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告美联储:金融反垄断的崛起》以金融反垄断为主题,锁定公平与效率,以时间序为主线,在记录了起诉美联储量化宽松和举报世界知名金融机构操纵国际利率严重侵害我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同时,还揭露了现实金融世界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为不断融入世界金融圈的中国金融作出客观、务实、前瞻的分析判断。
四、完善中国金融竞争制度迫在眉睫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球金融竞争愈演愈烈,通过制度维护市场竞争大势所趋。根据作为竞争制度核心的《反垄断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分别履行相应职责。在《反垄断法》中,金融业未被视为特例,对于金融竞争的执法由以上三大部门承担。但鉴于金融监管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而治之的“一行三会”模式,国务院虽未直接提及金融业竞争行为由谁监管,但默认了四家执法部门都有监管权。2009年7月15日,商务部就会同“一行三会”共同制定了《金融业经营者集中申报营业额计算办法》,金融业经营者集中正是金融竞争执法的规范对象。实践中,维护金融业竞争的执法体系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和“一行三会”组成,但却有很大弊端。各部门执法标准存在差异,执法权确认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执法机构执法时会面临依法无据的尴尬,加之分业监管、金融创新等因素,均会导致监管套利,严重影响建立金融生态的远景目标。
与美欧经济体相比,我国没有采取政府直接救助的方式应对危机,国际金融监管潮流似乎与我国“四万亿”计划无任何关联,维护金融市场竞争无从谈起。然而,若从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后的困局来看,反而说明了建立金融竞争制度异常迫切。在设计“四万亿”“一揽子”计划时,初衷非常明确——应对金融危机。该计划所包含的项目主要是以银行信贷供血,但中国一直以来信贷资源过度集中,激起通货膨胀忧虑的天量信贷增长与金融资源过于集中且未能有效监管有着微妙的关联。2009年,信贷急速增长时,金融监管高层就曾隐晦地指出,这是银行在疯狂地争夺市场份额。在我国,银行争夺市场份额的基础是提供信贷的银行业形成了高度的产业集中,也就是说,银行产业的集中度越高,信贷投向的集中度也就越高。信贷投向过度集中时,形成特定行业产能过剩的可能性非常大,若放任,就会助推该行业出现结构性垄断,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该行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演化为“大而不倒”,一旦市场剧烈波动,就会迫使政府不得不出手救助,从而降低宏观调控效率。2008—2009年,我国房地产从流动性干涸到井喷式发展即是例证。
要有效调控信贷投向过度集中,须以调整银行产业过度集中为前提;而调整银行产业过度集中的重要途径正是监管银行业竞争。监管银行业竞争实质上是金融竞争性监管的内容,而金融竞争性监管又是以金融竞争制度为基石。当下,尽管金融业竞争执法体系已初显端倪,可远未发挥应当具备的效能。从整体来看,当局积极维护市场竞争,但集中在电力、通信、石油、饮料和矿产资源等领域,未从根本上触及金融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建立完全覆盖金融业竞争的制度首当其冲。
从制度功能来看,建立我国金融竞争制度是突破目前经济发展瓶颈的一条可行之道。在国际环境中,金融竞争制度能有效抵制金融保护主义,维护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合法权益,在保障我国金融安全时,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此外,其在国内环境中也将发挥重大作用。第一,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在确保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顺利运行的同时,积极支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二,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分配质量和效率,防止信贷投向产能过剩及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第三,有助于缓解由于经济刺激计划引发的通货膨胀压力,防范资产泡沫形成;第四,有助于以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为人手点,进而与其他相关制度政策形成合力,有效转变以消费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第五,有助于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过度积累;第六,有助于通过立法明确金融竞争性监管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执法权,杜绝执法真空;第七,有助于缓解“三农”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第八,有助于优化金融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培育金融竞争生态;第九,有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确保以市场手段改进现有收入分配制度,增强金融业对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第十,有助于扩大就业,促进积极的就业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在世界崭露头角,我国政府逐渐深刻意识到了建立金融竞争制度势在必行。2008年至今,全国人大代表群策群力共商如何稳步增强金融业竞争,“金融竞争性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村镇银行建设”“出口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制度”和“贷款条例”等与金融竞争紧密联系的议案、建议纷纷浮现。2009年年末,人民银行表示正着手研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而此两大制度的核心与金融竞争制度密切关联:通过金融竞争制度以有效抑制金融机构过度关联是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重要目标;通过金融竞争制度推进金融市场竞争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最有效的方式。2010年,监管中国金融垄断终于在最高决策层拉开大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和4月的《求是》杂志中指出:“要深化垄断行业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完善监管办法。”一直以来,垄断问题非常敏感,我国政府对于哪些行业可定性为垄断谨言慎行。此项旨在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工作部署,破天荒地将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管的收入作为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对象,这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金融机构已被归为垄断行业。改革现有金融制度,有效监管金融垄断,切实维护金融竞争,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课题。可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完善的中国金融竞争制度必将郑重登上历史舞台,承担护航我国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责大任。
……
前言: 金融反垄断的“中国梦”!
