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商法研究.2015年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66330
  • 作      者:
    吕来明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吕来明(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兼职律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承蒙学界同仁的关注与支持,《商法研究》2015年卷得以面世。2015年卷继续以弘扬商法理念、反映商法实践成果、促进商法理论研究为宗旨。设置包括商事制度改革研究、热点问题评论、疑案探究、商事组织法、商事投资法、金融法专论、域外商法、电子商务立法研究、调研报告等栏目。
  “十二五规划”与“十三五规划”交替之际的商法研究呈现出薪火相承、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多重特征。一方面,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下,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商事法律理论与制度研究趋于视角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对策建议精细化。另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与制度创新的要求,与互联网以及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相关的商事法律理论和制度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商法研究》2015年卷主要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取消低注册资本制后如何深入推进工商注册制度改革,保障债权人的利益,重建企业信用体系?商事制度改革研究部分,关注公司资本制改革后,企业信用体系的建构、市场监管、法律规范适用及实施效果等。吕来明教授从监管视角下的信用治理与信息公示、权利视角下的商业信用权保护、交易行为视角下的信用提供等三个方面对企业信用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熊英教授等提出了工商注册变化后构建新型市场监督机制的建议。白慧林副教授就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背景下抽逃资本禁止性规范的司法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况旭处长等对北京市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曹稷对央企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借力资本市场助力央企改革进行了探讨。
  热点问题评论部分,李仁玉教授等结合案例对优先购买权制度进行研究,并就商事拍卖中优先购买权的实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张保红教授认为商法公法性之说法有待商榷。刘素芳律师分析了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陈凤芝副教授等就非法添加及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进行研究。张倩如等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进行解读。
  疑案探究部分,周楠等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矛盾判决,就机动车责任保险中车上人员与第三人之间身份转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商事组织法部分,姚栋律师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了公司治理问题。李可书律师分析了小微企业职工监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张世君副教授等对宗教组织法人化路径进行了新思考。张凌云博士在对公司裁判和破产裁判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了破产审判职权主义的裁判思维。
  商事投资法部分,刘弓强副教授利用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企业国际投资环境。
  金融法专论部分,李洹法官通过类型化方法对股指期货风险法律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张龙副教授等以光大“乌龙指”事件为例,对证券市场异常交易的法律规制进行了研究。张星律师对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王亦平教授对民间借贷法律边界的认定标准进行了阐释。刘影副教授等界定了内幕交易行为并提出了监管建议。侯雪梅副教授探讨了动产融资租赁登记问题。董彪副教授等就股权信托制度设计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完善建议。
  域外商法部分,丁鈱澈博士以中国经理和韩国执行官的引进和发展为中心对中韩公司法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刘筠筠教授等对欧盟婴幼儿食品法规标准进行了介绍和比较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应用和普及,电子商务深刻影响社会生活。2015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已经完成电子商务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商法研究》2015年卷将电子商务立法研究独立设为一栏,以示关注。史紫伟对电子商务立法的定位进行了思考。崔佳慧对电子商务中经营主体的商事登记制度进行了研究。刘慧芹关注电子商务向社交平台领域拓展出现的微商现象,就建立微商诚信机制提出了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商法研究>文丛:商法研究(2015年卷)》:
  (二)企业信用监管的实现途径及信息公示的主要内容
  信用是通过相关信息为人们所了解和评价的,信用监管的前提是信息公开,因此信息公示是实现信用监管的基本途径。现代社会中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交易形态、规模、地域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的公开不仅仅需要向交易相对方公开,而且需要向社会公开才能够产生信用治理的效果,这就需要建立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实现。2014年8月23日国务院公布的《企业信息公示条例》确立了企业信息公示及信用监管的基本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建立的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也开始运行。企业信用信息都将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条例》建立的一整套企业信息公示及监管制度,无疑是对政府传统监管方式方法的一次重大革新,成为了在传统监管基础上的“第三维度”监管。第一,规定了企业应当自主申报公示信息的义务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公示义务。企业不但要公示年度报告信息和其他信息,还要公示其受到政府部门处罚的信息。这一规定对于身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对其主动申报公示信息的自觉性要求无疑是十分严格的。如果不给予严厉监管,信息瞒报、信息欺骗等行为有可能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这就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企业自觉履行公示义务。由企业通过政府部门搭建的信息公示平台,自主申报公示信息,并对其信息申报公示行为加以监管,可以加强企业本身的自律,保证信息的真实可信,也为生意合作伙伴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保障双方交易安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起到关键性作用。《条例》规定的承担企业信息公示义务的主体包括企业和政府两类。企业应当承担通过信息信用公示系统进行年度报告的义务和临时信息报告义务。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是指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年度报告内容包括:①企业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②企业开业、歇业、清算等存续状态信息;③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④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东或者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⑥企业网站以及从事网络经营的网店的名称、网址等信息;⑦企业从业人数、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对外提供保证担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信息。第一项至第六项规定的信息应当向社会公示,第七项规定的信息由企业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企业临时信息公开义务是指企业在某些信息形成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的一种义务。包括:①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③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④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⑤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⑥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政府管理部门承担的信息公示义务主要如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以下信息产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示:注册登记、备案信息;动产抵押登记信息;股权出质登记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以下简称其他政府部闩)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①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②行政处罚信息;③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其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系统公示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企业信息的互联共享。第二,作出了政府部门要对企业公示信息情况进行抽查,以及对社会公众举报公示信息存在隐瞒真实情况进行处理的规定。《条例》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监管制度,包括抽查制度、举报制度等。《条例》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核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对企业公示的信息依法开展抽查或者根据举报进行核查。第三,规定了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企业信用联动惩戒制度等。“异名录”制度是指企业未按照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未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或者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是指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事由自列入之日起届满3年仍未消失的,I商部门将其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一种约束性制度。
  ……
展开
目录



商事制度改革研究
论企业信用的三个视角及其法律调整
工商注册便利化后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的构建
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抽逃出资禁止性规范的适用
首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探析
借力资本市场助力央企改革

热点问题评论
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
——兼论商事拍卖中优先购买权的实现
商法公法性之商榷
浅析隐名股东法律风险及防范
我国非法添加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研究
新《食品安全法》修订解读

疑案探究
机动车责任保险中车上人员与第三人身份转化问题探讨

商事组织法
浅谈我国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小微企业职工监事制度研究
我国宗教组织的法人化问题
试论破产审判职权主义的裁判思维
——基于公司裁判和破产裁判的比较分析

商事投资法
企业国际投资法律环境的动态分析
金融法专论
股指期货风险法律控制的类型化研究
证券市场异常交易的法律规制研究
——以光大“乌龙指”事件为例
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结构相关问题研究
民间借贷法律边界的认定标准
内幕交易行为的界定及监管建议
动产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研究
股权信托制度设计的思考与完善建议
……

域外商法
电子商务立法研究
调研报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