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5.201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444442
  • 作      者:
    马中红主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已是连续第四年推出了。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这次的报告在构成上又有一些变化,并增添了一些新的类目。对一种有延续性的出版物来说,变与不变的关系处理是个难点,却也是一种动力。不管怎样,我们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汇集点点滴滴与大家分享,并见证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成长。


展开
目录

纵深拓展的主题不同话语的碰撞

——2015年青年亚文化研究论略马中红

社交媒体与青少年生活方式转变

青年亚文化的叙事策略和审美风格

青年族群的多元性别文化研究

新经济模式中粉丝主体的多元性

重返“阶层—结构”的亚文化理论研究模式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文选

熟悉的陌生人:

青年群体网络人际关系的一种类型张娜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熟悉的陌生人的概念解析以及特质

四、 熟悉的陌生人: 认同、归属与亲密的建构

五、 总结与讨论

青春片新怀旧: 当爱变成信仰

——当今文化生产的“多语性失语症”周志强

一、 “卑恋情结”与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二、 “情感偏执狂”: 三种卑恋怀旧的文化逻辑

三、 青春文化的“多语性失语症”

作为“异己之物”的青春赵静蓉

一、 被悬置与被他者化的历史

二、 青春是一种创伤记忆

三、 青春怀旧的伦理意味

萌: 当代视觉文化中的柔性政治吴明

一、 日本御宅族文化中的“萌”

二、 “萌”在当代中国的改变

三、 “萌”与“可爱”的区别

四、 作为柔性暴力的“卖萌”

五、 结论

网络涂鸦中的身体重塑与“怪诞”狂欢杜丹

一、 问题的缘起: 涂鸦、虚拟空间与身体“替身”

二、 身体的重塑: 角色降格与虚构“小叙事”

三、 怪诞的狂欢: 对抗与“笑”(诙谐)

四、 结论及反思

新世纪以来华语青春片中的“宅男”形象聂伟肖东祺

一、 华语影像中边缘人物的崛起

二、 发现“宅男”: 聚光灯外的“穴居者”

三、 寻找“海扁王”: 三角关系中的身份博弈

“基友”称谓认同与泛化: 

网络时代性别文化变迁研究黄君周云水

一、 “基友”称谓泛用: 从互联网走向现实的个案

二、 互联网虚拟社区对“基友”称谓的认同

三、 同性恋群体对“基友”称谓泛化的态度

四、 从虚拟到现实: “基友”称谓泛化对性别文化的影响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粉丝经济模式蔡骐

一、 以偶像为核心的明星经济模式

二、 以内容为核心的IP运营模式

三、 以社群为核心的合伙人商业模式

四、 对粉丝经济的整体反思

“明星文本”与“粉丝电影”

——2014年度中国电影粉丝亚文化现象观察陆嘉宁

一、 彼得·潘的《小时代》

二、 赛车手的《后会无期》

三、 老男孩与《小苹果》

四、 星爸星娃的电影真人秀

五、 《匆匆那年》从小屏幕到大银幕

“底端青年”的假设及发展

——基于对几种特定青年群体的关注与研究南曙光

一、 “底端青年”的假设

二、 “底端青年”中的几种典型群体

三、 几种“底端青年”的内在联系

四、 “底端青年”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差序制造与污名构建

——再议“杀马特”群体王斌

一、 何为“杀马特”: 缘起与演变

二、 制造差序: 社会身份的二元分殊

三、 污名构建: 一个解释性的框架

四、 讨论、反思与总结

iPhone就是“爱疯”吗?——对大陆青少年

迷拜苹果手机现象的文化经济学解读孟登迎

一、 大陆青少年抢购和迷恋苹果手机的景观扫描

二、 消费者抢购和迷恋苹果手机背后的传媒话语建构

三、 从苹果手机的消费看苹果手机的生产过程

四、 暂时的结论

新媒体、新修辞与转型中国的性别政治、

阶层关系: 以“绿茶婊”为例曹晋徐婧黄傲寒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究

三、 “绿茶婊”: 社会性别权力流转与新阶级分化

还原理性: 网络游戏舆论场的转向韩鑫束晓舒

一、 提出假设: 网络游戏长期被媒介污名化处理

二、 两种研究方法: 新闻文本分析与受众分析

三、 检验假设: 基于新闻报道内容分析的考察

四、 再论证: 以受众分析的视角

五、 总结与讨论

另类公共领域?

——线上游戏社区之检视王昀

一、 线上游戏社区的公共性探讨

二、 研究说明

三、 线上游戏社区的公共交往实践

四、 线上游戏社区的行动秩序与权力再生产

五、 结语: 反思作为公共领域的线上游戏社区

青年亚文化研究工作坊

“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工作坊闻亦柳徐蒙马中红

一、 确定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板块

二、 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 结语

域外青年亚文化传真

海外青年亚文化研究论文摘要选编严万祺成恳

青年亚文化理论

音乐亚文化研究

涂鸦亚文化研究

学校亚文化研究

粉丝亚文化研究

性别亚文化研究

时尚亚文化研究

其他亚文化研究

越南青年人的互联网使用与文化实践[越南]武俊

一、 越南互联网用户和网民情况

二、 越南青年人使用互联网的现状

三、 越南青年人网络生产信息和文化现象

四、 结语

青年亚文化研究信息与资料

来自现实的召唤

——2015年度青年亚文化研究著作述评顾亦周

一、 经典的回响

二、 不可忽视的另一种力量

三、 从文化反哺到酷读社会

四、 游戏、自我、消费与“水坝理论”

五、 结语

“玩坏了”的灿烂与尴尬: 青年与时代情境的相逢

——2015年青年亚文化现象述评鲍鲳

一、 女权与戏谑: 从“武媚娘传奇”到“武大头传奇”

二、 “我”的呈现与孤单: “网络红人”简称“网红”

三、 我的娱乐我做主: 《太子妃升职记》与网络剧

四、 国外与本土的结合: “鬼畜”文化的崛起

五、 结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