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猪:一本书看懂互联网金融》:
二是发掘需求,研发客制化产品。
简单的做法可以先给客户按性别或职业做个客群划分(segmentation),然后提供客制化的产品。比如每年“三八”节保险公司都会大力推销的针对女性生理特点专门设计的“女性险”,以泰康人寿的“e顺女性疾病保险”为例,涵盖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女性原位癌、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因意外伤害或暴力袭击导致面部毁损,需接受意外面部整形手术治疗等多项保障。又比如2013年泰康人寿与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淘宝保险共同推出的“乐业保”,则为电商平台上的卖家、小二等群体提供低成本、高保障的意外健康险等保障服务。
进一步地,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市场数据,或与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运用大数据深度了解客户需求,以设计客制化产品。这跟互联网公司里头的产品经理做的事情有点类似。比如,数据表明现在养宠物的人日渐增多,宠物在家里的地位越来越高,除了导致他人受伤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公司也可以考虑发展为宠物本身提供医疗保障的险种。这在国外其实是较为普遍的险种,英国和瑞典的宠物保险渗透率(被保宠物占所有宠物比例)都超过30%,如若推出,想必有相当大的需求量。
三是条款通俗化。
传统的保险条款中大多专业性过强,专业术语艰涩难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需要他们花大量时间阅读研究,无疑增加了投资门槛。保险公司可考虑用“人话”来描述保险条款,避免误导。
市场营销
大部分保险公司投放广告主要是3个渠道:户外广告、收音机广告以及互联网展示广告。前两者主要做品牌,后者也希望可以促成网上成交。
需要明确的,互联网保险市场营销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注重品牌建设。前文也提到过,现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没什么品牌、没什么噱头,普通的产品是很难从众多产品里面脱颖而出的。于是众多保险公司都在迎合数码一族(digital savvy)的喜好,用网上的各种流行文化把自己包装得煞有其事。
如安联保险推出的“赏月险”,针对中秋节当晚人们因天气原因无法赏月的“损失”进行赔偿。它分为两档投保:其中上海、广州、深圳三个城市的保费为20元,保额为50元;包括北京在内的41个城市的保费为99元,保额为188元。理赔标准则以当天20:00至次日2:00中国天气网的天气播报进行评判。这个保险推出后许多人纷纷评论——这不是赌博吗?但其实“赏月险”的本质是人身意外险,赏月的保障只是一个附加险。换言之,这只是一种迎合消费者的营销手段。
类似的产品还有2013年11月11日“光棍节”平安保险推出的“脱光险”,实际上只是包装过的意外险产品。
中国人保推出的本质为监护人责任险的“熊孩子险”,其实早在2009年就已经推出,只是“熊孩子”这一名词在网上比较流行,于是2013年包装后重新推出。
上述这几种产品并不能给保险公司带来很大收益,看的人多买的人少,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品牌的宣传。
2014年3月27日,由阿里巴巴和国华人寿合作推出的“娱乐宝”作为投连险,投资的是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的几个项目(《小时代3》、《狼图腾》等四部电影),这四部电影赚钱之后,再回报给每一位保单受益人。这个产品在短短一天内便获得了20万人以上的预约。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保险由于标新立异,就算你不发新闻通稿,也会吸引大量媒体的报道——自2013年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元年”起,任何和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有关的产品,都有或多或少的免费媒体资源抢着帮你宣传。但保监会对这些营销活动还是有不少担忧:2014年3月,保监会发声强调禁止保险公司打着“产品创新”的旗号,博取市场眼球,在销售过程中进行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利益。
除了品牌建设外,保险公司也应该重视社交网络营销。泰康人寿在这方面有很前沿的尝试。2014年2月,泰康人寿开始在内测一个名为“微互助”的防癌险。每份保费一元。当你关注了泰康人寿的微信公众号并购买了1元防癌险后,可以将链接发送至朋友圈或直接发送给朋友,让他们为你增加保额,每个朋友限额1元,18-39岁的被保人每一元钱可以增加保额1000元,40-49岁的被保人每一元钱则可以增加保额300元。投保期为30天,保障时间为1年。
我知道这个产品后马上尝了尝鲜,由于人缘极好,把这个产品分享到朋友圈后马上收到了不少朋友的支持,10分钟不到,保额上升到1万多元。朋友们也陆续自己购买了这个产品并在朋友圈及微信群里转发。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产品的保障意义并不大——时间短、保额低,更多的意义在于社交。近乎零成本的操作满足了客户的社交需求(可以回到前文复习一下马斯洛的理论)——这是这款产品最吸引我的地方。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其实也赚不到什么钱——1元钱的保费,营利性可想而知,开发这款产品的成本都不知道能不能赚回来。因此,这款产品的意义更多还是在于营销——打造品牌+获取新客户(leadgeneration)。
……
展开
——“私银家”理财平台创始人、前麦肯锡全球合伙人 徐军
★肖璟先生这本书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逻辑自洽、自成-体的分析框架,见解独到、深刻,文字生动、接地气,是认真思考和写作的产物,值得-读。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作者 邹传俸博士
★我非常希望在互联网金融刚刚启蒙的今天,有更多人拿出时间和经验分享在这方面的认识,肖璟的行动值得鼓励!我相信,未来互联网对金融将具有颠覆性的创新能力!
——好贷网CEO 李明顺
★肖璟这本书,既有对互联网金融理论的大胆探索,更有对国内互联网金融实践的深刻洞察,一如他之前的网上文字,让我每读总有所获。
——-挖财CEO 全云峰
★肖璟既能把深奥的互联网金融阐述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具有非常系统化的思维逻辑,也非常善于用图表来表现逻辑,他写的每篇文章我都会要求同事认真学习,强烈推荐!
——大家投CEO 李群林
★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无处不在,肖璟用互联网思维去解读金融行业,跨界的视角带来无限启发。
——光速安振基金合伙人 韩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