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私人银行:如何于竞争性市场上实现卓越:building a culture of excellenc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9245
  • 作      者:
    (瑞士)鲍里斯·F·J·科勒迪(Boris F.J.Collardi)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全球经济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动荡、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
  共同推动了银行经营环境的根本性变化。

  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私人银行将如何进行适应性变革呢?
  是等待尘埃落定,与伴随变化而来的关键发展机遇擦肩而过;
  还是主动应对不确定性,从而在这个竞争性市场上实现卓越呢?

  成功的私人银行必定主动迎接挑战,
  积极考虑现代实践和理念,
  并持续开发基本技能和竞争力,实现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客户,
  从而在各种挑战中完美胜出。

  不幸,目前可以获得的私人银行方面的学术资料很少;
  有幸,我们找到了瑞士顶级私人银行的领军人物对此的真知灼见!

  它是一部涵盖整个私人银行价值链的专著,
  它是全球私人银行业新一代CEO的必读书!
展开
作者简介
  【瑞士】鲍里斯·科勒迪(中文名:高力达),瑞士全球性专业私人银行瑞士宝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宝盛集团国内国际业务的各项经营管理。宝盛集团是瑞士一家拥有120年历史,专注于私人财富管理的私人银行。
  他精通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和德语,是一些重要论坛的经常演讲者,受人欢迎的被采访者和专家;在汤姆逊?路透(Thomson Reuters)组织的“2011年泛欧洲卓越奖”中被评为第一名首席执行官;2008年被《财富快报》(Wealth Bulletin)杂志评为年龄在40岁之下的欧洲私人银行家“新兴之星”第一名。
  他拥有瑞士和意大利双重国籍,目前生活在苏黎世湖边一个安静的小村庄。
展开
内容介绍
  《私人银行:如何于竞争市场上实现卓越》充满迷人的吸引力和丰富的信息,它超越学术理论,结合作者自身的真实生活和工作经验,涉及以下主题:
  驱动私人银行业发展的四大动力
  寻找正确的私人银行组织形式和经营战略
  通过定制化方案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与私人银行品牌演进和推广相关的问题
  吸引、培育和留住顶级人才
  绩效考核和管理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是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复杂战略最好的教科书,对业内专家和银行界学生深浅咸宜。与其他专著不同,在当今充满挑战的行业环境下,本书既可以做精神食粮也是实用的决策参考。作者本人作为瑞士最著名私人银行之一的CEO,非常准确、成功地描绘出一个世界顶级水平私人银行的清晰框架。
  ——瑞士圣加伦大学银行学教授Beat Bernet

  ★《私人银行》一书,是首部覆盖整个私人银行价值链的专著。作者高力达根据其个人担任CEO的经验以及对行业最深入的研究分析,完美阐释了私人银行业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本书结构鲜明,从年轻学生到业内行家等对私人银行业有兴趣的人士都将受益匪浅。
  ——瑞士银行家协会主席,Patrick Odier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国际视角看瑞士银行业
  瑞士作为金融中心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这个国家的金融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7%,该行业在瑞士国内外总计有员工近24.6万人。金融中心每年为瑞士创造140亿~180亿瑞士法郎的税收,占瑞士全部税收的12%~15%。瑞士私人银行在服务质量和客户保密等方面享有无与伦比的声誉。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高效的基础设施,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坚挺的货币和稳定的政府都对其作为私人银行中心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1934年瑞士实施的银行保密法律,虽然许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确实对瑞士私人银行中心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瑞士有780万人口,大体相当于伦敦的人口规模,因此国内市场非常狭小。20世纪90年代海外私人财富的强劲增长,使许多瑞士银行和外国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纷纷以在岸和离岸的方式积极拓展私人银行业务。大型瑞士银行所关心的是要到客户聚集的地方去,不仅包括欧洲,而且还包括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国内监管环境的变化和新兴市场财富的快速增长是导致瑞士的银行迅速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拓展亚洲市场的重要因素。圣加仑大学(University of St. Gallen)的一项统计发现,63%以上的瑞士银行首席执行官(CEO)相信在未来对于瑞士私人银行而言,建立国际化经营平台是“重要的”或者“非常重要的”。而且,几乎三分之二的CEO“确信加强国际化经营是未来实现私人银行成功的前提”。
  商业模式的演进
