规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对农户和农村企业提高贷款门槛。同时对以盈利为宗旨的正规金融机构而言,更愿意贷款给城市工业等高利润低风险的部门,对农业这样面临多重高风险的弱质部门,贷款意愿是不强的。
  (2)农村金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目前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布局有限性、涉农业务贷款不足等方面严重抑制了农户潜在的金融需求满足程度。
  ①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的萎缩
  因为中国农村经济资金的需求量小且零散,并且其产业面临着多重高风险、高成本与较低的收益,对正规金融企业来说提供贷款的收益/风险比不佳,故而上述机构的网点和金融业务在中国农村不断萎缩,无法有效地满足中国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到现在面向广大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只剩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了。从一贯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从网点人员规模到贷款数量上都逐步降低,只有邮政储蓄银行的网点覆盖率比较高,然而贷款数量也是远远低于存款数量。
  ……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外学者对农村金融抑制理论的研究
1.2.2 国内学者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理论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

2 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述评
2.1 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评析
2.1.1 金融发展理论的兴起
2.1.2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
2.1.3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2.1.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5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2 有关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
2.2.1 农业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3 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
2.2.4 对以上三个理论的评析
2.3 信息经济学理论

3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计量研究
3.1 中国农村经济金融化程度定性分析
3.1.1 从农户层面定性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
3.1.2 从农村宏观金融角度定性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
3.1.3 总体评价
3.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择
3.2.1 金融发展量化指标
3.2.2 农村经济增长量化指标
3.2.3 数据来源
3.3 实证理论模型
3.4 计量方法
3.4.1 VAR模型的一般表示
3.4.2 Granger因果检验
3.4.3 单位根过程与ADF单位根检验
3.4.4 协整检验
3.5 计量过程与分析
3.6 计量结论与探讨

4 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需求角度的分析
4.1 农村金融需求总体特征分析
4.2 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鲜明特点
4.2.1 需求主体多元化
4.2.2 需求层次多样化
4.3 中国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现状
4.3.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
4.3.2 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现状
4.3.3 农民增收的金融需求现状

5 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供给角度的分析
5.1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化进程
5.2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现状
5.2.1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组成情况
……

6 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基于交易视角的金融供求矛盾分析
7 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8 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的对策
9 农村金融深化实践:来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三农”经验
10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