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头颅中国:全新解读中国“大历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1108744
  • 作      者:
    黄摩崖著
  • 出 版 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全新解读中国“大历史”:头颅中国》的笔墨多放在殷周之变与周秦之变,这是国史的两大关节,确实耗费了我不少心血,然而此书终能幸运地与大家见面,这已使我感到非常满足,如还能开卷有益,则之前的一切辛酸都不值一提。当然,因个人才智有限,《全新解读中国“大历史”:头颅中国》的错讹与浅陋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批评指正。在此还请开卷诸公先受摩崖一拜,因为我一早就决定甩开后记,在序言里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的挚友,他们都是我的“头颅”!
展开
内容介绍
  《全新解读中国“大历史”:头颅中国》以“头颅”为寓,打破了以往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分而论之的著史格局,再以二十“话”结构,遵循时间顺序,完整讲述先秦文明史。每话各有主题统摄小节.文字庄重典雅,缓急相宜,史料编排详略得当,新意辈出,全方位地展现了动人的先秦画卷。作者黄摩崖为宋代文化大家黄庭坚裔孙,才情恣肆,旁征博引,尤其擅长推翻陈见。发明真义,常于故纸堆中得出石破天惊之论。作者游历名山大川。特意选择崭新的秦文化据点——里耶古镇(秦洞庭郡迁陵县)作为创作地点,对先秦历史乃至华夏文明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独到的反思。作者的“心论”系列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是向蔡东藩的“演义”系列、黎东方的“细说”系列致敬的国史系列作品,《全新解读中国“大历史”:头颅中国》正是此写史新格局的开山之作。
展开
精彩书摘
  帝辛既站在了革命的对立面,那么他必然成为一切向往光明美善者的靶子。可“商纣王”毕竟是不伦不类的蔑称,无严谨可言。不过今人论史倒可以尊重一些无伤大雅、无害原则的习惯,何况这种使用习惯还蕴涵着道德批判。为帝辛说上两三句公道话,并不会减弱“殷鉴”的效果,衮衮诸公不应认为自身距纣王还有相当的差距,反该从事不关己的梦中惊醒,原来帝辛还没坏到那种程度便已伏法……
  曾有学者指出殷商走向衰亡的原因很可能与古罗马相似,即大量使用青铜器饮酒导致铅中毒。且不论古罗马的铅水管不如中国先秦的陶水管安全,殷人对酒器的接触程度岂能与古罗马人日用铅水管相提并论,饮酒再多也不可能多过饮水。更何况殷人的青铜酒器一是合金,二是普及程度有限,不可能造成殷人集体的、深度的铅中毒。故此论虽视角独到,却也有为暴政开脱之嫌。
  因为世袭的君主得罪人民的原因和必要性都比较少,因此他自然
  会比较为人们所爱戴。除非他异常恶劣,惹人憎恨之外,他的臣民自
  然而然地向着他,这是顺理成章的。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纣王”之恶实是殷人社会之弊,之所以天下之恶皆归于帝辛,并非如后人所想出自周人抹黑,而是源于周人的王政理念。在周人那里,君主对于王政堕落是要负全责的,此是后话。
  今人对黑暗神权的反感也是应该获得尊重的。晚商之暴虐统治也确实不是出自儒家的抹黑,《墨子》便讲到纣王“贼诛孩子”。“刳剔孕妇”。把绝对王权视为天公地道的法家亦可为证,《韩非子·喻老》记载:“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邱,临酒池。”甚至连殷的朝廷大员都觉得国家病人膏肓。《尚书·微子》中记录了微子和太师、少师的问答,说天帝要降灾于商,但君臣酗酒,竟不畏惧。国家祭祀荒废,却刑杀严苛,横征暴敛,民怨鼎沸,亡国不远了,赶紧弃暗投明吧!
