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公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32155
  • 作      者:
    贾勇宏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贾勇宏(1980—  ),河南南阳淅川县人,教育学博士。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财政、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校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其他各类纵向课题8项。已经出版《人口流动中的教育难题——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学术著作5部,其中,个人专著1部、合著3部、参编1部;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次,其中,合著《中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合理布局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合著《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荣获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届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在《中国教育与社会》(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教育与经济》《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青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报纸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荣获湖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8篇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权威文摘全文转载、摘编或索引,多篇论文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2001年,我国开始在农村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也随之产生了学生上学远、上学难和上学贵等新问题。《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公平》基于教育公平的理论视角,以全国9个省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全面论述了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对教育公平产生的不同层次的负面影响和损伤,回答了该政策实施以来负面影响有多大,影响对象是谁等重要的政策实效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的理论分析视角,阐述了该政策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和补救该政策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不少未成年少年儿童无法跟随父母进城读书生活,留在农村而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一方或双方缺位,缺少亲情关爱和帮助,在家庭结构上与其他儿童相比成为弱势受教育群体。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之后,不少学生上学距离较远不安全,需要家人接送,部分家庭为了孩子求学方便甚至不得不在学校附近租房专职陪读。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相同影响下,不同家庭接送孩子的生活负担是不同的。家庭接送负担与家长每周接送孩子的频率密切相关。家长每周接送孩子上学的频率又与孩子的年龄、家校距离、安全状况、家庭成员的时间和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低龄走读儿童需要家长天天接送,在校住宿的小学低龄儿童需要在周五或周日接送1—2次,距离学校较近的学生和高年级学生一般不需要接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公平:学校布局调整无法回避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问题
一、教育公平思想的历史演进
二、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相关概念辨析
三、教育公平的特点
四、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及其测量
第二节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一、教育公平是学校布局调整的应然价值取向
二、学校布局调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三、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表现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对教育起点公平的损伤表现
一、家校距离大大增加,学生上学远
二、求学费用增加,学生上学贵
三、求学困难多,学生“上学难”
四、诱发厌学倾向,辍学率整体反弹
第二节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对教育过程公平的损伤表现
一、家校距离有别,课余学习时间投入不同
二、班级规模大,师生互动难
三、工作繁重,教师责任心下降
四、家校疏离,对学生成长不利
五、寄宿条件不完善,寄宿生膳食营养状况堪忧
第三节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对教育结果公平的损伤表现
一、学生学习成绩群体差异很大
二、部分学生群体心理发展失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损伤教育公平的特点与性质
第一节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损伤教育公平的特点
一、损伤对象多为弱势受教育群体
二、损伤程度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
三、损伤程度有层次性差异
四、损伤是政策对教育公平影响的两面性中的一面
五、损伤的前提是政策整体效果利大于弊
第二节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损伤教育公平问题的性质
一、该问题属于制度衍生型教育公平范畴
二、该问题是公平与效率价值冲突的外在表现
三、该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一种反映
四、该问题是政策目标单一化的结果
五、该问题是政策过程性特征的体现
六、该问题是社会不公平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延伸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损伤教育公平的成因
第一节 政策价值取向偏差:在源头上忽略教育公平
一、重效率轻公平
二、重城镇轻农村
三、学校规模重大轻小
第二节 政策执行过程存在偏差:在过程中损伤教育公平
一、学校布局调整整体规划不科学
二、学校撤并缺乏科学的实施标准
三、政策执行缺乏弹性
四、执行程序欠缺民主公正性
第三节 政策配套措施不足:在结果上损伤教育公平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二、寄宿学校办学条件差
三、农村校车制度不完善
四、农村教学点建设滞后
五、学生资助制度不完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损伤教育公平的消弭与补偿
第一节 建立规范的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制度
一、制定科学的学校布局调整标准
二、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政府行为
三、建立畅通的民意反馈和监督机制
第二节 恢复和保留必要的农村教学点
一、找回必要的农村教学点
二、提高现有教学点的教育质量
第三节 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配套措施
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完善农村寄宿制办学
三、完善农村校车服务制度
四、对困难学生进行补偿和帮助
本章小结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