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瓶颈与破解方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210431
  • 作      者:
    梁书民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梁书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6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88年获理学学士.1988——1998年先后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nm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工作,期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硕士,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参加国际园艺实习项目,在实践中研究了美国现代化农场的管理模式。1998—2004年赴美国攻读学位,先后获得北伊利诺伊大学城市地理学硕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院发展经济学硕士和资源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工作,2011年年初晋升为研究员。迄今已公开发表论文论70多篇部,其中SCI文章3篇、独*2部;主持和参加了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30多项课题研究。主要研究兴趣有农业经济与管理、食物自给率与食物安全、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土地和水资源管理、农业资源开发、跨流域调水线路规划设计、水利工程技术经济评价,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城市地理与城市群、城镇建成区扩张、工业化与资源瓶颈、交通运输地理,发展经济学、美国经济开发史和罗斯福新政、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价值核算,古代农业发展史、华夏远古史、农耕文明扩散史、古地图与世界地理发现史等。拥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能和海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以多学科有机结合为研究风格,善于钻研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主张通过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开发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的土地和矿产资源,拓展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实现食物自给有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多学科的专业角度综合研究大西线南水北调的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瓶颈与破解方略》以中国的自然资源背景、农耕文明发展史。城镇化发展、耕地保护、食物自给率变化、粮食主产区漂移、水资源瓶颈、中西线联合调水工程、大中业农业开发、全球农业资源评价为主线,探索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遭遇的资源瓶颈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开发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的宜农荒地资源,来破解这个资源瓶颈的方略。全书分十三篇40章,内容涉及生态环境、农耕文明史、城市地理、农业经济、资源经济、水利工程等学科专业,是一部多学科有机结合的跨学科专,对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瓶颈与破解方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供基层农业部门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时借鉴参考,可供基层国土资源和水利部门进行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管理时参考,也可供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从事水资源和宜农荒地资源开发时使用。书中提倡通过灌溉开发宜农荒地和发展人工种草,从而实现舍饲禁牧,*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也可供生态环境保护和沙漠化治理学者和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瓶颈与破解方略》:
  点数据同表格数据结合可以绘制点状地图,如中国城市分布层面可以显示各级城市人口及城市分布,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城市引力场和城市的吸引范围。线数据同表格数据结合可以绘制线状地图,如水系层面可绘制水系分布图,设计流域水利设施、公路、海路、内河航运;铁路网层面可以组成综合运输网络,通过网络分析计算最佳运输路径与综合运输组合,计算城市的交通圈。面数据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面数据同表格数据结合可以绘制面状地图,如县界及分县统计层面可以显示各种要素的县级分布,如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单产、人口密度等。1985年中国土地利用层面现有1:1200万、1:100万比例尺两种,1996年中国土地利用层面现有1:250万、1:50万、1:5万比例尺3种,2000年中国遥感解译土地利用层面现有1:10万比例尺1种,各种土地利用层面的作用因比例尺而异,可用于求算复种指数,计算宜农荒地分布图,同坡度图叠加求算耕地坡度,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等。降水量、径流量层面同行政区层面或流域层面叠加可以求算出各行政区和流域的降水量和径流量。积温层面同土地利用层面和行政区层面相叠加可以求算出各行政区的复种指数。地貌、地质、地形切割同土壤层面、土地利用层面或植被相叠加可以计算土壤、土地利用或植被分布的地貌、地质和地形切割特征。
  2.2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法
  宜农荒地是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我国宜农荒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含内蒙古内流区)和西北地区(含柴达木内流区)。宜农荒地分布图的绘制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典型范例。为勾绘出我国东北和西北宜农荒地的空间分布状况,笔者依据流域、积温与熟制、草地、地貌和土壤的空间数据进行逐步相交的空间分析,最后筛选出宜农荒地地块。
  第一步,从中国流域层面中提取东北和西北流域大区,作为研究区域。
  第二步,用研究区层面同积温层面相交,并从相交层面中提取活动积温大于2000℃日,可保证一年一熟连作的区域。
  第三步,从土地利用层面中提取出草地和草原层面,同上述一熟制区域层面相交,得出东北和西北可以一年一熟草地。
  第四步,将上述草地同地貌层面相交,从中提取出位于平原地区的一年一熟草地,可作为候选宜农荒地层面。
  第五步,将候选宜农荒地层面同土壤层面相交,进一步分析宜农荒地的质量分布。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表明,宜农荒地的数量分布大致为东北的黑龙江流域和西北的塔里木盆地超过了1000万公顷,西北的河西走廊一阿拉善、准噶尔和柴达木内流区超过了500万公顷,东北的辽河流域和内蒙古内流区超过了100万公顷,西北的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超过了50万公顷。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丰富的土地资源
第1章 自然地理背景
1.1 积温与熟制
1.2 地貌、土壤与耕地资源
第2章 宜农荒地资源分布
2.1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及应用
2.2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法
2.3 分省宜农荒地资源测算
第3章 水资源分布
3.1 农田灌溉的分布与发展历史
3.2 地表水资源分布
3.3 地下水资源分布