  向富裕的客户和家庭提供个性化的资金管理和咨询服务是私人银行的基本职能所在。但是,用商业模式的术语来定义私人银行是非常困难的。目前,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存在多种类型。在瑞士,私人银行的典型定义就是“私人银行实行合伙制,其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近年来,这种类型的私人银行已不多见。2010年,在瑞士只有12家这样的私人银行符合这种划分标准。这种传统的私人银行模式希望能够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只是提供本银行所开发的产品。这样的经营方式包括整个价值链的全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采用这种私人银行经营方式的主要原因就是保密。换句话说,私人银行认为由外部的合作伙伴来处理客户信息面临重要风险。此外,苏黎世大学的银行教授汉斯· 盖格(Hans Geiger)和瑞士银行学院执行主任哈里·修茨勒(Harry Hürzeler)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私人银行如果使用外部产品,也会被认为是一种“缺乏能力”的表现。然而,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原因之一就是客户需求更加复杂和高端,这会影响到他们对有关金融专业技能、纳税筹划、法律合规等方面的需求。产品和服务的范围扩大要求私人银行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单靠一家私人银行来提供各类产品的最好解决方案的模式越来越不现实。实际上,今天如果拥有第三方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强大的标志,因为它给予了客户所需要的最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这就推动形成了通常由不同形式和各类股权结构组成的私人银行商业模式。如今,一家私人银行可能是由传统意义上的合伙人所有,或者可能是一家更大的上市金融集团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保证私人银行聚焦于核心业务,也就是纯粹的私人银行。另外一种情况是,私人银行业务可以是金融机构在一体化的基础上提供给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一部分,与其并列的金融服务包括资产管理、投资银行、零售服务等。在瑞士,私人银行服务也可以由区域性银行提供,其中州政府持有主要的股份,这些私人银行主要服务于零售客户和富裕客户。更为复杂的情况是,一些私人银行甚至可能是由非银行机构或者在不同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组建的,比如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或保险公司。因此,虽然只有少数几家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私人银行,但从广泛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的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反映出随着财富的增长,这个行业所具有的吸引力,许多公司在向这个行业进军。
  全球金融中心
  作为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大部分私人银行都从事跨境业务。离岸财富管理在全球财富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按照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2010年,离岸财富管理总额从2009年的7.5万亿美元增加到7.8万亿美元。然而,这项研究同时指出,离岸财富管理总额占全球财富的份额从2009年的6.6%下降到2010年的6.4%。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国等财富快速增长的市场离岸比例很小,另一方面欧洲和北美监管强化导致大量财富从离岸撤离。虽然在岸财富管理仍然是一种主要的业务,但是与离岸财富管理业务相比,它很难引起公众的关注。离岸银行在一般大众看来是不用向政府纳税的资金天堂。公众通常认为这些资金属于犯罪分子、独裁者或者其他政治敏感人士(PEPs)所有。这可能是向离岸私人银行账户存款的最原始动机之一。但是,也存在持有离岸资金的其他法律原因,即本地税收当局要求全部公告其资产,这些资产可能属于一个企业家,他或她由于担心母国的政局动荡和财务风险而将资金存入离岸账户。资本管制,通货膨胀以及货币贬值等原因都会导致私人客户将资金存入离岸账户。值得注意的是,与为什么在离岸持有财富无关,离岸和在岸的区别简单讲就是资金在哪里进行登记入账。由于监管压力不断增加、纳税豁免、强迫居民报告海外资产的政府间协议不断出台等因素,因此除非被政府明令禁止,大量资金越来越可能被保留在这些账户里。
  从离岸财富角度看,瑞士是全球的领先者。波士顿咨询公司将瑞士列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2010年,在瑞士的银行管理着约2.1万亿美元的离岸客户资产,占全球离岸账户财富管理总量的27%。其次是英国、英属海峡群岛和爱尔兰,总计管理离岸资产1.9万亿美元,占全球离岸账户财富管理总量的24%。
  财富的全球化,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不断增加的监管压力,正在鼓励一些非传统离岸中心的兴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作为重要金融中心的崛起。
  近年来,新加坡作为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角色实现了快速发展。根据位于苏黎世的AG咨询合伙公司TCP的一项研究,在新加坡的离岸资产高达5 000亿美元,新加坡的目标是成为“亚洲的瑞士”。由于具有现代化监管环境,稳定的经济环境,友好和稳定的政府,以及出色的基础设施,新加坡在离岸业务发展方面已经成为区内无可争议的领先者。
  根据普华永道国际(PricewaterhouseCoopers International, PwC)发布的《2011年全球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调查报告》(Global Private Banking and Wealth Management Survey 2011),到2013年,新加坡很有可能超过瑞士和伦敦,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财富管理中心(见图2-1)。
