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美与共:海派文化与上海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117709
  • 作      者:
    李伦新,忻平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美美与共 海派文化与上海人》为2014年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的第13届研讨会的论文集,其内容包括进一步廓清海派文化的理论发展,发掘和考证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脉络乃至与宗教及欧洲文化的联系,展现海派文化的艺术门类、品种和成就,并观照海派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展开
精彩书摘
  《美美与共 海派文化与上海人》:
  松江区广富林遗址文化,属于移民农耕文化,也是南北文化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文化概念——广富林移民文化。当时,一批北方的移民或许为了躲避战祸,或许为了逃离灾荒,携家带口,跨过浩瀚的长江,千里迢迢地来到江南,迁徙到松江广富林一带落脚。而生活在当地的土著先民,大度地接纳了他们。北方移民在此安居乐业,并与土著先民和谐共处,一起耕耘广富林这块美丽而肥沃的土地。广富林也渐渐地成为一个史前移民的共同集居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自古以来,上海八面来风似的移民源源不断地孕育了海派文化,并使其蓬勃发展。所以海派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海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广富林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四千多年前,是中华文化跨进文明门槛的关键时刻,在中原,正值夏朝。夏朝以后,出现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物:一个是甲骨文,一个是青铜器,一个是城郭(即城市)。这些事物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人类文明史进程中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与此同时,南方有什么动静呢?长江下游的情况虽然与中原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有着明显差异,但是人们如果要想了解在中华文明起点上长江流域的动态,尤其是长江下游的动态,那么,松江区广富林是一个绕不开的解读地点。 
  1958年,广富林农民在开挖河道时发现大量陶罐等文物。1961年,上海市文管所在此作了试掘,出土了较完整的石犁、石斧、石刀、陶罐、陶盆、陶豆等遗物三十多件。于是,中华大地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广富林文化。村北有上海市文管会立碑作为标志,附近有一块不算太大的池塘,池水清澈,四周绿树成荫。据说这池塘便是考古发掘后留下的。1977年,广富林文化遗址被上海市政府宣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展开
目录
致辞
在第十三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在第十三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史论新篇
广富林:海派文化之根
海派文化与上海人
犹太人与上海城市文化
江南制造局与海派文化
从宋氏家族看海派文化
租界语境下的海上文化畸变
闽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与钱明光“松江是上海之根”的商榷
浙兴街区:上海多元化城市发展的记忆
上海出土长沙窑瓷器研究三题
考古学视野中的海派文化——以钱山漾文化为中心
“娘家”文化孕育宋氏家族成长
徐光启在上海老城厢的遗迹

文坛艺苑
从海派书画看海派文化的现代性
林烟洗尘铸经典——上海画家与中国山水画
海派文化与上海书法篆刻
参与上海旧校场年画创作的苏州画家
岁月深处墨痕断幸有彩笺泛沉香——从遗札收藏热话民国彩笺与笺谱
论周慧瑁的笔墨形态与书法谱系
笔墨中的苦难与超越——试论周慧珺书法的史诗气质
沪上广告中的海派精神
怀旧经典情怀音乐,传承创新海派文化
上海名媛的旗袍风采
明代上海人的审美观——以上海明墓为例
新旧家庭的对比——早期上海电影的文本分析
《雷雨》人物原型的考证与典型化的艺术创造
小说《繁花》的电影想象与上海文化
上海语言岛的沉浮——兼谈方言艺术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一则广告看上海闲话中特色动词的命运
那些穿梭往来于上海巷陌的古今——评金宇澄小说《繁花》
上海茶书出版叙录

海派生活
石库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文化旅游与海派文化资源的激活与创新——以上海虹口区为例
继承上海传统创新养老事业
对徐汇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虹口:海派文学之源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青浦推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实践和创新
上海迪士尼游乐园市场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上海与海派家居文化
从SMG新媒体用户舆情反馈看上海市民文化需求
我爱上海的理由

闭幕词
海浪美如花 弄潮真好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