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章节
3.教养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人见人爱,受大家喜欢?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却只注重于开发孩子的智力,而忽视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教养。缺乏教养的孩子,没有人会喜欢。
什么是教养?教养主要指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是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
当我们与一个人接触之后,常常会说:“这个人谈吐不俗,很有教养”;“这个人温文尔雅,举止大方”;“这个人满嘴脏话,素质太差”;“这个人太不讲文明”;“这个人真邋遢,衣服皱皱巴巴的”……这些都是一个人是否有教养的表现。
英国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教养润饰了人的所有其他美德而使之光彩夺目,使这些美德变得有用,为美德的拥有者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与恶意。没有教养,其余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或愚蠢。”如何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是许多父母关心的问题。孩子长大走向社会,走向世界,那些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就会说明一个人的修养的东西,是需要孩子在早期教育时候就打下根基的。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其实都和每个人从小的教养有关。
200年前,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个叫嘉纳塞?爱德华的人,他很有学问,而且非常注重自身修养,对子女教育也非常重视。至今,他的家族已传8代,其中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大使、13位大学校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80多位文学家、20位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竟没有一个后代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同样是在200年前,纽约州有个名叫马克斯?莱克的人,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酒鬼、赌徒,对子女不管不教。他的家庭至今也繁衍了8代,在这8代子孙中,有7人因杀人被判刑,有65个盗窃犯、234个乞丐,因狂饮死亡或残废者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反差为何如此巨大,且影响到了子孙后代?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你们在孩子的身上延续自己!”这说明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品德高尚、博学多才者,其后代也多个个出色;而品德败坏、无所事事者,其后代也多会有其祖先的影子。同时,我们还不难发现,教养在两个家族中的影响至深,直接影响了后代们的成就大小以及道德品质的优劣。可以说,两个家族最大的区别之处就在于教养。
教养是文明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道德基石。得体的教养,有助于人们获得社会认可和幸福的生活,有助于人们建立积极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有利于人们表现出良好的公共形象。教养的基础是理解和尊重他人,并且不妨碍他人。教养是良好的社会规范的表现,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唯我独尊。教养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真正的教养源自一颗热爱自己和他人的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某少年从小就是学习尖子,不仅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某名牌高校,还在大学毕业时顺利地通过了托福考试和GMAT考试。只要签证顺利,他就可以实现他的留学梦了。可是,签证那天,却发生了一件很让人遗憾的事情。
遗憾源自那个少年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当他听到签证官念到自己名字的时候,激动起站了起来,同时,不自觉地咳了一声,并往墙角吐了一口痰。
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毁掉了他的出国梦。当他走进签证办公室的时候,签证官说:“我只能对您说遗憾了。虽然您的成绩和能力都非常优秀,但是,综合素质方面却有些欠缺。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过关,即使他能力再强,也是没用的。综合素质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质,我们非常注重这项考核。”签证结果可想而知,这让少年感到很意外。
孩子因为吐了一口痰而惨遭淘汰,谁之过?教养的缺失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礼仪习惯。从表面上看,这次的不当行为只是使他签证受阻,再往深一层想,它影响的是孩子的未来。
教养是超越人性本能的一种控制力、约束力。约束好自己是有教养的体现,它是一种美德,能锻炼一个人的恒心。有教养的人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尊敬,是因为他们不会纵容自己,总是不断地反省自己,让反省这把剪刀不断修整自己不完美的枝杈,在世人面前彰显君子风度。
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有良好教养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他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这些都为他在以后的职业生涯和私人生活中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反,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排斥,又怎能发展事业、立足社会呢?
18世纪末的政治家、思想家勃客曾写过这样的话:“教养比法律还重要……它们依靠自己的性能,或推动道德,或促成道德,或完全毁灭道德。”一个孩子可以不聪明,可以不可爱,甚至可以没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不能没有教养。教养是一种潜在的品质,没有教养、没有规矩的孩子注定会成为被社会淘汰的废品。
教养不是天生的,如果没人教给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那么,这个孩子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家长们就应该对孩子的教养重视起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