  在甲骨文考释工作展开以前.没有人确信商人会以杀人来祭神殉葬;在殷墟发掘之前,人们更无法想象杀戮的残忍程度。吴其昌早年所作《殷代人祭考》就认为“伐祭”是砍人头祭祖,但信者寥寥。其实以今日的文明程度来回顾三千年前“天邑商”这个政教合一的王国绝对是黑暗多于光明。纣王杀死大臣比干并残忍地剖视其心,这标志着晚商核心人物的彻底疯狂。即便没有《周书》与《史记》的渲染,甚至没有任何文献的记载,看官们仍可结合世界早期历史来推想殷商时代的糟糕。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不仅都是严格区分平民与奴隶的,而且都为奴隶准备了悲惨的境遇。古埃及对待以色列人的刻薄,以致后世的西方国家广泛地了解“埃及的黑暗”,耶和华所降的“十灾”便是对埃及的惩罚。殷商野蛮的神权政治毫无疑问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疯狂的人祭人殉灾难,这种判断果然得到了近世考古发掘成果的支撑。人祭乃是以活人作为祭品祭献神灵的宗教仪式,《左传》中有“用人”之指,即杀人以祭。可奴隶像牛羊一般作为牺牲,算不算人呢?这些奴隶或被活生生烧死、或被投入江中、或被去头沉埋地下,而人殉则是用人陪葬的丧葬习俗。大批的奴隶多来源于战俘,可商人并未将其用于经济生产,而是奴役他们从事其他的苦差。等待那些胆敢逃跑之奴隶的,是无比残忍的酷刑,比如刖刑(锯掉一只脚),而受刑之后仍然不能逃脱悲惨的命运,不是不死,而是时候未到。他们死后,骨骼还可能被精选一番,以用作骨器的原料,为这个世界增添美好。按奴隶制的标准来看,殷周都是不合于西方的,但殷人尊神的血腥真相却不容掩盖。
  神权统治的特性决定了部族信仰不能垮、局势不能乱,一旦如此,神权见鬼。《吕氏春秋·贵因》说武王伐纣前曾派出探子,据其回报称,商之王政江河日下,从“谗慝胜良”到“贤者出走”,再到“百姓不敢诽怨”的极点,简直无可救药,于是武王决定出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重大决策过程中,占卜并未居首要地位,而让位于情报收集与形势分析。孔后来说:“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孔子的感情很复杂,他自然知道暴政注定商的灭亡,在形势上,商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在道义上,周人早该为天下兴利除害,但周人还是等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才发起军事行动。周人的隐忍至德既合乎儒家提倡的君臣之义,同时也切中了孔子内心对“根”的天然同情。
  《苟子·议兵》记载:“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
  ……
展开
目录
第一话  青铜不等于青史
1.1  禹域神迹
1.2  文明底稿
1.3  明文存档
1.4  国字的脸
1.5  在天之灵
第二话  上帝之死与革命
2.1  堕落与酒
2.2  道德审判
2.3  上帝倒戈
2.4  伯夷叔齐
2.5  白旗之悬
第三话  奠基时代的英雄
3.1  西伯养老
3.2  箕子启蒙
3.3  微子抉择
3.4  姜尚东进
3.5  二次革命
3.6  计划婚恋
3.7  召公路线
第四话  文化转向与被动魅
4.1  宗教温情
4.2  巫术迟暮
4.3  奴隶为人
4.4  人兽鬼
4.5  鼎革前后
4.6  天上天下
第五话  古典礼乐联邦制
5.1  血脉铺张
5.2  国野二元
5.3  礼乐黏合
5.4  礼教识人
5.5  封建赠礼
第六话  专权以蛮族之名
6.1  战时体制
6.2  双重威胁
6.3  专权效应
6.4  傲慢偏见
6.5  猎人笔记
第七话  贵族精神的正午
7.1  诗人前世
7.2  高贵姿态
7.3  理性早启
7.4  行为艺术
7.5  史官风骨
第八话  华夏世界的裂变
8.1  畏乱源头
8.2  “国际”笑话
8.3  兵荒马乱
8.4  名利之场
8.5  东方没落
第九话  都会的白天黑夜
9.1  国富论
9 2 神圣土地
9.3  工商城市
9.4  两种时间
9.5  顺逆鸿沟
第十话  乌托邦与集中营
10.1  首席老道
10.2  道之为物 J
10.3  人间世
10.4  近墨者“赤”(上)
lO.5  近墨者“赤”(下)
10.6  “仁”贩子(上)
10.7 “仁”贩子(下)
10.8 动物庄园
第十一话  儒法间的罪与罚
11.1  精英主义
11.2  法的精神 197“
11.3  罪与罚
11.4  保守主义
11.5  平庸主义
第十二话  士人堆里刨真儒
12.1  自强不息
12.2  群星闪耀
12.3  道统所系
12.4  愚忠愚孝
11.5  儒林真传
第十三话  秦楚与南土经略
13.1  天王之憾
13.2  南土称雄
13.3  两方虎狼
13.4  要害之郡
13.5  面向南海
第十四话  鱼肉相忘于江湖
14.1  疲民之恶
14.2  法的陷阱
14.3  胜者为王
14.4  头颅似山
14.5  背后力量
第十五话  历史选择与进退
15.1  走出必然
15.2  历史选择 26l
15.3  进退之辩
15.4  错失良机
15.5  贪天之功
第十六话  帝制灰天下之心
16.1  兴亡怪圈
16.2  帝国死结
16.3  文化灾难
16.4  道德文章
16.5  忏悔录
第十七话  道路的东西之争
17.1  屈打成招
17.2  如此东西
17.3  贵远贱近
17.4  厚今薄古
17.5  他山之石
第十八话  最早博物馆之殇
18.1  文庙之殇
18.2  盛名之下
18.3  欲加之罪
18.4  寻其头颅
18.5  终审孔儒
第十九话  尸臭与历史信仰
19.1  独夫尸臭
19.2  子不语
19.3  邯郸学步
19.4  历史眼界
19.5  历史信仰
第二十话  中国究竟在哪里
20.1  宅兹中国
20.2  中国本色
20.3  淮橘为枳
20.4  姑妄言
20.5  其命维新
周朝君主列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