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派的诗文,通于南宗的绘画,所谓“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诗为无形画,画为有形诗”,两者的媒介虽格不相入,而意境则无有二致。园林的创意,既通于诗情,自然合于画意,它不仅是有形的诗,同时还是立体的画。因此,古代园林的园主,大多精于鉴赏南宗的绘画,有些本身便是南宗画派的代表作家;而造园的匠师,为了满足园主的意图和审美趣味,亦大多兼擅南宗的画道。如元代的朱德润、倪瓒,明代的米万钟,清代的石涛、任薰等等,都是以画家的身份参与造园的设计构思;而如叠石家张涟,吴梅村、黄宗羲都曾为之作传,指出其造园参考大痴、云林画法,以平冈浅阜、瘦石疏林取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又进一步把园林意境与山水画法结合起来,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妙造自然,别开生面;此外如张南阳、周秉忠等,无不精于绘事,洵非凡手。
在中国绘画史上,遗留下大量以园林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同样可以作为中国园林艺术之“画意”的具体印证,如倪瓒的《水竹居图》、沈周的《青园图》、王翬的《苏州艺圃图》、吴儁的《拙政园图》、汪荣的《随园图》、王学浩的《寒碧山庄图》、任熊的《范湖草堂图》等等。
综括园林六法之间的关系,第一步立意构思,可比作园林的“形体”;第二步掇山理水,可比作园林的“骨骼”、“血脉”,因骨骼而形体得以“立”,因血脉而形体得以“生”;第三步亭台楼阁,可比作园林的“五官眉目”,有生命、能起立的形体因之而有“主”;第四步莳花栽木,可比作园林的“服饰”、“毛发”;第五步题名点景,可比作园林的“美容化妆”;第六步诗情画意,可比作园林的“精灵神采”——诗情画意的意境高低,当然全赖于前五法的步步得当与否,而直接牵涉到对一座园林成败的最终评价,同时,也是对造园匠师技艺工拙和园主襟怀雅俗的最终评价。
三 中国园林的分类
中国古代园林的类型划分,因不同的依据、不同的标准而各有不同的分法。
第一种分法根据园主的身份来划定,一般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类。皇家园林的冈主为帝王,私家园林的园主则为贵族、官僚、文人、商贾等。也有的于这两大类型之外,增加宗教祭祀园林、公共游豫园林两类,合为四类。宗教祭祀园林为宗教寺庙、祠堂的附属部分,如山西晋祠,北京潭柘寺、卧佛寺等都有园林;公共游豫园林则多位于风景名胜区,如杭州的西湖、济南的大明湖、北京的什刹海等,周围建有不少封闭的公私园林,而它本身也因此成了一座开放的大园林,大众可以随意游览、集市于其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