  此外,私人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虽然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对现有的金融中心提出了重要挑战,提供了财富管理的重大机遇,但是进入这些市场的成本很高,并且还在不断上升。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这些成本不仅表现在聘用客户关系经理、前台办公室经理与产品专家方面的成本,也表现在法律、合规、风险专家等方面的成本上升。
  在离岸中心监管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你认为世界顶级的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会是哪里?它们现在最为成功,而且在未来两年内仍将保持这种优势。
  从国际视角看瑞士银行业
  瑞士作为金融中心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这个国家的金融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7%,该行业在瑞士国内外总计有员工近24.6万人。金融中心每年为瑞士创造140亿~180亿瑞士法郎的税收,占瑞士全部税收的12%~15%。瑞士私人银行在服务质量和客户保密等方面享有无与伦比的声誉。这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高效的基础设施,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坚挺的货币和稳定的政府都对其作为私人银行中心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1934年瑞士实施的银行保密法律,虽然许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确实对瑞士私人银行中心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瑞士有780万人口,大体相当于伦敦的人口规模,因此国内市场非常狭小。20世纪90年代海外私人财富的强劲增长,使许多瑞士银行和外国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纷纷以在岸和离岸的方式积极拓展私人银行业务。大型瑞士银行所关心的是要到客户聚集的地方去,不仅包括欧洲,而且还包括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国内监管环境的变化和新兴市场财富的快速增长是导致瑞士的银行迅速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拓展亚洲市场的重要因素。圣加仑大学(University of St. Gallen)的一项统计发现,63%以上的瑞士银行首席执行官(CEO)相信在未来对于瑞士私人银行而言,建立国际化经营平台是“重要的”或者“非常重要的”。而且,几乎三分之二的CEO“确信加强国际化经营是未来实现私人银行成功的前提”。
  商业模式的演进
  向富裕的客户和家庭提供个性化的资金管理和咨询服务是私人银行的基本职能所在。但是,用商业模式的术语来定义私人银行是非常困难的。目前,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存在多种类型。在瑞士,私人银行的典型定义就是“私人银行实行合伙制,其所有者承担无限责任”。近年来,这种类型的私人银行已不多见。2010年,在瑞士只有12家这样的私人银行符合这种划分标准。这种传统的私人银行模式希望能够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只是提供本银行所开发的产品。这样的经营方式包括整个价值链的全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
  采用这种私人银行经营方式的主要原因就是保密。换句话说,私人银行认为由外部的合作伙伴来处理客户信息面临重要风险。此外,苏黎世大学的银行教授汉斯· 盖格(Hans Geiger)和瑞士银行学院执行主任哈里·修茨勒(Harry Hürzeler)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私人银行如果使用外部产品,也会被认为是一种“缺乏能力”的表现。然而,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原因之一就是客户需求更加复杂和高端,这会影响到他们对有关金融专业技能、纳税筹划、法律合规等方面的需求。产品和服务的范围扩大要求私人银行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单靠一家私人银行来提供各类产品的最好解决方案的模式越来越不现实。实际上,今天如果拥有第三方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强大的标志,因为它给予了客户所需要的最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这就推动形成了通常由不同形式和各类股权结构组成的私人银行商业模式。如今,一家私人银行可能是由传统意义上的合伙人所有,或者可能是一家更大的上市金融集团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保证私人银行聚焦于核心业务,也就是纯粹的私人银行。另外一种情况是,私人银行业务可以是金融机构在一体化的基础上提供给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一部分,与其并列的金融服务包括资产管理、投资银行、零售服务等。在瑞士,私人银行服务也可以由区域性银行提供,其中州政府持有主要的股份,这些私人银行主要服务于零售客户和富裕客户。更为复杂的情况是,一些私人银行甚至可能是由非银行机构或者在不同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组建的,比如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或保险公司。因此,虽然只有少数几家传统意义上的独立私人银行,但从广泛意义上讲,私人银行业的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反映出随着财富的增长,这个行业所具有的吸引力,许多公司在向这个行业进军。
  全球金融中心
