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11510
  • 作      者:
    陈享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享光(1957-),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和宏观金融问题。主要著作:《融资均衡论》、《货币经济学导论》、《重组从产权到人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经济》等。主持并完成多项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30多篇。专著《融资均衡论》获第五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一等奖,《货币经济学导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储蓄投资与金融是影响宏观经济状态的主要变量,也是构成现代积累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动规律,剖析了储蓄投资金融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均衡关系,阐述了它们的相对独立性运动和由此产生的对均衡状态的偏离,研究了实现储蓄投资金融的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的宏观政策。《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构建了一个储蓄投资金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在这一框架内引入借贷资本、利率、金融化和金融化资本、引进外资、对外投资、汇率等考察储蓄投资金融间的均衡关系,《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也可以说是一本宏观政治经济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个人获得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工资性收入;一是国家以暗补的形式分配给个人或家庭的部分。前者构成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后者并不直接受个人支配,因为以暗补形式提供的收入,谁购买谁享有,不购买者并不享有这份收入。由于这部分收入在劳动者个人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工资性收入又低,因而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较少,用于储蓄的部分自然很少。实际上,在政府直接控制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情况下,国家既是储蓄主体,也是投资主体,企业不承担储蓄职能,个人或家庭提供的储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量。由此可见,储蓄结构是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的结果。
  储蓄结构既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结构有关,也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结构有关。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结构看,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初次分配实际上是按照要素的供给状况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基本上分解为劳动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前者流向劳动者个人,后者根据物质要素供给流向政府、企业和个人或家庭部门,最终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或家庭的原始收入。在实际经济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区分开来,通常把政府以间接税形式(包括增值税、产品税、消费税、工商税等)取得的收入称为政府的原始收入;劳动者个人直接从企业或生产单位取得的收人称为个人原始收入;国民收入扣除政府和个人的原始收入后的余额称为企业原始收入。显然,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政府收入与企业收入、个人收入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消费、储蓄与劳动力再生产
第一节 收入、劳动力再生产与消费/储蓄
第二节 国民储蓄分析的扩展
第三节 流行储蓄理论的批判性回顾

第2章 投资、储蓄与强制储蓄
第一节 货币经济中的储蓄与投资
第二节 是储蓄决定投资,还是投资决定储蓄
第三节 强制储蓄与储蓄投资

第3章 储蓄投资过程中的金融
第一节 金融中介论的分析
第二节 金融功能论的分析
第三节 储蓄投资过程中的金融:基于积累视角的分析
第四节 储蓄投资与金融的结构性考察

第4章 借贷资本、利率与储蓄投资均衡
第一节 理论的回顾
第二节 生息资本、借贷资本与利率
第三节 利率的杠杆作用
第四节 利率抑制与利率自由化
第五节 利率与借贷资本积累、现实积累

第5章 金融化及其经济影响
第一节 金融化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第二节 金融化中的金融部门
第三节 金融化中的非金融部门
第四节 金融化、经济增长与损失的社会化
第五节 警惕金融化陷阱

第6章 金融化资本积累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从产业资本积累主导到金融化资本积累主导
第二节 金融化条件下货币资本的积累及其影响
第三节 金融化条件下虚拟资本的积累及其影响
第四节 现代金融危机的不同解释
第五节 金融危机与金融化资本的过度积累

第7章 引进外资、对外投资与储蓄投资的均衡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中储蓄投资均衡关系
第二节 引进外资与储蓄投资的均衡关系
第三节 对外投资与储蓄投资的均衡关系
第四节 传统两缺口模型和非传统缺口引资
第五节 储蓄投资与引进外资、对外投资的宏观协调

第8章 相对劳动力价值、汇率与外部平衡
第一节 汇率理论的回顾
第二节 相对劳动力价值、国际收支与汇率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失衡与相对劳动力价值失衡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均衡与相对劳动力价值的调整

第9章 储蓄投资均衡、非均衡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相关文献回顾
第二节 储蓄投资非均衡下的经济增长
第三节 创新积累模式,提高积累和增长的质量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