醒示前瞻篇
第一章 金融反垄断规制初探
一、反垄断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
三、金融反垄断法律体系
第二章 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
一、反思通存通兑遇冷
二、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
三、中国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基础
四、中国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思路
第三章 金融监管与反垄断立法30年
一、前言
二、改革开放至“入世”前的反垄断立法回顾
三、“入世”过渡期的反垄断立法回顾
四、“入世”过渡期届满后反垄断立法回顾
五、反垄断执法机制与金融业正式对接
六、结语
第四章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规范
一、危机引发全球金融监管变革
二、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及规范
三、产业投资基金规范与金融反垄断制度
四、产业投资基金体现金融反垄断制度的建议
第五章 劳埃德银行集团并购案
一、制度缺失与金融危机
二、劳埃德TSB集团并购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
三、借鉴与反思
四、结语
第六章 完善制度破困局
一、中国应对危机后的“喜”与“忧”
二、美国金融制度大地震
三、欧盟捍卫金融市场竞争
四、完善中国金融竞争制度迫在眉睫
第七章 改进我国市政债发行制度
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对市政债的探索
二、美国市政债垄断案
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际操纵案
四、我国市政债竞争性发行的制度建议
五、结语
第八章 创新金融改革视角
一、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二、金融发展存在瓶颈
三、以金融竞争制度破局
四、维护金融竞争尚有制度缺失
五、执法机制构想
第九章 国际利率垄断操纵案
一、前言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述
三、Libor垄断操纵案
四、启示
五、结语
探秘起底篇
第十章 人民金融
一、 “人民金融”的价值回归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三、从通存通兑费率谈起
四、确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五、应注重金融消费的重要价值
六、创新成品油定价的配套机制
七、扫雷理财产品
第十一章 垄断透视
一、破量化宽松实现中国梦
二、农村金融改革保障
三、回应欧盟对华新政策
四、中国金融信息产业准入之诉
五、如何执行金融反垄断
六、世贸裁决助推银联改革
七、比特币在美国获准的根本原因
八、英国否认操纵黄金定价深藏隐情
第十二章 前沿评解
一、依宪治国背景下创新金融改革视角
二、全球金融变革主旋律
三、护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四、金融反垄断势在必行
五、抓紧对金融业进行“竞争性监管”
六、从“暴利”争论看我国金融改革
七、设立温州金融试验区为金融改革探路
第十三章 制度改革
一、银行控股股东监管规范
二、证券登记结算管理规范
三、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规范
四、垄断民事纠纷审理规范
五、金融竞争制
六、利率市场化保障制度
七、金融竞争战略制度
八、新型金融法制
谏言献计篇
第十四章 向国际金融组织建议
一、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
二、向国际证监会建议
三、向金融稳定理事会建议
第十五章 向国家决策部门建议
一、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建议
二、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建议
三、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建议
四、向中南海建议
第十六章 向国家部委建议
一、向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建议
二、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
三、向最高人民法院建议
四、向中国人民银行建议
五、向商务部建议
六、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建议
逆袭报国篇
第十七章 状告美联储
一、概述
二、起诉状
三、致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开信
四、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五、第一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六、上诉状
七、第二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九、第三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第十八章 状告日本银行
一、概述
二、起诉状
三、北京二中院退件通知
四、状告日本银行特别说明
第十九章 举报国际金融巨头
一、概述
二、利率垄断举报信
三、恳请查处利率垄断的情况说明
后记
致谢
前言: 金融反垄断的“中国梦”!