第二篇 辉煌的华夏农业史
第4章 破译《路史》与《山海经》
4.1 先秦的天文观测与大地测量
4.2 汉唐的《山海经》与《天下图》
第5章 《内板山海舆地全图》解密
5.1 清代以前的天文观测与地理发现
5.2 《内板山海舆地全图》解密
5.3 明清时期的职贡贸易航道
5.4 锁国政策说利害
第6章 从初税亩到摊丁入亩
6.1 人口发展史
6.2 人均粮食史
6.3 从初税亩到摊丁人亩

第三篇 大势所趋的城镇化
第7章 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7.1 城镇化发展预测
7.2 城镇化速度与类型的区域差异
7.3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
7.4 城镇化发展的限制因素
7.5 对策建议
第8章 城市群与城镇化
8.1 城镇化与城市群研究综述
8.2 引力定律理论及其应用
8.3 城市引力场与城市群
8.4 城市影响范围的空间格局
8.5 问题与讨论

第四篇 城镇化与耕地保护
第9章 特大城市的建成区扩张
9.1 北京市建成区密度变化规律
9.2 北京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与预测
9.3 上海市区建成区密度变化规律
9.4 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与预测
9.5 主要结论与问题的对策探讨
第10章 省会城市的建成区扩张
10.1 广州城市建成区密度变化规律
10.2 广州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与预测
10.3 石家庄市区建成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规律
10.4 石家庄城市发展的空间特征解析
10.5 石家庄市的城镇体系和交通网络对城镇扩张的影响
10.6 石家庄市近郊土地覆盖动态变化模型
第11章 耕地保护与城镇化方略
第12章 坡耕地改造

第五篇 耕地资源及变化
第13章 土地资源变化的空间规律
第14章 耕地资源变化预测
第15章 复种指数潜力测算

第六篇 三亚市城乡统筹发展案例
第16章 资源承载力分析
第17章 城市经济增长战略分析
第18章 基础设施统筹发展分析

第七篇 粮食和油料自给率变化
第19章 种植结构变化的空间规律
第20章 种植结构的演化趋势
第21章 黑龙江农户种植行为案例分析
第22章 村级调查数据分析
第23章 食物自给率预测与现实

第八篇 农产品的区际平衡
第24章 农业生产条件
第25章 农产品生产与进口的空间布局
第26章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第27章 求解饲料最优流通路径
第九篇 水资源是瓶颈
第28章 雨养农业之殇
第29章 宜农荒地的旱灾风险
第30章 中美水资源开发比较

第十篇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是破解方案
第31章 国内外跨流域调水与灌溉
第32章 决胜金沙江和怒江
第33章 向雅鲁藏布江延伸
第34章 灌溉九亿亩增粮三亿吨

第十一篇 立足大中亚放眼全世界
第35章 立足大中亚
第36章 全球农业资源评价
第37章 农业走出去辩证与探索
第38章 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第十二篇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工程图集
第39章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工程地图集
第40章 中西线联合南水北调工程野外照片集锦

第十三篇 结束语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