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尚书·禹贡》简说
一、《尚书》
二、《禹贡》
三、《禹贡》研究
第二章 司马迁采录《禹贡》所作的改动
一、《史记》明确夏禹治水“自冀州始”
二、《史记》误写“鸟夷皮服”
三、《史记》增加和强调“道九山”
四、《史记》增加和强调“道九川”
五、《史记》强调周王朝封侯体制
第三章 《禹贡》记载的九州以及贡路交通
一、《禹贡》九州
(一)冀州
(二)兖州
(三)青州
(四)徐州
(五)扬州
(六)荆州
(七)豫州
(八)梁州
(九)雍州
二、九州的贡路交通
(一)冀州贡路交通
(二)兖州贡路交通
(三)青州贡路交通
(四)徐州贡路交通
(五)扬州贡路交通
(六)荆州贡路交通
(七)豫州贡路交通
(八)梁州贡路交通
(九)雍州贡路交通
第四章 《禹贡》记载疏通的黄河、淮河、长江
一、疏通的黄河河道
二、疏通的淮河水系河道
三、疏通的长江水系河道
四、“四渎”疏通的成效
第五章 《禹贡》时期的物产与生态环境
一、物产
(一)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物产,盐贡,
产象和犀牛的地方
(二)荆州、豫州物产、产象和犀牛的地方
(三)梁州、雍州物产、铁器的起源
二、生态环境条件
第六章 《禹贡》记载的族群
一、《禹贡》记载的东夷族群与首领蚩尤
(一)古籍记载蚩尤称号炎帝
(二)蚩尤族群在山西河北山东地面生存发展
(三)蚩尤与黄帝大战失败后南迁
(四)苗、瑶族是炎帝蚩尤后裔的山东土著东夷族群
(五)《禹贡》记载的“淮夷”
二、《禹贡》记载的西羌族群
(一)《禹贡》记载的羌族群
(二)蚩尤族群的西迁后裔与羌戎族群变迁
第七章 《禹贡》与夏王朝
一、夏族群
二、夏禹治水及夏族始于古都邑晋南
三、从夏朝都城的迁徙趋向看华夏大融合
(一)阳翟是舜赐予夏禹的封地
(二)夏禹治水族群东移
(三)夏朝都城往东迁徙
(四)夏族的余脉迁徙山东
第八章 结束语
一、中国地域族群是古老的
二、神农和炎帝不是同时代的人
(一)神农炎帝不同代
(二)神农氏的由来
(三)神农氏时期
(四)神农炎帝南展
三、华夏族群的形成
(一)华夏族群
(二)华夏族群的形成
四、对《禹贡》的说明
五、对黄帝及其族群的简述
(一)古籍记载的黄帝来源
(二)黄帝生于甘肃天水轩辕丘
(三)河南新郑不是黄帝族群源生地
六、“狄”族群
七、远古北方族群
八、南方楚越及西南夷
九、炎黄时代的年表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