醒示前瞻篇
第一章 金融反垄断规制初探
一、反垄断
二、中国货币政策传导
三、金融反垄断法律体系
第二章 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
一、反思通存通兑遇冷
二、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
三、中国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基础
四、中国金融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思路
第三章 金融监管与反垄断立法30年
一、前言
二、改革开放至“入世”前的反垄断立法回顾
三、“入世”过渡期的反垄断立法回顾
四、“入世”过渡期届满后反垄断立法回顾
五、反垄断执法机制与金融业正式对接
六、结语
第四章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规范
一、危机引发全球金融监管变革
二、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及规范
三、产业投资基金规范与金融反垄断制度
四、产业投资基金体现金融反垄断制度的建议
第五章 劳埃德银行集团并购案
一、制度缺失与金融危机
二、劳埃德TSB集团并购哈利法克斯苏格兰银行
三、借鉴与反思
四、结语
第六章 完善制度破困局
一、中国应对危机后的“喜”与“忧”
二、美国金融制度大地震
三、欧盟捍卫金融市场竞争
四、完善中国金融竞争制度迫在眉睫
第七章 改进我国市政债发行制度
一、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是对市政债的探索
二、美国市政债垄断案
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际操纵案
四、我国市政债竞争性发行的制度建议
五、结语
第八章 创新金融改革视角
一、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二、金融发展存在瓶颈
三、以金融竞争制度破局
四、维护金融竞争尚有制度缺失
五、执法机制构想
第九章 国际利率垄断操纵案
一、前言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概述
三、Libor垄断操纵案
四、启示
五、结语
探秘起底篇
第十章 人民金融
一、 “人民金融”的价值回归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三、从通存通兑费率谈起
四、确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五、应注重金融消费的重要价值
六、创新成品油定价的配套机制
七、扫雷理财产品
第十一章 垄断透视
一、破量化宽松实现中国梦
二、农村金融改革保障
三、回应欧盟对华新政策
四、中国金融信息产业准入之诉
五、如何执行金融反垄断
六、世贸裁决助推银联改革
七、比特币在美国获准的根本原因
八、英国否认操纵黄金定价深藏隐情
第十二章 前沿评解
一、依宪治国背景下创新金融改革视角
二、全球金融变革主旋律
三、护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四、金融反垄断势在必行
五、抓紧对金融业进行“竞争性监管”
六、从“暴利”争论看我国金融改革
七、设立温州金融试验区为金融改革探路
第十三章 制度改革
一、银行控股股东监管规范
二、证券登记结算管理规范
三、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规范
四、垄断民事纠纷审理规范
五、金融竞争制
六、利率市场化保障制度
七、金融竞争战略制度
八、新型金融法制
谏言献计篇
第十四章 向国际金融组织建议
一、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
二、向国际证监会建议
三、向金融稳定理事会建议
第十五章 向国家决策部门建议
一、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建议
二、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建议
三、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建议
四、向中南海建议
第十六章 向国家部委建议
一、向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建议
二、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
三、向最高人民法院建议
四、向中国人民银行建议
五、向商务部建议
六、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建议
逆袭报国篇
第十七章 状告美联储
一、概述
二、起诉状
三、致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开信
四、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五、第一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六、上诉状
七、第二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
九、第三次向美国白宫请愿
第十八章 状告日本银行
一、概述
二、起诉状
三、北京二中院退件通知
四、状告日本银行特别说明
第十九章 举报国际金融巨头
一、概述
二、利率垄断举报信
三、恳请查处利率垄断的情况说明
后记
致谢
★状告美联储——勇气可嘉!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严重性,并进行深入的法理分析,但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持续做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徐洪才,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
★金融反垄断是大势所趋。对外,是构建国家金融安全战略防御体系的基石;对内,是李克强总理誓言使金融业回归竞争性行业本来面目的依托。改论题横跨两大复杂领域,融会贯通殊为不易,本书是难能可贵的尝试,希望能让您有感、有悟、有获。
——黄勇 反垄断法专家,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副组长
★金融反垄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书是对金融业与反垄断有效对接的有益探索,脉络清晰、依据详实,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作者潜心十载研究金融反垄断,并身体力行,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下,在反垄断执法步入新常态之下,尤其值得倡导!
——时建中,经济法学家,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