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里氏9.0级的大地震和因此而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 日 本东北部地区。在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日本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所表现 出的 超然的冷静和秩序井然的场面,通过电视画面,震惊了整个世界。
从广义上来看,自然灾害发生后出现明抢豪夺的现象近年来有增无减 ,已 经成为一种倾向。从海地发生地震和美国的新奥尔良受灾后明抢豪夺的案 件就 可以说明这一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世界上很多人都为日本人在3.11地 震后 表现出来的这种“超常的举动”而感到吃惊,并认为这是日本文化产生的 巨大 力量。笔者却以为,与其说这种秩序井然来自于日本文化,倒不如说这是 日本 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礼节,长期以来在无形中养成的一种良好习惯。如果 单从 一种文化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个角度来解释的话,是没有太强的说 服力 的。比如说,日本人对自己身边的事和物是善还是恶,有着非常明确的判 断标 准,并且大家都在努力地使自身的言行更加完善。换句话来说,从这些受 灾的 人们身上体现出的这种沉着冷静和秩序井然,与其说来源于日本文化,倒 不如 说来源于日本社会结构中的某些无形的力量。
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在面对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巨大悲痛面前,这些 生活 在灾区的人们不仅沉着冷静地面对着残酷的现实,而且凭借高度的自觉性 ,维 持着正常的秩序。他们排着长长的队领水和食物,在避难所里,大家很自 觉地 照顾弱者、老人和孩子们,人们自觉地做着应该做的一切。从他们泰然自 若的 表情中看不出一丝凄惨、悲凉的哀愁来。
要谈论日本社会,或者提及日本这个名族之前,有必要对其国民性做 一个 分析。日本人的国民性大体上属于“缺乏自主、自治性,个人服从团体, 严格 遵守上下等级关系,并且非常在乎周围对自身的看法和评价”。也就是说 ,日本 人爱抱团儿,并且一切服从团体中多数的意见,唯恐自己因不合群而被孤 立或 在众人面前丢脸。
在此,笔者想引用日本非常有名气的“中国通”田中则明先生关于对 日本 民族的性格分析,田中先生指出:日本民族性格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把别 人的反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但凡做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事物本身 是否 符合逻辑,而是周围的人对此将产生什么样的看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从日语的表达方式上来看的话,这点尤为突出。正因为日本人非 常在 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所以才会对外界的反应格外敏感。对他们而言,与人 交往 时一般只走过场而不会说真心话或者假戏真做,从这一点正说明在他(她) 们 的内心里自我意识非常 强。因此在文化论的范 畴里常常把日本人最明 显的特征定义为“日本 人是集团主义的群体”。
日本人有着缺乏个人意 识的特点,使得在日本 社会中,“以和为贵,回 避冲突”成为了比较普 遍的处世之道。可以说, 集团主义和对周围大环 境的依赖性是日本社会 的特点。这里的集团主义是相对于个人主义来说的,在日本社会里自我意 识不 存在于以人为单位的个体之中,而产生于其所在的团体。这个团体中的每 一个 成员都愿意接受这种状态,并对所属的这个团体有着无私的忠诚之心。
P1-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