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理学破解山海经:古神州在横断山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2109520
  • 作      者:
    彭永岸著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地理学破解山海经——古神州在横断山区》是我国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唯一的文字记述。由于它的深奥和玄机,人们无法看懂它而遭到质疑。它记述的古神州是我国人类早期原始部族社会时期的山川地理、丰富物产、神州古国以及我们祖先在古昆仑山上的很多生活内容。可以说没有《山海经》,后人不知道有古神州,更不知道祖先们那么多生活细节。这是《山海经》的特殊贡献及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研究上古中国历史的一座知识宝库。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山海经》概述
    第一节  神秘的《山海经》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商代至今在黄河流域约3500年称为下古文明是清楚的。而从三皇五帝的我国人类早期至夏代约1500年的上古文明至今仍然是空白。它在什么地方?商灭夏,夏代在黄河流域的什么地方?至今没有找到。黄河流域至今找不到夏代及其以前的有力证据,这就令人费解了。商、夏之间有个历史大断层,才被人们称为上、下文明。而据《山海经》记述,商成汤伐夏桀,夏朝亡是在靠近正立无景的北回归线和巫山的横断山区,这就更令人感到惊奇,  《山海经》更加神秘?
    《山海经》是部什么书?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成了千古之谜。施宣园等主编的《千古之谜》提到,  “明代的胡应麟、杨慎、清代的毕沉也都认为《山海经》是《山海图》的文字说明.根据我国很早就有绘制山川地图的记载,以1973年马王堆墓出土的地形图,推测《山海经》成书时有一种图画绘载山川道里,神人异物,是可能的”。这说对了,  《山海经》就是地理记述和《山海经图》的图像解释和文字说明。现因找不到《山海经图》,一般人按常规方法是很难读懂它。《山海经》记述的古昆仑山在横断山区。历代人们几乎一无所知。司马迁和历代人们把它拿到黄河流域去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阴差阳错?“奇”就“奇”在这里?本书将揭开和破解这个千古之奇,千古之谜。
    《山海经》是神秘的。说它神秘,那是几千年来,没有人能看懂它。看完《山海经》,人们不知道古昆仑山在哪里?不知道中华大地有没有这个地方?其范围和面积有多大?也不知道书中记述的上千个形似“怪物”是何东西?正因为这样使得《山海经》变得神乎其神。
    一、历代人们把黄河流域认定为古神州缺乏依据和证据
    几千年来,历代人们都认为古神州在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
    按理,古神州在黄河流域,《山海经》记述的山川与黄河流域的地理应当基本对应;很多山名、地名应当保存下来;黄河流域应当有夏代及其以前的遗迹;黄土高原就是古昆仑山?是万物皆有,得天独厚的好地方?然而《山海经》记述的山川地理与黄河流域的山川地理天差地别,根本无法对应,《山海经》被说成天书、天下第一奇书、巫书和神话。这不自相矛盾吗?这说明《山海经》记述的古神州不是黄河流域。可以说,一部《山海经》找不出一句话是记述黄河流域的。古神州在黄河流域变成传说中的神话。这中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大有文章。
    先看《辞海》对《山海经》的解读是:“古代地理著作,十八篇。作者不祥,各篇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数认为不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十四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是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见《辞海》缩印本785页)。
    《辞海》对黄帝的解读是: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炎帝扰乱各部族。他(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从此他从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传说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现存《内经》一书,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故名《黄帝内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晋书·天文志上》:黄帝坐在太微中,含枢纽之神也。(参见五帝)”(见《辞海》缩印本2053页)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山海经》概述
第一节 神秘的《山海经》
一、历代人们把黄河流域认定为古神州缺乏依据和证据
二、《山海经》十八篇其实就是古昆仑山方位图
三、《山海经》记述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地理方位的
四、《山海经》是在横断山区写成的,作者是横断山区人
第二节 中华文明是由横断山区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组成的
一、中华民族的根和源在横断山区
二、《山海经》中的帝尧就是炎帝,帝喾就是黄帝
三、五帝的葬地在横断山区狄山、苍梧之山、岳山和务隅之山
四、没有炎帝、没有帝丹朱的五帝是歪曲和篡改上古历史
第三节 古神州经历过大迁徙《山海经》被带到黄河流域
一、夏王朝在横断山区是古神州在横断山区最有力的证据
二、商成汤伐夏桀后灾难发生,各国先民被逼向外作迁徙
三、《山海经》随大迁徙被带到黄河流域

第二章 地理学破解《山海经》古神州在横断山区
第一节破解古神州少与汉、唐时期是两个不同的地理版图
一、朝鲜与天毒(竺)相邻
二、朝鲜在北,日本在南,倭属燕,不是在日本列岛
三、日本人是混血儿,说明它的祖先匈奴在南部
五、雁门关、代国在大泽方百里的南部
第二节古昆仑山的地理标志”
一、古神州北部有4座冬夏有雪的雪山
二、古神州南部有正立无影景的北回归线
三、古神州西南部有炎火之山
四、古神州中南部有个方形湖泊是舜帝所浴的母亲湖
……

第三章 《山海经》十八篇原文注释(彭永岸、扶永发)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