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是否合理、风险集中的控制情况等内容。通过非现场监管,完善了对银行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各种业务报表和统计报表等的监管制度。随着我国银行业务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对其进行并表监管是综合预防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另外,现在由过去对商业银行的合规性监管为主开始转向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性监管为主,主要监管银行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盈亏真实性、资本充足率。并且风险性监管已贯穿到商业银行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和市场退出的各个环节,扩大了监管范围,初步实现本外币、表内外和境内外业务的并表监管,推行银行资产风险管理,为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国际化作出了开创性探索。
3.我国银行业自身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
经过多年的银行业监管,特别是近几年监管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的银行体系进一步稳定。在对我国银行业监管逐步深入的前提下,我国银行业通过不断探索银行业客观发展规律,使得银行自身风险监控和管理的能力不断提升,经营体制机制也得到不断深化变革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通过不断地对外开放,使得银行业能够逐步吸收和借鉴世界银行业的良好做法。经过多年的银行监管,我国银行的整体实力持续增长,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治理状况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监管的有效性也得到不断提高。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银行监管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成就。
(1)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深化改革,推动金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银行监管机构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我国银行业金融企业制度得到了不断改进,具体为:①大型商业银行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十一五”期间,工、中、建、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工作,并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果断启动了农业银行改革,通过汇金公司向农业银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2010年7月,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环境中,农业银行成功实现了A+H股的公开发行上市。至此,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②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有所成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