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469252
  • 作      者:
    那宝魁编著
  • 出 版 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一书强调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和“两化融合”)的优化和整合,通过建立规范化流程与先进性标准、强调技术创新和优化企业管理,实现标准化管理基于流程协同和动态管理,促进管理体系的整合和优化,有利于标准化管理体系的一体化,促进不同管理体系相互融合、相互协同和改进,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展开
作者简介
  那宝魁,1934年生于黑龙江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1958~1983年在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1979~1983年任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1984~1988年任冶金工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冶金组组长,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988—1994年任冶金工业部质量司司长、冶金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第一届副主任委员。1994年任钢铁研究总院技术顾问。1994年聘为东北大学兼职教授。1996年聘为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解读质量管理》、《解读质量经营》、《“绿色钢铁”和环境管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钢铁企业质量经营》、《考察、进修和交流》和《晚年回忆往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整合和一体化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共10章,分别介绍了钢铁企业的主要产品、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钢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钢铁企业的质量管理、钢铁企业的环境管理、钢铁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钢铁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一体化。
  《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可供钢铁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1 钢铁企业的主要产品
1.1 碳素结构钢
1.1.1 普通碳素结构钢
1.1.2 优质碳素结构钢
1.2 低合金钢
1.3 合金结构钢
1.4 非调质机械结构钢
1.5 易切削钢
1.6 弹簧钢
1.7 工具钢
1.7.1 碳素工具钢
1.7.2 合金工具钢
1.8 高速工具钢
1.9 模具钢
1.10 轴承钢
1.11 钢轨
1.11.1 重轨
1.11.2 轻轨
1.12 冷镦钢
1.13 不锈钢
1.13.1 铁素体不锈钢
1.13.2 奥氏体不锈钢
1.13.3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1.13.4 马氏体不锈钢
1.14 耐热钢
1.15 电工钢
1.16 高温合金
1.17 精密合金

2 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
2.1 焦化生产过程
2.1.1 炼焦生产流程
2.1.2 焦炭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2.1.3 焦炉煤气精制过程
2.1.4 焦油加工过程
2.2 烧结生产过程
2.2.1 烧结生产流程
2.2.2 烧结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2.3 球团生产过程
2.3.1 球团矿生产流程
2.3.2 球团矿的主要焙烧工艺
2.3.3 球团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2.4 寄炉炼铁过程
2.4.1 高炉炼铁生产流程
2.4.2 高炉炼铁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2.5 转炉炼钢过程
2.5.1 转炉炼钢生产流程
2.5.2 转炉炼钢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2.6 电炉炼钢过程
2.6.1 电炉炼钢生产流程
2.6.2 电炉炼钢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2.7 炉外精炼过程
2.7.1 真空脱气法
2.7.2 钢包精炼法
2.7.3 氩气精炼法
2.7.4 贵射冶金法
2.7.5 渣洗法
2.8 模铸和连铸过程
2.8.1 模铸
2.8.2 连铸
2.9 轧钢生产过程
2.9.1 型钢生产过程
2.9.2 P厚板生产过程
2.9.3 热轧带钢生产过程
2.9.4 冷轧带钢生产过程
2.9.5 热镀锌钢板生产过程
2.9.6 电镀锌钢板生产过程
2.9.7 镀锡板生产过程
2.9.8 彩色涂层钢板生产过程
2.9.9 热轧钢管生产过程
2.9.10 冷轧(拔)钢管生产过程
2.9.11 焊接钢管生产过程
2.9.12 线材生产过程
2.9.13 钢丝和钢丝绳生产过程

3 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
3.1 原料加工主要设备
3.1.1 原料场的堆取料设备
3.1.2 烧结机
3.1.3 球团生产设备
3.1.4 焦炉
3.2 炼铁过程主要设备
3.3 炼钢过程主要设备
3.3.1 电炉
3.3.2 转炉
3.3.3 精炼设备
3.3.4 连铸设备
3.4 轧钢过程主要设备
3.4.1 钢梁轧机
3.4.2 轨梁轧机
3.4.3 中型轧机
3.4.4 小型轧机
3.4.5 棒材轧机
3.4.6 线材轧机
3.4.7 中厚板轧机
3.4.8 热轧宽带钢轧机
3.4.9 冷轧宽带钢轧机
3.4.10 无缝钢管轧机
3.4.11 彩色涂层设备

