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国时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62688
  • 作      者:
    石善涛, 赵锋著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民国时尚》讲述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短短三十八年的民国时期充满了无数令后人不可思议的符号,我们不妨借用狄更斯名著《双城记》中的一句话:“那是很好的时代,那是很坏的时代。”而在诸多不可思议的符号当中,“时尚”这个字眼恐怕是典型的了。
  自从民国肇始,在一波又一波思想革命浪潮的席卷下,在欧风美雨的洗礼下,国人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从布袄黑裙到花样旗袍,从人力车到小轿车,从洋房到西餐,从女性解放到集体婚礼……无不凸显着令人惊叹的时代巨变。
  民国时期的人们,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曾掀起过一波波的摩登潮。上照相馆拍张照片,到舞厅跳一支舞,买一本《良友》画报欣赏一下美女……所有这些社会现象都折射出那个年代的时尚元素。
展开
精彩书摘
  《民国时尚》:
  报社真被砸怕了,请了警察来站岗,并准备好了绳索、石块,只等唐大姐上门“一决雌雄”。此时,唐大姐也觉得自己有点儿理亏了(郑师道和她似乎真有点儿什么),于是请了政界报界多位朋友吃饭,请他们居间调停。
  最后此事的结局有两个版本,一说唐大姐最终还是上了法庭,并且败诉,但她又利用自己旗下的报纸攻击报馆总经理,说总经理与一起谋杀案有关,后来经过调解,报馆登报道歉,唐群英也登报为自己虚构谋杀致歉,并赔偿报馆损耗。还有一说是双方为了谁该先道歉又闹僵了,最后闹到都督谭延闽那里,谭延闺接了这个烫手山芋,两边调停无效,吃了个闷亏,最后动用2000元公款给报社,不了了之。但是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郑师道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唐大姐直接派一位闺蜜上门用枪指着郑师道,逼迫他离开湖南,不然枪子儿可不长眼,于是这位被炒作出来的“新郎”只好灰溜溜地逃离湖南,后来在浙江被人暗杀,唐大姐估计这才真正松了口气。这阵仗,现在的女性哪个能闹得出来?但是这事对唐大姐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不就是砸了个报馆吗,不值一提的!她还干过更大的事情呢! 当初为推翻清王朝,包括女子北伐队、救援队在内的众多姐妹都曾为革命出过力,但是民国一成立就翻脸不认人了。新政权完全无视保障男女平等的承诺,不仅没有在新宪法中制定相关条文,还把原同盟会革命章程中的“男女平权”删除,对这样的做法唐大姐等一干女性坚决反对。
  1912年2月20日,唐群英联合上海、南京、长沙等地的女界领袖林宗素、沈佩珍、吴木兰、王昌国等人,一方面倡议发起组建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一方面上书临时参议员和孙中山,要求中央政府给予女子参政权。但是这些要求再次被无视了,唐大姐怒火攻心,便在3月19日、20日、21日连续三天到临时参议院去讨说法。第一天,虽然门卫极力阻拦,但她们仍以旁听的名义闯进议事厅,并与参议员们争吵起来。
  第二天,参议院换了卫兵来阻拦,为首的唐群英、沈佩珍二话不说动起手来,一脚将卫兵踢倒在地,还把参议院的门窗玻璃都砸了,最终强行闯进了议事厅与参议员们争辩。第三天,参议院派来重兵把守,这些女中豪杰们虽然也佩了枪,但自知打不过,就转而去了总统府,要求孙先生亲自干预,孙先生当即答应从中斡旋。
  这场“女界大闹参议院”风波的上演,在当时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谁知这事还没完,5月,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唐群英等也准备一起北上,以便联络北方女界,要求参议院给予女子参政权。这下子可把在北京坐等革命果实的袁世凯给吓坏了,他在给国务总理唐绍仪的函电中明确指出:“应准其举定一二人来京,不得令其全体北上,以免种种窒碍。”但是唐大姐才不管袁大总统的软硬兼施呢,毅然北上,为“男女平权”奔走呼号,说袁大总统不承认女子参政的权力,那么她们也不承认袁大总统! 然而,在8月同盟会改组国民党的会议上,宋教仁还是向旧势力妥协了,决定将原同盟会革命章程中的“男女平权”条款删除。唐大姐再三被无视,一口气咽不下去,冲上台去就跟宋教仁理论,宋教仁自知理亏,没敢搭话,唐大姐越说越激动,一巴掌就扇了过去。林森赶紧前来拉架,结果也挨了唐大姐一巴掌。当时的报纸上对该场面曾有生动的描述,据称动手打人的有唐群英、王昌国、沈佩贞等十余人,她们冲到宋教仁面前“举手抓其额,扭其胡”,“以纤手乱批宋颊,清脆之声震于屋瓦”。
  到了9月,孙中山致函唐群英等原同盟会女同志,为难地指出:“党纲删去男女平权之条,乃多数男人之公意,非少数可能挽回。君等专一二理事人为难,无益也。文之意,今日女界宜专由女子发起女子之团体,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得胜也。未知诸君以为然否。” 唐大姐固然彪悍,敢砸报馆、砸议院、打议员,然而每次斗争的结果都未能如意,孙先生的来信让她受到启发,从此之后改变了斗争方式,开始致力于女子教育,兴女学、办女报,成为女子教育的先驱。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非同寻常的民国“范儿”
新时代,新女性
从旗袍到中山装
爱情、婚姻与婚礼
“海归”变“金龟”
革命改变生活

第二篇 亦新亦旧的文化盛宴
颠倒众生的西皮二黄
电影不逊好莱坞
舞裙摇曳迷人眼
新式运动成时尚
从流行音乐到都市小说

第三篇 摩登时代
摩登女郎成时代符号
月份牌上的美人们
镜头里的时尚
民国“粉丝”也疯狂
“小资”青年手中的画报

第四篇 民国特色的民生
行走在民国的大街上
舌尖上的变迁
太太们的”麻将”战
另类奇观收藏热
民国的“购时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