  作为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大部分私人银行都从事跨境业务。离岸财富管理在全球财富中占有重要的份额。按照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2010年,离岸财富管理总额从2009年的7.5万亿美元增加到7.8万亿美元。然而,这项研究同时指出,离岸财富管理总额占全球财富的份额从2009年的6.6%下降到2010年的6.4%。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国等财富快速增长的市场离岸比例很小,另一方面欧洲和北美监管强化导致大量财富从离岸撤离。虽然在岸财富管理仍然是一种主要的业务,但是与离岸财富管理业务相比,它很难引起公众的关注。离岸银行在一般大众看来是不用向政府纳税的资金天堂。公众通常认为这些资金属于犯罪分子、独裁者或者其他政治敏感人士(PEPs)所有。这可能是向离岸私人银行账户存款的最原始动机之一。但是,也存在持有离岸资金的其他法律原因,即本地税收当局要求全部公告其资产,这些资产可能属于一个企业家,他或她由于担心母国的政局动荡和财务风险而将资金存入离岸账户。资本管制,通货膨胀以及货币贬值等原因都会导致私人客户将资金存入离岸账户。值得注意的是,与为什么在离岸持有财富无关,离岸和在岸的区别简单讲就是资金在哪里进行登记入账。由于监管压力不断增加、纳税豁免、强迫居民报告海外资产的政府间协议不断出台等因素,因此除非被政府明令禁止,大量资金越来越可能被保留在这些账户里。
  从离岸财富角度看,瑞士是全球的领先者。波士顿咨询公司将瑞士列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2010年,在瑞士的银行管理着约2.1万亿美元的离岸客户资产,占全球离岸账户财富管理总量的27%。其次是英国、英属海峡群岛和爱尔兰,总计管理离岸资产1.9万亿美元,占全球离岸账户财富管理总量的24%。
  财富的全球化,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不断增加的监管压力,正在鼓励一些非传统离岸中心的兴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作为重要金融中心的崛起。
  近年来,新加坡作为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角色实现了快速发展。根据位于苏黎世的AG咨询合伙公司TCP的一项研究,在新加坡的离岸资产高达5 000亿美元,新加坡的目标是成为“亚洲的瑞士”。由于具有现代化监管环境,稳定的经济环境,友好和稳定的政府,以及出色的基础设施,新加坡在离岸业务发展方面已经成为区内无可争议的领先者。
  根据普华永道国际(PricewaterhouseCoopers International, PwC)发布的《2011年全球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调查报告》(Global Private Banking and Wealth Management Survey 2011),到2013年,新加坡很有可能超过瑞士和伦敦,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财富管理中心(见图2-1)。
  此外,私人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虽然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对现有的金融中心提出了重要挑战,提供了财富管理的重大机遇,但是进入这些市场的成本很高,并且还在不断上升。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这些成本不仅表现在聘用客户关系经理、前台办公室经理与产品专家方面的成本,也表现在法律、合规、风险专家等方面的成本上升。
  在离岸中心监管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你认为世界顶级的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会是哪里?它们现在最为成功,而且在未来两年内仍将保持这种优势。
  ……
展开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卓越的私人银行架构
愿景和使命
现在的状态
在哪里和如何做
过程、人和计划
评估
结论
第二章 私人银行发展的驱动力
变化中的行业
四大关键驱动力
结论
第三章 寻找正确的私人银行组织形式和经营战略
组织形式和趋势
私人银行结构
全能银行与纯粹的私人银行
设计组织架构
结论
第四章 形成监管环境的外部力量
监管环境
监管者和行业如何应对国际和国内挑战
结论
附录:一些重要的监管机构和法律
区域和国家立法
第五章 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多元化很重要
有关客户细分的争论
当前的客户细分实践
细分标准简介
按行为标准对客户进行细分
吸引新的客户
从长期角度保留客户
结论
第六章 超越产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危机也是催化剂
波动性已成为新“常态”了吗?
金融产品和服务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客户需求与产品及服务的匹配
结论
附录1:最常见的金融产品简介
附录2:选择基金和基金中的基金的关键标准
第七章 为什么品牌很重要
品牌的起源
品牌的功能
为什么品牌在私人银行业如此重要?
优质品牌如何成长?
品牌建设要求遵守规则和保持持续性
品牌具有个性和“DNA”
全球品牌建设的挑战
行为品牌的重要性
可选择的品牌渠道
赞助
结论
第八章 提供超级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的演变
来自豪华酒店行业的启示
驱动客户体验的大趋势
了解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的阶段划分
创造“愉悦”的体验
制定客户体验战略
结论
第九章 理解卓越服务
卓越服务与内部客户
定义内部客户
服务价值循环
服务的虚拟特性
持续卓越
卓越服务的4个驱动因素
考核卓越服务
结论
第十章 赢得争夺人才的战争
为什么战争会打响
为什么需要人才
赢得人才战争的武器
衡量你的成功:人力资源工具
结论
第十一章 定义和提升领导力与文化
塑造一个领导者的因素是什么?
结论
第十二章 绩效考核与管理
了解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的演变
从模型到战略,再到考核
绩效环
绩效管理的维度
定义考核指标
私人银行和绩效管理
选择考核目标
平衡计分卡:私人银行的软考核指标
结论
附录 关键绩效指标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