4 钢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1 化学成分分析
4.1.1 化学分析
4.1.2 仪器分析
4.1.3 化学成分分析应用
4.2 宏观检验
4.2.1 酸浸试验
4.2.2 断口检验
4.2.3 发纹试验
4.2.4 硫印试验
4.3 显微检验
4.3.1 脱碳层检验
4.3.2 晶粒度检验
4.3.3 非金属夹杂物检验
4.3.4 金相组织检验
4.4 力学性能检验
4.4.1 硬度试验
4.4.2 拉伸试验
4.4.3 冲击试验
4.5 工艺性能试验
4.6 化学性能试验
4.7 无损检测

5 钢铁企业的质量管理
5.1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5.2 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
5.2.1 质量方针
5.2.2 质量目标
5.3 资源管理
5.3.1 人力资源管理
5.3.2 设备管理
5.4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4.1 为什么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4.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5.5 产品实现过程
5.5.1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5.5.2 质量策划
5.5.3 标准化管理
5.5.4 采购管理
5.5.5 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
5.5.6 生产过程控制
5.6 监视和测量
5.6.1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5.6.2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5.7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改进措施
5.7.1 不合格品的控制
5.7.2 不合格品原因分析
5.7.3 纠正和纠正措施
5.7.4 预防措施
5.7.5 持续改进

6 钢铁企业的环境管理
6.1 环境和环境管理
6.1.1 环境问题
6.1.2 环境管理
6.2 钢铁企业的主要环境因素
6.2.1 焦化过程的环境因素
6.2.2 烧结过程的环境因素
6.2.3 炼铁过程的环境因素
6.2.4 炼钢过程的环境因素
6.2.5 轧钢过程的环境因素
6.3 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
6.3.1 焦化过程的节能减排
6.3.2 烧结过程的节能减排
6.3.3 炼铁过程的节能减排
6.3.4 炼钢过程的节能减排
6.3.5 轧钢过程的节能减排
6.4 环境的监测和测量

7 钢铁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7.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2 钢铁生产过程的危险源
7.2.1 原料过程的危险源
7.2.2 焦化过程的危险源
7.2.3 烧结过程的危险源
7.2.4 炼铁过程的危险源
7.2.5 炼钢过程的危险源
7.2.6 连铸过程的危险源
7.2.7 轧钢过程的危险源
7.3 钢铁生产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1 焦化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2 烧结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3 炼铁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4 炼钢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5 轧钢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6 设备检修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7 外包过程危险源的控制
7.3.8 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危险源的控制

8 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
8.1 能源和能源管理
8.1.1 加强能源管理的意义
8.1.2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作用
8.1.3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控制对象
8.1.4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监视、测量和评价
8.2 钢铁企业的节能
8.2.1 焦化过程的节能技术
8.2.2 烧结过程的节能技术
8.2.3 球团生产过程的节能技术
8.2.4 高炉炼铁过程的节能技术
8.2.5 转炉炼钢过程的节能技术
8.2.6 电炉炼钢过程的节能技术
8.2.7 炉外精炼过程的节能技术
8.2.8 模铸和连铸过程的节能技术
8.2.9 轧钢过程的节能技术
8.3 监视、测量和评价
8.4 能源管控中心及优化调控技术

9 钢铁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
9.1 “两化融合”的管理职责
9.1.1 最高管理者
9.1.2 管理者代表
9.2 “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
9.2.1 “两化融合”的方针
9.2.2 “两化融合”的目标
9.3 “两化融合”所需资源
9.4 “两化融合”的实施过程
9.4.1 “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的策划
9.4.2 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优化
9.4.3 技术实现
9.4.4 匹配与规范
9.4.5 运行维护
9.4.6 数据开发利用
9.4.7 动态调整
9.5 “两化融合”的评测与改进
9.5.1 评估与诊断
9.5.2 监视与测量
9.5.3 内部审核
9.5.4 考核
9.5.5 管理评审
9.5.6 改进

10 钢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一体化
10.1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10.2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主要目的
10.3 管理体系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10.3.1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
10.3.2 方针和目标的协调及管理
10.3.3 文件和记录管理
10.3.4 人员的能力和培训
10.3.5 信息化管理的整合
10.3.6 配备必要的资源
10.3.7 沟通与协调管理
10.3.8 遵循法律法规要求
10.3.9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10.3.10 持续改进
10.4 管理体系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