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车舆马具》:
世界各地最早出现的车都是独辅车,这已经由一系列中、外考古发现所证实。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辕也”,既然已先称辅,何必又再称辕呢?对此《辞海》引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孚部》中的说法做进一步解释:“按,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谓之辅,故亦日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
朱骏声是清道光时人,他在写书时可能还不知道东汉的一些大马车,双辕比独□还耍“穹隆而高”。所以孙机先生在《中国古独辅马车的结构》一文中作了新的定义:“马车称辅,牛车称辕;单根称□,两根虽装在马车上亦多称辕。”…
总之,这是作用相同的部件的两种不同称呼,《中国古代车舆马具》以后涉及这一问题时就采用孙机先生的定义。
中国古代崇尚厚葬。远在石器时代已形成在墓穴中随葬劳动工具、装饰品、陶器、家畜和粮食等生产生活用品的风俗。商代以后,奴隶主贵族出于强化王权的政治需要,存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的思想支配下,不仅随葬大批昂贵的青铜器,还普遍以大量奴隶、牲畜为殉葬品,有商一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厚葬高峰期。西周时期厚葬之风依然如故,虽然青铜器、奴隶等殉葬品的数量有所减少;战国时期更以木俑、陶俑替代奴隶。以陶器取代部分青铜器,然而一些王侯之墓仍然使用数目惊人的动物、珍稀工艺品和纺织品作陪葬,靡费之风在社会上层依旧盛行。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车舆马具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来源于发掘出的车马坑。车马坑是帝王陵墓的随葬墓,埋的是帝王生前使用的车与拉车的马,商周时期还经常一同埋葬驾驭马车的奴隶。这种墓大都没有墓室和棺木,一般只在坑底和坑面上用草席铺、盖后直接填土,随葬的人和马大都是被处死后下葬的,人土时依照生前所处的位置在车旁安放好,所以数千年后的今天重见天日时。我们仍可以根据遗骨、腐朽物的痕迹和金属物品来分辨、≠Ⅱ断出车的结构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20世纪30年代初发掘了六座商代车马坑以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进一步的探查工作只能中止。
从1953年开始,在攻克了车马坑发掘的剥剔技术难关的基础上,六十多年来陆续于河南安阳等地发掘出商代车马坑二十几座,在北京琉璃河等地发掘出西周车马坑近20座。在山两太原等地发掘出春秋战国的车马坑十几座,近年来仍不断有新的发现。这些车马坑中除一部分由于被盗掘或其他因素的破坏,留存的遗迹遗物少而凌乱外,大都保存得十分完整。现在,有的经过处理已整体搬迁至室内收藏保护,有的就地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成功发掘的车马坑遗迹和出土的实物,十分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先秦时期独辅车的面貌。
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史上发掘的第一座车马坑是1935年春在河南安阳殷墟王陵区东区七组“小墓”(应为祭祀坑)之南发现的,编号为1136—1137。第二年存安阳殷墟小屯东北地宫殿区C区乙七墓址之南又发现了五座车马坑,编号为M20、M40、M45、M202、M204。
这五座车马坑有四座受到隋代墓葬的破坏、扰乱,仅存少量的马饰与马骨,唯有M20号车马坑保存尚属完整(图2—1)。坑内埋有一车四马三人,在车厢内外出土了三组武器、工具和马具。木车的遗迹限于当时的发掘条件和技术水平没有能够清理出来(包括‘1935~,的一座),只留下一些现场的文字记录,从几座墓中出土的车马上的青铜器物可以看出,有的车装饰得很华丽(图2,2)。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安阳大司空村发现了一座车马坑(编号M175)。并成功地剥剔出车的木构残迹,可惜车舆的上部、车衡和车辅的大部分因覆盖土层的堆压、破坏而未能清理出来(辅、衡的位置是根据遗存的铜饰件推测出来的)。所以尚不完整(图2,3)。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