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字中的思维之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610983
  • 作      者:
    胡文华著
  • 出 版 社 :
    文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汉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宝贵遗产之一。
  说到汉字的特点与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美。汉字造字方法的精巧,文字姿态的曼妙,都令人赞叹不已。
  通过汉字古朴与端庄的造型,我们还可以理解背后的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与生活现象,乃至我们祖先的造字的智慧——这一切,都是美不胜收的。
  今天我们使用的现代汉字,已经是几经变化的形体,多少已失去了它们的早期风貌,通过《汉字中的思维之美》,我们可以从汉字看历史,又从历史来追溯汉字的渊源,这既是一个读懂中国文化源的过程,又是一个欣赏文字美的过程。
展开
作者简介
  胡文华,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师从李玲璞教授,博士师从王元鹿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出版专著《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拾级汉语第1级写字课本》和《拾级汉语第2级写字课本》,发表汉字研究、民族文字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十余篇。
  主持国家社科项目“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及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项目“留学生评教综合体系建设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汉语中,体现人的思想情感或意识活动的词语,写成汉字,一般都少不了“心”字底或者“忄”旁,这样一来,我们习以为常地以为古人有着朴素的认知观,古人大概不知道脑子是用来思考的,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于是在造字时突出“心”。汉字中有“心”字底或者“忄”旁的汉字,体现了汉字的时代特征,留下古人取象造字的思维足迹。
  《汉字中的思维之美》选择跟思考、思想、情感等有关意识活动的40个现代汉语常用汉字,通过对这些汉字进行文字学方面的梳理,关注造字取象与字形,体现字形、字音、字义与结构方面的发展变化,结合语言学、心理学、民俗学、哲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每个字的描述,展示体现于汉字中的思维之美。
展开
精彩书摘
  《汉字中的思维之美》:
  
  我“思”故我在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Ithink,thereforeIam.)“思”指的是思考。现代汉字“思”,意为思考,从心从田,是否“心田”一词由此拆解?“思”的古文字写法,小篆写作,从囟从心。《说文解字·卷十·囟部》释为“思,容也。从心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而段玉裁的解释为“思,睿也。……睿者,深通川也。凡深通皆曰睿。思与睿双声。……今依韵会订,韵会曰,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然则会意,非形声。”看来,元代的学者已经意识到,思考需要从大脑的囟门,一直到心灵,大脑与心灵结合运用才有“思”的存在。汉语中表示人的意识活动的字一般都从“心”字底或者“忄”旁,对于此,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人有一种朴素的认识观:古人认为人类用来思考的器官是心而不是大脑,因此,目前那些从“心”和“忄”的汉字都是这种朴素的认识观的反映。仔细审视“思”字构形,古人造字取象的出发点还是十3汉字中的思思维之美分清晰的。思考需要大脑,也需要心灵,古人对于心灵的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心思”一词本义不就是心会思考吗?到了隶书写法,“囟”讹变成了“田”,于是有了从田从心的“思”。在古代,“思”还出现过一些异体字,如“恖、、、”,这些写法不难看出,第一个“恖”是从小篆写法直接隶定的,““和““本应都从忄,“囟”下面的写法应该是由“心”讹变而来的。“思”的汉字造字体现了汉字中的思维之美,一方面,思考是看不见的严肃过程,汉字“思”却形象地选择思考需要的器官,从心,从囟。大脑和心,合作完成人的思考任务;另一方面,上下结构,上面是囟,下面是心,思考从大脑到心灵,一直贯通不绝。
  “思”不是简单的想,而是深通的思考,《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季文子凡事要经过反复周全的考虑再行动。后来“三思而后行”渐渐成为成语。韩愈《进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其中“思”也是指周密的思考。表示思考的词语如“沉思”、“思忖”、“若有所思”、“思前想后”、“深思熟虑”等。
  ……
展开
目录
一、心会思考么
我“思”故我在
“心”有多大
“念”念有词
深谋远“虑”
“悟”是一朵花
持之以“恒”
“感”同身受

二、心能表情达意么
“爱”是永恒
“惜”字如金
不了“情”
“愤”怒是一种能量
快“慢”之间
相“忘”于江湖
“愚”还是笨?

三、大脑思维与言语
可怕的大“脑”
“知”识与箭
“哲”学何用
君子然“诺”
“罚”是一种手段
“计”上心来

四、形象思维的印迹
“楚”楚动人
“燕”子春秋
大音“希”声
“索”之有度
上“策”?下策?
不“羡”仙
“梦”的解析

五、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法”是一只神兽
“审”到蛛丝马迹
“虚”位以待
活到老思“考”到老
忍“辱”负重
“解”与牛刀
“德”高望重
随心所“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