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山位于紫禁城皇宫西北侧,咫尺之遥。一旦有危及紫禁城皇宫和京城安全的情况发生,清廷会利用“发信炮金牌”、“奉旨放炮”的信牌,及时从紫禁城皇宫内廷发出传谕,由白塔山上的信炮传递信息,告急京城内九门和外七门,迅速地调兵遣将会集至京城各个角落。
本章通过文献史料对“信炮”、“信牌”的记载,结合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奉旨放炮”信牌(金牌),以及兵器库藏“信炮”实物,探讨清代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衙门如何对紫禁城皇宫周边地区进行防备,特别是如何布局八旗精锐拱卫京城以及制定《白塔信炮章程》的。一、清代京城步军统领衙门与白塔信炮机构清袭明制,通过机构、职官和任务的设置,加强京城及宫禁要地的安全警备。其实历朝对宫禁重地和政治中心的警卫都很重视。秦朝就置有中尉,负责徼循京师。汉朝太初元年,将中尉更名为中执吾,掌京师盗贼、考案疑事。唐龙朔二年改设左、右金吾大将军。明朝则设九门提督,掌京城门禁,维持社会治安,兼理刑名等。清代京城是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帝王居住的宫禁重地,因此紫禁城和京城内外属宫禁要地,戒备森严,负责安全的警备机关即是步军统领衙门(简称“步军营”)。步军统领官的全衔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它统领京师八旗的步军和京城绿营的马步兵(即“巡捕营”),相当于京师地区的卫戍、警备部队和治安保卫机关①。故宫博物院珍藏有清光绪朝遗留的金质“圣旨步军统领衙门”合符一件②。该金质合符为正方形,边长17厘米,厚0.9厘米。共二扇,扇面阳纹“圣旨步军统领衙门”,另扇面镌刻“光绪贰拾捌年月日制步军统领衙门”字样。
顺治初年,设有步军统领1人、左右翼总尉各1人以及步军校等官,专管京城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定为正二品衙门。康熙十三年(1674年)命督提九门事务,三十年(1691年)兼管巡捕三营(乾隆四十六年增为五营)。雍正七年(1729年)始定步军统领衙门,并派部院堂官1人协理刑名事务(乾隆四十三年定,凡步军统领由尚书、侍郎等文职简放者,则不派部臣协理;凡由都统武职简放者,仍照旧)。嘉庆四年(1799年),步军统领衙门升为从一品衙门,并增设左、右翼总兵各1人,与步军统领同堂坐办公务。至此,该衙门基本定制,直至清末。
步军统领的设官额缺及其所管事务如下:设统领(从一品)1人,由皇帝特简亲信大臣担任,掌九门管钥、门禁,统辖八旗步军、五营将弁,以周徼循肃清京邑。步军统领衙门统率的军队有两部分:一是京城八旗步兵;二是京城巡捕五营马步兵(防守外城及京郊地方,分23汛驻守;八旗步兵防守内城,按八旗方位分汛驻守稽查)。步军统领衙门主要职掌守卫、稽查、管理城市地面、断狱、门禁(内城九门、外城七门,各设官兵驻守稽查)、巡夜、禁令、编查保甲、缉捕、审理案件、监禁人犯、救火、发信号炮等职责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