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行动
对于企业而言,衡量人才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是他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从作业要求的角度说,匹配的就是人才。理性的用人标准是不被人才的光环所诱惑,而是紧紧扣住“企业发展需要”这根弦。
1999年9月,阿里巴巴网站建立起来了,马云立志要使之成为中小企业敲开财富之门的引路人。10月,阿里巴巴获得以高盛牵头提供的500万美元风险资金,马云立即着手的一件事情就是,从香港和美国引进大量的外部人才。
马云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当时,在阿里巴巴12个人的高管团队成员中除了马云自己,全部来自海外。
接下来几年,阿里巴巴聘用了更多的MBA,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学校的MBA,还有国内大学毕业的MBA。但是,阿里巴巴请来的很多业界高手们,却严重“水土不服”。他们总是讲得头头是道,但干起来结果全错!后来,这些MBA中的95%都被马云开除了。
马云后来回忆道:“我跟北大的张维迎教授辩论,首先我承认我水平比较差,95%的MBA都被我开除了,难道他们就没有错吗?怎么可能95%都被我开除掉?肯定有错。因为这些MBA一进来跟你讲年薪至少十万元,一讲都是战略。每次你听那些专家跟MBA讲是热血沸腾,然后做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错误让马云明白,公司当时的发展水平还容不下那样的人。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就如同飞机引擎一样,但是将飞机的引擎装在了拖拉机上,最终还是飞不起来。
后来在阿里巴巴有这样一句名言,“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跟潜能”。马云不断说:“我考三次大学没有考上,一定很平凡,如果你们觉得我今天是成功的,那每个平凡的人都能成功。”可以说,阿里巴巴现在的成功离不开这一用人理念:找到最合适的人才,放在最适合的位置。
赢在执行
企业高层领导者有效发挥人才的价值,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拿破仑说过:“最难的倒不是选拔人才,难点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即让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企业所需要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但一定是最适合的人。因为岗位需要而使用人才,所以,优秀的人未必就是最能满足岗位需要的人选,在这种意义上,合适比优秀更重要。
作为企业管理者,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让腰粗的人背土——不伤力;让腿粗的人挖土——有劲;让驼背人垫土——弯腰不吃力;让独眼龙看准绳——不分散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员工与其岗位相匹配,通过岗位匹配达到激发员工潜能的理想效果。
一家公司的招聘登记表格中有这么一栏:“你有什么短处?”一位下岗女工来应聘,在这一栏如实填上了“工作比较慢,快不起来”。很多人一致认为,她是不可能被录用的,谁知最后老板亲自拍板,录用了这位女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