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法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69937
  • 作      者:
    陈骁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骁,海南海口人。助理研究员、高级项目管理师。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审批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2003级)、经济法学硕士(2007级)、经济法学博士(2010级)。
  主要研究方向为财税法、金融法。先后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三项。在第三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第七届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明德经济法学文库6:经济法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致力于在“分权自治—地方政府竞争—地方政府融资失序—融资行为的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的分析框架下,探寻我国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的根源及解决之道,这是经济法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作者认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迅猛增长的成因并不完全在于地方政府“缺钱花”,而在于地方政府渴望“找钱花”,“找钱花”背后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分税制在政府之间塑造了多个竞争主体,以GDP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机制诱发了地方政府官员发展经济的动力,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刺激了地方政府的投资欲望。我国现行法律对地方政府融资进行了限制,但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被变本加厉释放了出来,债务规模与偿债能力不匹配的矛盾凸显。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规范需要从需求控制和供给控制两个维度进行,需求控制体现了对地方政府权力的限制,供给控制则体现了资本市场对政府融资行为的约束。《明德经济法学文库6:经济法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理论阐述清晰,分析问题客观,对策建议可操作性强。
展开
精彩书摘
  《明德经济法学文库6:经济法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融资问题研究》:
  在局部性风险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呈现出越到基层债务负担越重的趋势。在现阶段,从举债主体上看,政府的层级越低,债务扩张速度越快。根据审计署的审计公告,截至2013年6月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8万亿元,比2010年年底增加3.87万亿元,年均增速为19.97%。其中,省级、市级、县级年均分别增长14.41%、17.36%和26.59%,自省级政府至县级政府,债务的增速呈加快的趋势。①在2010年年底,只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②而截至2012年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③从总体上看,即便面临严格的政府举债监管措施,基层政府的债务规模仍然保持高度扩张之势,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已明显超出财政的承载能力。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呈现反向移动的局面,越到基层,财政压力越大.融资冲动也就越强。在银根紧缩、银行融资渠道遇阻之后,基层政府便将视角投向信托和民间融资等方式,该方式的融资成本比传统方式的融资成本高,这也加重了基层政府的负担。与省级和市级政府相比,基层政府可掌控的经济资源相对较少,债务风险的化解能力相对较弱,鉴于政府债务危机的传导性,下级政府的债务危机会逐层向上传导,因此我们要警惕局部债务风险,尤其是层级较低的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三、误区与反思: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中心
  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举债的主要载体,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攀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众矢之的。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其存在的功能和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在我国现行政治体制、财政体制下与中央进行博弈的产物,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创新之举”,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正在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其为地方建设筹集了必要的建设资金,为降低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以及加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都发挥了积极的效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贡献,不可因噎废食,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属性
  在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根据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设立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有3个省级、29个市级、44个县级政府分别设立10家以上的平台公司。①目前,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定义较多,在此主要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根据国发(2010)19号文所作的官方表述,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的,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巴曙松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包括了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开发公司、城市建设资产经营公司等,地方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方式注入资产组建成一个可以达到融资要求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承诺等作为补充的还款来源,这些公司的重点任务是将所融人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②三是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提出,一般而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组建的,主要负责运用财政资金及通过对外融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法人,其所投融资项目主要涉及环境治理、轨道交通、城市水电气热的供应、园区开发和土地储备等③。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暨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地方政府融资的基本原理
一、问题原点:政府为什么需要融资
(一)政府职能与政府融资
(二)政府融资理论的演进与变迁
(三)地方政府竞争:我国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的另一种解释
二、地方政府融资的表现
(一)领域的选择
(二)行为的类型
(三)债务的分类
三、地方政府融资的经济法解析
(一)政府融资的经济法属性
(二)政府失灵的法律规制

第二章 地方政府融资的历史与现状
一、地方政府融资的历史沿革
(一)发轫阶段
(二)探索阶段
(三)高速发展阶段
(四)调整控制阶段
二、地方政府融资的文本与实践
(一)地方政府融资的法律环境
(二)地方政府债务的全景
(三)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
(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辩
三、误区与反思: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中心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法律属性
(二)微观视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风险
(三)宏观视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面效应

第三章 地方政府融资困境的症结与出路
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体制成因
(一)经济体制: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
(二)财政体制:分税制的不完善
(三)政治体制:官员考核机制的激励
(四)地方政府竞争: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二、完善地方政府融资的整体思路
(一)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
(三)加强需求控制与供给控制

第四章 地方政府融资的需求控制
——以权力限制为视角
一、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框架
(一)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的功能与作用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探索
(三)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的模式选择
二、建立地方政府融资的行政控制
(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模式
(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弱动力”和中央政府的作用
(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融资的监管
三、完善地方政府融资问责制度
(一)强化地方政府的偿债责任
(二)问责制的引入

第五章 地方政府融资的市场约束
——以信贷市场为视角
一、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关系探析
(一)商业银行的改革脉络
(二)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二、强化信贷市场纪律
(一)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监管
(二)信贷行为的规范化
(三)规范政府担保行为

第六章 地方政府融资的市场约束
——以债券市场为视角
一、地方政府能否拥有发债权的相关争论
(一)地方政府债券的一般原理
(二)否认地方政府发债权的观点
(三)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
(四)延伸讨论:地方政府融资的模式选择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经验
(二)日本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经验
(三)国际经验评述
三、地方政府发债的现实与未来
(一)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尝试
(二)城投债的发展:新的契机
(三)地方政府发债的制度设计
(四)债券产品的设计——以廉租房建设融资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