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我把要讲的故事放在高粱地里
原本想趁火打劫,谁知道弄假成真
高晓春:无论是在由您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红高粱》《暖》里,还是在您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里,我们都不难看到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不难看到您与高密东北乡那酽酽的化都化不开的“血地”深情。因此,文学评论界的人们称您为“高密东北乡”开天辟地的皇帝。
莫言:是的,就是在《白狗秋千架》这部小说里,我第一次战战兢兢地打起了“高密东北乡”的旗号,从此便开始了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文学生涯,原本想趁火打劫,谁知道弄假成真。我成了文学的“高密东北乡”的开天辟地的皇帝,发号施令,颐指气使,要谁死谁就死,要谁活谁就活,饱尝了君临天下的乐趣。什么钢琴、面包、原子弹、臭狗屎、摩登女郎、地痞流氓、皇亲国戚、假洋鬼子、真传教士……统统都塞到高粱地里去了。
高晓春:一位作家说过,莫言的小说都是从高密东北乡这条破麻袋里摸出来的。
莫言:他的本意是讥讽我,但我却把这讥讽当成了对我的最高的嘉奖。这条破麻袋,可真是好宝贝,狠狠一摸,摸出一部长篇;轻轻一摸,摸出一部中篇;伸进一个指头,拈出几个短篇。
高晓春:一个作家难以逃脱自己的经历,而最难逃脱的是故乡经历。您说过这句话。
莫言:所谓经历,大致是指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在某个环境里,干了一件什么事,并与某些人发生了这样那样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作家很少原封不动地使用这些经历,除非这经历本身就已经比较完整。
在这个问题上,故乡与写作的关系并不特别重要,因为有许多作家在逃离故乡后,也许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事。但对我个人而言,离开故乡后的经历平淡无奇,所以就特别看重故乡的经历。我的小说中,直接利用了故乡经历的,是短篇小说《枯河》和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文革”期间,12岁的我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小工,起初砸石子,后来给铁匠拉风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铁匠们和石匠们躺在桥洞里休息,因为腹中饥饿难挨,我溜到生产队的萝卜地里,拔了一个红萝卜,正要吃时,被一个贫下中农抓住了。他揍了我一顿,把我脚上那双半新的鞋子剥走,送到工地领导那儿。我因为怕丢了鞋子回家挨揍,只好去找领导要鞋。领导是个猿猴模样的人,他集合起队伍,200多人站成黑压压的一片。太阳正在落山,半边天都烧红了,像梦境一样。领导把毛主席像挂起来,让我请罪。
我哭着,跪在毛主席像前结结巴巴地说:“毛主席……我偷了一个红萝卜……犯了罪……罪该万死……”
民工们都低着头,不说话。
张领导说:“认识还比较深刻,饶了你吧。”
张领导把鞋子还给了我。
我忐忑不安地往家走。回家后就挨了一顿毒打。出现在《枯河》中的这段文字,几乎是当时情景的再现:
哥哥把他扔到院子里,对准他的屁股用力踢了一脚,喊道:“起来,你专门给家里闯祸!”他躺在地上不肯动,哥哥很用力地连续踢着他的屁股,说:“滚起来,你作了孽还有功啦是不?”
他奇迹般站起来(在小说中,他此时已被村支部书记打了个半死),一步步倒退到墙角,站定后惊恐地看着瘦长的哥哥。哥哥愤怒地对母亲说:“砸死他算了,留着也是个祸害。本来今年我还有希望去当个兵,这下全完了。”
他悲哀地看着母亲。母亲从来没有打过他。母亲流着眼泪走过来。他委屈地叫了一声娘。
看过《枯河》的人也许还记得,那个名叫小虎的孩子,最终是被自己的亲人活活打死的,而真实的情况是:当父亲用沾了盐水的绳子打我时,爷爷赶来解救了我。爷爷当时愤愤地说:“不就是拔了个萝卜嘛!还用得着这样打?”父亲是好父亲,母亲是好母亲,促使他们痛打我的原因,一是因为我在毛主席像前当众请罪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二是因为我家出身上中农,必须老老实实,才能苟且偷安。
当然,并非只有挨过毒打才能写出小说,但如果没有这段故乡经历,我绝写不出《枯河》。
高晓春:再谈谈长篇小说《檀香刑》。《檀香刑》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入围作品,并且是全票入选。《檀香刑》述说的是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的事儿,发生在1900年前后,与您的经历无关。对于这类体裁,您如何把握?
莫言:我想,你说的是历史小说的问题。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堆传奇故事,越是久远的历史,距离真相越远,距离文学越近。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传奇化的过程,每一个传说者,为了感染他的听众,都在不自觉地添油加醋,再到后来,麻雀变成了凤凰,野兔变成了麒麟。我的小说大概也就是这类东西。我把要讲的故事放在高密东北乡、放在高粱地里——就像孙犁把故事放在荷花淀里、老舍把故事放在小羊圈胡同里、沈从文把故事放在凤凰城里一样,然后,再把往昔传奇化的传说,用我的思维方式去讲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