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发展研究丛书: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与城镇发展比较研究》:
8.快速城镇化时期的贪腐与官僚作风问题。在我国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存在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官员的贪腐问题;二是政府机构普通公务员的官僚作风和缺乏服务意识的问题。中部六省作为内陆区域这两个问题都非常突出。尤其是山西和江西,在十八大后“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的反腐中,落马的官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问题严重程度在全国都是罕见,群体性、集团式腐败问题特别严重。在我国急剧城市化的变革中各级政府官员腐败之风盛行既有现实经济原因更有制度因素。由于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的制度,导致官员权力寻租,插手项目和工程,利用权力在矿产资源开发、承包买卖、土地交易等市场行为中谋取私利。官员的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豆腐渣工程甚至黑恶势力滋生等事件,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政府部门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我国大多数政府部门或政府办事机构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问题,表现为“门难进、脸难看”,服务意识缺乏、服务技能不足,官本位思想严重。有利可图,拼命揽事,出现问题推卸责任。中部地区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制度和政策设计出发点不是基于方便群众,节省成本,而主要是基于如何设租揽事和规避责任。地方政府服务意识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是经济越落后,服务意识越差,设租现象越严重,事情越难办。为此,对中部地区而言反腐任务艰巨,廉政建设任务重。但正是因为贪腐现象是我国各地方政府的普遍问题,从而使得中部在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上大有可为。
9.非均衡发展与老少边穷问题。我国区域开发和城镇化建设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和重点开发基础好、具有优势的区域,如大城市化、特大城市以及城市群。在非均衡发展战略下中小城镇和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带来区域发展的两极分化。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对中部地区而言,主要是老少边穷的开发问题。老少边穷地区是指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县级地区、沿陆地国境线的县级行政区、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多为我国经济发展滞后、自然条件差的偏远和边远地区,多位于经济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山区和丘陵地区。对中部地区而言,老少边穷地区主要是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且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通常是重叠的。在全国中西部21个省区市确定的592个县(旗、市)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山西省有35个、安徽省19个、江西省21个、河南省31个、湖北省25个、湖南省20个。全国241个老区县中,78%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六省。中部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地区和赣南地区。中部革命老区多呈现跨省连片分布,连片开发老区已成为我国老区开发的重要战略,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全国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要示范作用。解决老少边穷问题尤其是革命老区的贫苦问题,消除贫困不仅仅关涉到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更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政治声誉。革命老区是革命时期我党最重要的支撑和依托,为全国解放作出过极大的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却长时间处于贫困状态,这极大地影响了老区人民对党的情感。为此,在当前中部各省应高度重视中部地区老少边穷问题,尤其是革命老区的开发与建设问题,而不仅仅是发展大城市,建设城市群。将开发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作为一项上升到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政治任务来抓非常必要。
10.资源型城市与资源枯竭问题。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藏分布地,储量丰富、品种多、品质高,是支撑我国工业化的重要能源基地。中部地区不少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在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中中部共74个。其中不少城市因煤或矿而兴也因资源的枯竭而衰。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为中部各省矿藏丰裕地的发展和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无序开采,导致在资源大规模开发期间,资源因价格过低并没有给资源丰裕地的人民带来与之相应的生活水平的提升,相反在资源枯竭时却留下了各种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在中部六省的矿藏资源丰裕地“荷兰病”“资源诅咒”的问题都较为突出。伴随着资源逐渐枯竭、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各地原有资源型产业无以为继,城市原有产能过剩,城市产业转型和升级压力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